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兄弟守夜,唯独老二不撞鬼
在清朝末年,南方有个名叫凤凰岭的小村庄,这村子不大,但四面环山,风景秀丽,村民们过着自给自足的安宁日子。
凤凰岭上有座古庙,年代久远,香火虽不旺盛,却也从未断了传承。
庙里供奉着一尊不知名的神像,村民都说那是守护他们的山神。
凤凰岭下住着三户人家,人称张家三兄弟。
老大张大山,力大无穷,是个庄稼汉;老二张二河,聪明伶俐,读过几年书,却不愿入仕,平日里帮乡亲们写写书信,算算账目;老三张小海,是个机灵鬼,喜欢捣鼓些新奇玩意儿。
这三兄弟感情深厚,平日里互帮互助,是村里出了名的孝子贤孙。
这一年,凤凰岭上的古庙突然出了怪事。
每到夜深人静,庙里便传来阵阵诡异的哭声,还有影影绰绰的鬼影在庙前晃动。
村民们吓得不敢上山,更别提去庙里上香了。
这事儿传到了张家三兄弟的耳朵里,他们商量了一番,决定轮流上山守夜,探个究竟。
第一天,是张大山守夜。
他带了把大砍刀,还有几只火把,雄赳赳气昂昂地上山了。
到了庙里,张大山点起火把,四处查看,除了偶尔刮起的山风,什么也没发现。
到了半夜,那哭声果然又响起来了,张大山提着砍刀,顺着声音寻去,只见庙后的一片树林里,有几个半透明的人影在晃动,哭声正是从那里传来的。
张大山大喝一声,挥刀就砍,那人影却像是幻影一般,瞬间消失了。
张大山追了几步,什么也没追上,只好回到庙里,一夜无眠。
第二天,轮到张二河守夜。
他带了本书,还有一壶茶,悠然自得地上山了。
到了庙里,他点上油灯,翻开书,静静地看了起来。

到了半夜,那哭声又响起来了,张二河放下书,走到庙门口,静静地看着那片树林。
哭声越来越近,几个半透明的人影缓缓飘来,眼看就要到庙门口了,却突然停在了一丈开外,像是被什么挡住了。
张二河微微一笑,转身回到庙里,继续看书。
那哭声和鬼影在庙外徘徊了一夜,却始终没能靠近庙门一步。
第三天,张小海上山守夜。
他带了些自制的火药弹,还有一把小匕首,信心满满地上山了。
到了庙里,他布下了火药弹,只要鬼影敢靠近,他就引爆火药弹。
到了半夜,那哭声如期而至,几个半透明的人影也缓缓飘来。
张小海躲在暗处,紧张地盯着鬼影,眼看它们就要靠近火药弹了,却突然停下了脚步,像是被什么力量震慑住了。
张小海等了半天,也没见鬼影有什么动作,只好悻悻地回到庙里,一夜无事。
三兄弟轮流守了几天夜,发现那鬼影和哭声每晚都会出现,却始终没法靠近庙门一步。
他们觉得这事儿有些蹊跷,便聚在一起商量对策。
张大山说:“那鬼影定是怕了我手中的砍刀,我再上山守一夜,看它们还敢不敢来!”张二河却摇了摇头,说:“大哥,你那砍刀虽猛,却未必能砍到实处。
我看那鬼影像是被什么力量挡住了,咱们得找出这力量的源头才是。”张小海也附和道:“二哥说得对,咱们不能光凭蛮力,得用脑子。”
商量了一番,三兄弟决定请个道士来看看。
他们打听到附近有个名叫清风观的道观,观里住着个名叫青云子的老道士,据说精通驱邪捉鬼之术。
三兄弟便带着礼物,上门求教。
青云子道士听了他们的讲述,沉吟片刻,说:“这事儿有些古怪,贫道愿意上山一探究竟。”
当天夜里,青云子道士带着三兄弟上了山。
到了庙里,青云子道士点上香,口中念念有词,手中的拂尘在空中划出一道道玄妙的轨迹。

