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为什么被挖去膝盖骨?山东出土竹简证明,他办事比挖骨更残忍

畅谈古今使 2024-11-15 17:51:08

“田忌赛马”是他的小伎俩;“围魏救赵”是他的成名之作;“孙庞斗智”则是他展现给历史的究极战略智慧,他就是鬼谷子的得意门生——孙膑。

因为其战略智慧的高级,曾经还有不少人认为,孙膑是《孙子兵法》的作者。而在兵法上有极高智慧的谋士,再加上为国家打下多次战役的胜利,自然会被君王宠爱多加保护。但他却被挖去了髌骨(膝盖骨),成为半残人士。

那么孙膑为何会被挖髌骨?

师出同门,却被同学害惨

鬼谷子门下的弟子个个都是名动天下的奇才,孙膑、庞涓便是其中之二。鬼谷子的教学理念,不同于传统的儒家思想,他更注重实际效用,强调“不狠不成大事”,推崇以利益为导向的现实主义思维。

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孙膑与庞涓的性格也逐渐走向了两个极端。

庞涓早早就出仕魏国,而他也深知孙膑的计谋略高于自己一筹,于是设计将孙膑引入魏国大梁,以挖去孙膑的膝盖来淹没他的过人智慧,但庞涓却没想到,没了膝盖无法行走的孙膑更加可怕。

孙膑,原名孙伯灵,他的名字“膑”便是为了报挖髌之仇而改的名字。然而,剥开历史的层层面纱,我们看到的孙膑,并非一个单纯的受害者。他是个军事天才,但手段狠辣,为了目标什么都做得出来。

1972年出土的《孙膑兵法》竹简,揭示了孙膑不为人知的一面。为了迷惑魏军,他可以牺牲两名不擅长带兵的将领和众多士兵的生命,以此制造自己不懂兵法的假象。

公元前354年,赵国被魏国打得岌岌可危,赶紧向齐国求援。齐威王欲派田忌率兵救援,孙膑献计“围魏救赵”,建议直接攻打魏国都城大梁,迫使魏军回援。

这一计策,充分展现了孙膑高超的军事才能和对人性的洞察。他利用庞涓急功近利的心理,将其引入圈套,最终在桂陵之战中大败魏军。然而,桂陵之战的胜利并没有让孙膑解开心结。

他与庞涓之间的恩怨,早已超越了简单的胜负之争,演变成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权力游戏。公元前342年,马陵之战爆发,孙膑再次与庞涓对阵。这一次,孙膑吸取了前次的教训,设下更加精密的陷阱。

他利用庞涓的轻敌和急躁,诱使其深入马陵道,最终将其围歼,庞涓兵败自刎。马陵之战,是孙膑对庞涓的最终复仇,也是他权力斗争的巅峰之作。孙膑在这场战争中展现了杰出的军事才能,同时也体现了他果断狠辣的一面。

“孙膑兵法”与“孙子兵法”对于用兵之道的差异

《孙膑兵法》的发现,让我们对战国时期的军事战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部兵书,不同于《孙子兵法》的仁义和谋略,它更注重实际操作,强调“不惜一切代价取得胜利”。

书中记载的许多战例,都体现了孙膑冷酷无情、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性格。例如,在攻打平陵的战役中,孙膑为了迷惑魏军,故意派两名不擅长带兵的将领去送死,这种做法无疑是残酷的,但也体现了孙膑“兵不厌诈”的军事思想。

与《孙膑兵法》的冷酷策略相比,《孙子兵法》更注重“不战而屈人之兵”,强调以德服人、以智取胜。孙子兵法里说,打仗是最后没办法才选择的,最好的结果是不打仗就能取得胜利。

他主张“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强调战争前的谋划和准备,以及对敌我双方实力的精准评估。

马陵之战,孙膑得以复仇,孙庞各自付出代价

马陵之战,让孙膑和庞涓多年的恩怨最终画上了句号。这场战役,孙膑不仅运用了高超的军事谋略,更展现了他冷酷无情的一面。韩国被魏国打了,赶紧向齐国求援。齐威王又启用田忌带兵,孙膑当军师。

桂陵之战后,孙膑改变策略,决定用减少营灶来引诱敌人。他命令齐军第一天挖十万个灶,第二天挖五万个灶,第三天挖三万个灶,造成齐军士气低落、士兵逃亡的假象。庞涓中了计,觉得齐军好对付,就带着轻骑兵连夜追了过去。

孙膑预料庞涓会走马陵道,提前安排弓箭手在路旁埋伏,还在路上设下障碍。庞涓率军进入马陵道后,发现道路被堵,才意识到中了埋伏。魏军遭到齐军密集箭雨的攻击,阵脚大乱,庞涓也死在了混战之中。马陵之战的胜利,是孙膑复仇的最终结果。

庞涓的嫉妒和猜忌,让他失去了理智,最终走向了灭亡;孙膑的冷酷和报复,让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也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反思。

战国时期,“不狠不成大事”的价值观,深刻地影响了当时的社会风气。有些人选择顺应时势,不择手段地追求权力和利益;有些人则选择坚守原则,维护正义和良知。

孙膑和庞涓,都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也都付出了相应的代价。时代在变,人们的想法也在变。但不管怎样,人心中的美好总是存在的。我们应该以史为鉴,珍惜和平,远离战争,用智慧和理性去解决问题,而不是用暴力和阴谋。

1 阅读:70

畅谈古今使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