近年来,一门新兴交叉学科——生态语言学逐渐兴起,引起关注。这门研究语言与自然及社会环境相互影响的学科,从生态和语言的关系中去探询人们的生态取向,观察其生态理念,分析其生态行为,引导其生态习惯。这一新的学术研究生长点,印证了人们生态素养的提升和生态文明的进步。
语言学家认为,语言的边界就是思想的边界。生态语言学的兴起,折射出生态文明理念正在穿过语言的边界,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而生态语言学,正体现着生态文明领域人们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革。随着“两山”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环境难题得以破解,广大人民群众对发生于身边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欢欣鼓舞、拍手称快。
在这一背景下,一些重要的生态理念更加广为人知,越来越多的人对绿色发展的科学内涵和重要作用有了清晰概念。比如,越来越多的人对“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感同身受。2015年,当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刚刚推出时,社会上有不少人在问:“国家公园和人民公园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核心区人不能进、矿不能开、厂不能建?”而当试点结束、国家公园宣布建成时,社会上对于国家公园的定位有了更为清醒、更为深刻的认识。可以说,没有这些年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的艰苦努力,生态理念的普及和推广程度是难以想象的。
生态语言学的兴起,也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背景。中华文明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像“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哲理思想,“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的经典诗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治家格言,都饱含着顺应自然、因时应世、取用有度的自然观和价值观,给人以深刻启迪。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值得深入挖掘,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全社会生态意识和生态素养的提升,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工作,在这方面,生态语言学大有可为。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国之大者”,成为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热切向往。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于建设美丽中国、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有着如此强烈的渴望;我们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于所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有着如此坚定的信心。
实现这样的变革,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生态文明,既需要依靠改革和创新,闯关拔寨、攻坚克难,也需要依靠制度和法治,夯基筑石、保驾护航,更需要依靠宣传教育和氛围营造,建好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全民大课堂,着力提升全社会的生态意识和生态素养,使之真正入脑入心、落地生根,成为每一个人的内在自觉和行为习惯,从而不断开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崭新篇章。
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龙国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