过了一会儿,那哭声又响起来了,几个半透明的人影缓缓飘来。
青云子道士见状,大喝一声:“孽畜,还不现身!”说着,手中的拂尘猛地一挥,一道金光射向鬼影。
那鬼影像是被什么击中了一般,突然变得凝实起来,露出了一副狰狞的面孔。
青云子道士见状,又是一道金光射出,那鬼影惨叫一声,化作一股黑烟,消散在空中。
青云子道士收了拂尘,对三兄弟说:“这鬼影原是这山中的一只厉鬼,不知何故,被一股强大的力量束缚在了这里,每晚只能在这庙外徘徊,无法离开。
如今贫道已将它打散,这山上应该太平了。”
三兄弟闻言,松了一口气,连连道谢。
青云子道士却看着张二河,若有所思地说:“这位小兄弟,你身上似乎有股不同寻常的气息。”张二河一愣,说:“道长何出此言?”青云子道士微微一笑,说:“贫道观你面相,觉得你身上有一股煞气,这股煞气正是那厉鬼无法靠近你的原因。
不过,这股煞气对你并无害处,反而能保护你免受邪魅侵扰。”
张二河闻言,心中一惊,他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一件事。
那时他年幼无知,和几个小伙伴在山里玩耍,不小心闯进了一个荒废的山洞。
在山洞里,他们发现了一个黑色的石碑,石碑上刻着一些奇怪的符号。
张二河好奇地摸了摸石碑,突然感觉一股寒气侵入体内,从此之后,他便能感觉到一些常人无法感知的东西,比如那夜庙外的鬼影和哭声。
张二河把自己的经历告诉了青云子道士,道士闻言,点了点头,说:“原来如此,那石碑上的符号应该是某种古老的封印之术,你无意中触碰了封印,才得到了这股煞气。
不过,你也无需担心,这股煞气对你并无害处,反而能成为你的保护神。”
三兄弟听了道士的话,心中释然。
他们谢过道士,送道士下了山。
从此以后,凤凰岭上的古庙再也没有出现过怪事,村民们又恢复了往日的安宁生活。
而张二河也因为身上的这股煞气,成了村里的“守护神”,无论走到哪里,那些邪魅之物都不敢靠近他一步。
这事儿传遍了整个村庄,成了村民们茶余饭后的美谈。

每当有人提起这事儿,张二河总是微微一笑,说:“这都是命啊,命中注定我要守护这个村庄。”而张大山和张小海也总是自豪地说:“咱家老二,那可是有真本事的人!”
张二河自己心里头也清楚,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他虽然表面上风平浪静,但私下里没少琢磨。
他想起小时候在山洞里摸到石碑的那一刹那,那股寒气直透心扉,让他几乎昏厥过去。
从那以后,他就能感觉到一些常人无法感知的东西,比如夜晚的鬼影,比如山林间的邪魅之气。
张二河琢磨来琢磨去,总觉得这事儿跟那山洞里的石碑脱不了干系。
于是,他决定再探一次山洞,看看那石碑上到底刻了些什么。
这天夜里,张二河带上火把和干粮,悄悄地上了山。
他沿着记忆中的路线,找到了那个荒废的山洞。
洞口被藤蔓和野草遮掩得严严实实,若不是他记得清楚,还真不好找。
张二河拨开藤蔓,走进山洞。
洞里阴森森的,火把的光只能照亮一小块地方。
他小心翼翼地走着,生怕惊动了什么。
走了不一会儿,他就看到了那块黑色的石碑。
石碑静静地立在那里,上面刻满了奇怪的符号。
张二河走近一看,突然感觉一股寒气扑面而来,让他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冷战。
他定了定神,仔细地观察起石碑上的符号来。
这些符号他从来没见过,既不像汉字,也不像满文。
他琢磨了半天,也没琢磨出个所以然来。
正当他准备放弃的时候,他突然注意到石碑底部有一行小字,那行小字是用汉字刻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但还是能辨认出来。

张二河借着火把的光,一字一句地读了起来:“封印之术,非有缘人不可解。
解开封印,必遭天谴。”
读完这行小字,张二河心里头咯噔一下。
他这才明白,原来自己身上的煞气,竟是因为无意中解开了这个封印!
他想想自己这些年的经历,再想想村里人看自己的眼神,突然觉得自己像是被卷入了一个巨大的漩涡之中,无法自拔。
张二河在山洞里呆坐了半晌,直到火把快烧尽了,他才回过神来。
他叹了口气,转身离开了山洞。
一路上,他心里五味杂陈,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回到村里,张二河没跟任何人提起这事儿。
他怕村里人知道后,会更加害怕他,更加疏远他。
于是,他像以前一样,帮乡亲们写写书信,算算账目,过着平淡无奇的日子。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没过多久,村里就出事儿了。
先是村里的猪圈里的猪莫名其妙地死了,然后是村里的鸡窝里的鸡也开始一只接一只地消失。
村民们人心惶惶,都说这是邪魅作祟。
张二河心里头明白,这事儿八成跟那山洞里的封印有关。
他想了想,决定再去找青云子道士,看看他有没有什么办法。
张二河带着礼物,上了清风观。
青云子道士见了他,微微一愣,说:“这不是张家的二小子吗?
你怎么来了?”
张二河把村里的事儿跟道士说了一遍,道士闻言,皱了皱眉,说:“这事儿怕是跟那山洞里的封印有关。

