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红薯、糯玉米联手成为种植的黄金搭档

淇泉老翁农业 2025-02-18 16:36:20

经过多年对农作物套种的探索与实践,种植户摸索出了春红薯和糯玉米套种的高效种植模式,下面分享给朋友。

为什么说两者套种是黄金搭档?

(一)提高土地利用率:春红薯与糯玉米的套种模式充分利用了土地的空间和时间资源。在同一块土地上,两种作物按照一定的行、株距和种植方式进行搭配种植,使得土地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都能被充分利用 。从空间上看,糯玉米植株高大,向上生长,占据了较高的空间;而红薯属于低矮的藤蔓作物,匍匐在地面生长,二者高矮搭配,互不干扰,充分利用了垂直空间。从时间上看,玉米和红薯的生长周期有一定的重叠但又不完全相同,在玉米生长的前期,红薯可以利用其行间的空间进行生长。而在玉米收获后,红薯仍有足够的时间继续生长和发育,从而拉长了土地的有效利用时间,增加了复种指数。实现了 “一地双收” 的效果。

(二)改善土壤结构:春红薯与糯玉米的套种模式在改善土壤结构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红薯是一种根系发达的作物,其根系在生长过程中会深入土壤,形成众多的孔隙和通道 。当红薯收获后,这些根系残留于土壤中,经过微生物的分解和转化,逐渐成为土壤有机质的一部分,增加了土壤的肥力。同时,红薯的块茎在生长过程中也会对土壤产生挤压和疏松作用,使得土壤颗粒之间的空隙增大,透气性和透水性得到改善。而玉米作为深根系作物,其根系能够深入土壤深层,吸收深层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同时也有助于打破土壤的板结层,促进土壤的通气和透水。两种作物的根系相互配合,从不同层次和角度对土壤进行改良,使得土壤结构更加疏松、肥沃,为后续作物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增加作物多样性:春红薯与糯玉米的套种模式,正是通过增加作物多样性,为农业生产带来了诸多益处。单一作物种植模式下,农田生态系统相对简单,作物对病虫害的抵抗力较弱,一旦发生病虫害,很容易迅速蔓延,造成大面积的减产甚至绝收。而套种模式下,不同作物的生长习性和抗病虫害能力各不相同,形成了一个相对复杂的生态系统 。当一种作物受到病虫害侵袭时,其他作物可能具有一定的抵抗力,从而降低了病虫害大规模爆发的风险。

(四)提高作物品质:春红薯与糯玉米的套种模式,通过改善光照和营养条件,有效地提高了两种作物的品质。在套种模式下,由于玉米和红薯的高矮搭配,使得它们能够更好地利用光照资源。玉米植株高大,能够充分接受阳光的照射,进行光合作用;而红薯则在玉米的行间生长,避免了过度暴晒,同时也能获得一定的散射光,保证了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 。这种合理的光照分配,使得两种作物都能够充分利用光能,合成更多的光合产物,从而提高了作物的品质。

(五)抑制杂草和病虫害:春红薯与糯玉米的套种模式,通过自然的生态调节机制,有效地抑制了杂草和病虫害的发生,为绿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套种技术要点

(一)品种选择

品种的选择是春红薯与糯玉米套种成功的关键第一步。在选择红薯品种时,要优先考虑那些口感香甜、肉质细腻、淀粉含量适中的品种,像普薯 32(西瓜红)便是一个绝佳的选择。烟薯 25 也是备受青睐的品种,其糖分含量高。对于糯玉米,京科糯 2000 以其口感好、品质优、产量高而闻名。它的籽粒饱满,色泽洁白,煮熟后口感软。北甜糯 1 号、万糯 2018 等品种也各具特色,它们早熟、抗病性强。

(二)疏松培肥土壤

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根基,为了给春红薯和糯玉米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疏松培肥土壤至关重要。在冬季,要对土地进行深耕冻晒垡,深度应达到 25 ~30 厘米以上。通过深耕,能够打破土壤的板结层,使下层土壤翻到表层,经过冬季的阳光照射、雪冻雨蚀以及反复的冻化和风化,土壤的熟化程度得以提高,团粒结构得到改善,孔隙度增加,微生物种群更加活跃,土质变得更加疏松,肥力进一步增强。这样的土壤环境有利于作物根系的下扎和扩展,使其能够更好地吸收养分和水分 。

