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乱战,《射雕》预售突围:电影市场重回流量时代?

疾风评影视 2025-01-24 13:42:28

电影市场再现流量效应:《射雕英雄传》预售票房创新高

2025年的春节档,中国电影市场再次见证了流量明星的强大力量。由肖战主演的《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在预售开启后短短24小时内便突破了1亿票房,刷新了多项纪录,成为近期热议的焦点。这部改编自金庸经典武侠小说的作品不仅凭借其IP魅力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更因为主演肖战的强大粉丝基础,在预售阶段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流量明星与电影市场的再结合

回顾过去几年,随着内娱流量时代的兴起与落幕,“流量明星”一度成为了低质量电影的代名词。然而,《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的成功似乎预示着一个新趋势的到来——即电影市场重新认识到流量明星的价值。通过这次预售奇迹,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市场上对于“流量烂片”的批评声不绝于耳,但当流量效应被合理运用时,它仍然能够为电影带来可观的商业回报。

从历史看未来

追溯到2014年前后,TFBOYS与EXO“归国四子”的爆红推动内娱真正进入了流量时代。偶像出身的鹿晗、李易峰、杨洋等成为了初代“四大顶流”,他们的出现带动了一波流量明星参演电影的热潮。以鹿晗为例,他参演的《重返20岁》上映期间,粉丝们发起了“为鹿晗包下100座城市电影院”的活动,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助力影片拿下3.64亿票房。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流量明星主演的电影逐渐暴露出内容品质持续下滑的问题,导致“流量+资本”模式逐渐失宠。

《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的逆袭之路

进入2024年,尽管整体票仓有所下滑,但部分流量明星主演的电影表现依旧亮眼。王俊凯、王源、易烊千玺等新生代流量小生主演的多部作品均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而到了2025年春节档,《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更是以不到20%的排片占比贡献了将近一半的票房占比,上座率超过20%,持续领跑春节档。这一现象背后,是肖战粉丝群体的高度凝聚力和集体精神,她们不仅购买电影票,还积极参与线下推广活动,甚至动员家人朋友一同支持。

粉丝经济的新高度

值得注意的是,《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的成功不仅仅体现在票房数字上,还反映在其背后强大的粉丝动员能力。肖战的粉丝们自发组织了一系列线上线下活动,从地推到抢排片,展现了极高的组织性和执行力。这种现象表明,在当前电影市场遇冷的大环境下,拥有庞大且活跃粉丝群体的流量明星及其团队,或许将成为推动影片初期票房增长的重要力量。

粉丝的力量有多大?

肖战的粉丝们在电影宣发方面的积极性看上去甚至比片方还要高。影片定档之后,肖战粉丝就已经自发展开一系列地推活动,她们大多以地区为单位,在各个城市人流量较大的商场支起摊位,准备一些生活用品或是小礼物送给普通路人,只需要在APP上为《射雕》点一个想看就可以拿到,当天粉丝还会在社媒平台上汇报城市的拉新数据,线下宣发效果是非常不错的。临近预售,肖战粉丝开始转换宣发重点,动员全体粉丝冲预售,制作预售购票流程发放给普通粉丝,锁座位、抢排片,整理的井井有条,大部分粉丝并不是业内人士,需要有大粉来带领动员。

不仅仅是买票

除了花真金白银买票之外,在《射雕》首日排片占比较少的情况下,肖战的粉丝们挨个给影院打电话要求增加排片场次,并强调要黄金档。由于女性粉丝的反馈往往得不到工作人员的重视,她们甚至动员家中的男性成员参与。无论是地推、锁座位还是抢排片,其实都是片方、发行方的工作,却被肖战粉丝包揽,这进一步体现了流量明星粉丝群体的凝聚力和集体精神。

质量与流量能否兼得?

然而,《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是否能真正打破“流量等于烂片”的刻板印象,还需看影片正式上映后的口碑表现。事实上,近年来不少由流量明星参演的小众文艺片也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这或许意味着市场正在寻找一种新的平衡点——既能利用流量明星带来的关注度和话题性,又能保证影片本身的品质。

电影市场的反思与探索

中影董事长傅若清透露过选择肖战是因为他的年轻和外形适合角色,更何况影片还有徐克坐镇,并不是传统的为流量明星量身打造的流量电影。其实电影市场似乎已经找到了与“流量”互惠互利的合作放松,即用流量明星镶边,例如《第二十条》中的赵丽颖、《飞驰人生2》中的范丞丞,片方需要流量效应为电影打下一个不错的开局,而流量演员需要好的电影作品来“提咖”。

挑战与机遇并存

不过,这种模式能够保持多久,流量粉丝又是否会愿意为了一个镶边角色买单,如何让品质内容和流量有机结合,值得电影行业持续探索。面对这样的情况,电影市场也在不断尝试新的策略来吸引观众。比如,有的电影公司会邀请知名导演或编剧加盟,希望通过他们的专业能力和声誉来提升影片的质量;同时也会考虑邀请一些有实力的演员参与演出,确保影片能够在艺术和技术层面上达到较高水准。

结语

总之,《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在预售阶段的表现无疑给行业带来了新的思考:如何在保持内容质量的同时,巧妙借力流量明星及其粉丝群体的力量?这一问题的答案或许将决定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电影市场的走向。而对于广大影迷而言,他们期待的则是无论是否有流量明星加持,最终都能看到更多优质的作品问世。在这个过程中,电影制作者们也需要更加注重内容创作,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意识,以便更好地满足观众的需求,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1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