你解开了封印,放出了邪魅,这才导致村里出了事儿。”
张二河闻言,心里头更加愧疚。
他说:“道长,那我该怎么办?
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村里人遭殃吧?”
青云子道士沉吟片刻,说:“要解决这事儿,还得从那封印入手。
你得再去一趟山洞,找到那石碑,想办法重新封印那邪魅。”
张二河闻言,咬了咬牙,说:“好!
我这就去!”
当天夜里,张二河又上了山。
他带着道士给的符咒和法器,一路小心翼翼地走进了山洞。
到了石碑前,他按照道士的吩咐,把符咒贴在了石碑上,然后开始念咒。
随着咒语的响起,石碑上的符号开始闪烁起来,一股强大的力量从石碑中涌出,将张二河团团围住。
他只觉得一股巨大的压力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但他还是咬牙坚持着,继续念咒。
就在这时,他突然感觉到一股熟悉的寒气从石碑中涌出,直冲他的体内。
他大吃一惊,想要挣脱,却已经来不及了。
那股寒气迅速在他体内蔓延开来,将他体内的煞气彻底激发了出来。
张二河只觉得浑身一震,一股强大的力量从他体内涌出,将他周围的压力瞬间击溃。
他睁开眼睛一看,只见石碑上的符号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而那股邪魅之气也仿佛被彻底封印在了石碑之中。
张二河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转身离开了山洞。
他走出洞口,只觉得浑身轻松,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他知道,自己终于解决了这事儿,村里人也可以过上太平日子了。
他回到村里,把事儿跟村民们一说,村民们纷纷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问这问那。
张二河耐心地一一解答,心里头却觉得有些不是滋味。
他知道,虽然这事儿解决了,但自己在村民心目中的形象,怕是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村民们并没有因此疏远他,反而更加敬重他了。
他们说:“张二河,你可是咱们村的英雄!
没有你,咱们村还不知道要遭多大的罪呢!”
张二河闻言,心头一热,眼眶也湿润了。
他这才明白,原来真正的英雄,并不是因为你有多大的本事,而是因为你愿意为了别人去冒险,去付出。
他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好好守护这个村庄,守护这些淳朴善良的乡亲们。
从此以后,张二河成了村里的守护神。
他时常带着火把和干粮,上山巡逻,防止再有邪魅作祟。
而村民们也时常给他送些吃的喝的,表达对他的感激之情。
这事儿传遍了整个地区,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美谈。
每当有人提起这事儿,张二河总是憨厚地一笑,说:“这都是命啊!
咱既然摊上了这事儿,就得把它办好!”
而凤凰岭上的那座古庙,也因为这事儿变得更加香火旺盛了。
村民们都说,那是山神在保佑他们,让他们过上了太平日子。
至于那山洞里的石碑和封印之术,则成了村里人口耳相传的神秘传说,永远地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
张二河成了村里的守护神后,日子倒是过得平静了许多。

不过,他心里头始终有个疙瘩,那就是关于自己身世的谜团。
他知道自己不是张老汉的亲生子,但到底是谁家的孩子,为啥会流落到凤凰岭,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他。
这天,张二河在山上巡逻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了一只受伤的小狐狸。
那小狐狸毛色火红,长得甚是可爱,但腿上却受了伤,血流不止。
张二河见状,心生怜悯,便把它抱回家中,给它包扎伤口,又喂了它一些吃的。
小狐狸在张二河家里养了几天伤,渐渐恢复了精神。
它每天围着张二河转来转去,亲昵得很。
张二河也喜欢上了这个小家伙,便决定收养它,给它取了个名字叫“火狐”。
有了火狐的陪伴,张二河的日子过得更加充实了。
他每天带着火狐上山巡逻,晚上则坐在炕头上,跟它讲述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
火狐似乎能听懂他的话,每当他讲到伤心处,它便用毛茸茸的小脑袋蹭着他的手,像是在安慰他。
这天晚上,张二河又坐在炕头上,跟火狐讲述自己的身世之谜。
他说:“火狐啊火狐,你说我咋就这么命苦呢?
从小就没爹没妈,连自己是谁家的孩子都不知道。
唉!”
说完,他叹了口气,便躺下睡觉了。
睡到半夜,他突然被一阵奇怪的声音惊醒。
他睁开眼睛一看,只见火狐正站在炕头,眼睛里闪烁着奇异的光芒,嘴里还发出“吱吱”的叫声。
张二河一愣,不知道火狐这是要干啥。
他坐起身来,问:“火狐,你咋了?