春季,在土地开冻后要及时扶假垄,进行浅耕细耙保墒。这一操作能够进一步熟化土壤,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同时,还能消灭一部分虫卵及病害孢子体,减少红薯和玉米病虫害的发生。在施肥方面,年前耕地时应施入充足的有机肥,如腐熟的农家肥、堆肥等,用量一般为每亩 2 ~3 方。有机肥不仅能够为土壤提供丰富的养分,还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年后,在种植前 25 天左右,再施入适量的化肥,如饼肥 80 ~100 斤左右,三元素复合肥 80 ~110 斤,使化肥与土壤充分溶合,为作物生长提供持久的养分支持 。

(三)种植模式及注意事项

合理的种植模式是实现春红薯与糯玉米套种高产高效的重要保障。一般采用两行红薯两行玉米的种植模式,种植带宽度为 210 厘米。玉米大行宽 150 厘米,小行 60 厘米,株距 30 厘米,每亩种植 2100 株左右。在大行 150 厘米内栽种 2 行红薯,红薯交错栽,行距 50 厘米,红薯两边距玉米 50 厘米,株距 35 厘米,每亩种植 1800 株左右。这样的种植密度和布局,能够充分利用土地空间,保证两种作物都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和光照条件 。

玉米采用地膜种植,能够提高地温,保持土壤湿度,促进玉米早出苗、早生长。播种时间一般在 4 月上旬断霜后,按上述模式和规格做垄,可采用先种植后覆膜的方法,每穴播 2 ~3 粒种子,播种深度为 3 ~5 厘米。需要注意的是,糯玉米应与常规玉米进行生殖隔离,以防相互传粉而混杂,影响玉米的口感和商品价值。隔离方法可以采用时间隔离,即错开糯玉米和常规玉米的播种时间;空间隔离,保持一定的种植距离;或者利用障碍物隔离,如种植其他作物作为隔离带 。

红薯栽插时间在 4 月中旬,可采用露地栽插方式。栽插时要浇足水,不要当时盖土,停半天再盖土,这样有利于红薯秧苗的成活和扎根。红薯秧苗尽量使用脱毒苗,脱毒苗具有生长健壮、抗病性强、产量高的优点,能够有效提高红薯的品质和产量 。在玉米收获后,于 6 月底或 7 月上旬,可在其行内栽一行晚红薯,株距 30 厘米左右,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红薯的产量 。

(四)管理重点措施

在春红薯与糯玉米的生长过程中,科学的管理措施是确保高产丰收的关键。

追肥是保证作物生长所需养分的重要环节。在玉米的喇叭口期,每亩追施尿素 25 斤或复合肥 35 斤,以促进玉米的茎叶生长和雄穗分化。红薯在分枝结薯初期,每亩追施薯类复合肥 30 斤,同时后期要注意磷钾肥的补施,也可以通过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的方式,防止植株早衰,提高红薯的品质和产量 。

浇水要根据天气及土壤水分变化情况及时进行,保持土壤湿润。特别是在玉米抽穗后、红薯结薯后,作物对水分的需求较大,不能缺水。但同时也要注意防止雨水过多而出现涝渍害,及时做好排水工作 。

中耕能够疏松土壤,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促进根系的生长和养分吸收。如果天气干旱,可在浇水后进行中耕,以减少水分蒸发 。

红薯在主茎达 12 节时进行摘心,能够促进侧枝生长,增加红薯的分枝数量,提高光合作用面积。当侧枝长到 12 节时,同样打去顶心,控制植株的生长高度,促进养分向块根的积累 。玉米在必要时可进行人工辅助授粉,特别是在花期遇到阴雨天气或风力较小的情况下,人工辅助授粉能够提高玉米的结实率,增加产量 。

在糯玉米采收后,要及时砍除玉米秸,整地施肥,然后及时栽上红薯,株距在 30 厘米左右。栽插时要及时浇水,促进红薯早缓苗,使其能够尽快适应新的生长环境,正常生长发育 。

病虫害防治要坚持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的原则,抓早治小。由于两种作物为鲜食食材,要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以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措施为主。

0 阅读:1
淇泉老翁农业

淇泉老翁农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