是不是饿了?”
火狐却像是没听见似的,一个劲儿地往门外拽他。
张二河无奈,只好穿上衣服,跟着火狐出了门。
火狐带着他穿过村子,一直往山上走去。
张二河心里纳闷,不知道火狐这是要带他去哪儿。
他跟着火狐走了大半夜,终于来到了一个隐蔽的山洞前。
张二河看着山洞,心里头直犯嘀咕。
这山洞他以前巡逻的时候来过,里面啥也没有,火狐带他来这儿干啥?
正当他琢磨的时候,火狐突然跳进山洞,消失不见了。
张二河一惊,连忙也跟着跳了进去。
他进了山洞,借着月光一看,只见火狐正站在一个石台前,石台上放着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盒子。
张二河走到石台前,拿起铁盒子一看,只见上面刻着几个模糊不清的字。
他仔细辨认了一番,这才认出那是他亲生父母的名字!
他大吃一惊,连忙打开铁盒子。
盒子里放着一块玉佩和一封信。
他拿起信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吾儿二河,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想必已经长大成人了。
我和你娘本是江湖中人,因得罪仇家,被迫流落至此。
你出生时,我们正被仇家追杀,无奈之下,只好把你托付给张老汉抚养。
这块玉佩是你娘的传家宝,你带着它,日后若有缘,或许能找到你的亲生家族。

切记,江湖险恶,一定要小心行事!”
看完信,张二河只觉得心头一阵酸楚。
他终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原来自己并不是什么孤儿,而是有爹有娘的!
他拿起玉佩,仔细端详了一番,只见玉佩上刻着一只栩栩如生的凤凰,甚是精美。
他把玉佩贴身收好,又看了看火狐。
只见火狐正用期待的眼神看着他,仿佛在说:“主人,你现在知道自己的身世了,下一步打算咋办?”
张二河想了想,说:“火狐,谢谢你带我找到这个铁盒子。
我现在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下一步我打算去找我的亲生父母。
不过,在走之前,我还得跟乡亲们说一声,免得他们担心。”
火狐似乎听懂了他的话,点了点头,便带着他下山了。
张二河回到村里,跟乡亲们告别。
乡亲们听说他要去找亲生父母,都纷纷表示支持。
他们说:“二河啊,你去吧!
找到你的亲生父母,也是咱村的大喜事!”
张二河感激地看了乡亲们一眼,便带着火狐踏上了寻亲之路。
他一路打听,一路奔波,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亲生父母。
原来,他的亲生父母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侠侣,因为得罪了朝廷的奸臣,才被迫流落江湖。
他们看到张二河长大成人,又得知他这些年来的经历,心中甚是欣慰。
张二河在亲生父母身边住了几天,便决定回到凤凰岭。
他说:“爹、娘,我虽然找到了你们,但凤凰岭是我的根,乡亲们也是我的亲人。

我不能扔下他们不管。”
亲生父母闻言,心中甚是感动。
他们说:“好儿子,你有这份心,爹娘就知足了。
你回去吧,好好守护那个村庄,那也是你的责任。”
张二河告别了亲生父母,带着火狐回到了凤凰岭。
他像以前一样,每天带着火狐上山巡逻,守护着村庄的安宁。
而乡亲们也更加敬重他了,都说他是真正的英雄,不仅守护了村庄,还找到了自己的亲生父母。
这事儿传遍了整个江湖,也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美谈。
每当有人提起这事儿,张二河总是憨厚地一笑,说:“这都是命啊!
咱既然摊上了这事儿,就得把它办好!”
而火狐呢,也成了村里的明星。
每当有人提起它,张二河总是自豪地说:“那是我的火狐,它可是我的救命恩人呢!”
从此以后,张二河和火狐成了村里的传奇人物。
他们的故事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传颂着,激励着人们勇敢前行,守护着家园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