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喂养知多少?宝宝不耐受怎么办?

长岳看健康 2023-12-06 00:29:00

年轻的妈妈

对于喂养新生儿有些焦虑

宝宝们不会说话

妈妈们也不知道

图片来源:网络

而且,新生儿比较娇嫩

生怕一不小心就伤到他

于是在喂养新生儿宝宝的过程中

妈妈们就有许多疑惑

下面养生君就为大家解答

图片来源:网络

喂养奶方必须保证营养供给,根据营养程序化的学说,生后早期应用的喂养奶方和喂养方式,对婴儿的一生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所有的权威指引,包括官方指南和专家共识都强烈建议:新生儿喂养首选生后立即开始纯母乳喂养,包括早产儿在内,至少纯母乳喂养到6个月,并可持续至2岁(添加必要的辅助食品),对小儿的体格生长和智力发育乃至远期健康,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图片来源:网络

早产儿也应提倡并鼓励母乳喂养,但小早产儿单纯母乳喂养不能满足其快速生长对蛋白质和多种营养素的需求,应采用母乳+母乳强化剂的方式喂养。

经专业医师评估、实在无法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可以选用不同的配方粉(奶液)进行喂养,以保证有足够的营养摄入。

如标准/普通婴儿配方、早产儿院内配方、早产儿出院后配方或早产儿过渡配方、水解蛋白配方、氨基酸配方、无乳糖/低乳糖配方,以及专供代谢性疾病患儿的其他特殊配方。

图片来源:网络

▶喂养方式

经口喂养是正常新生儿的喂养方式,新生儿能经口进食者应鼓励直接经口喂养,对保持消化系统生理功能有极大好处。

经口喂养适用于胎龄≥32~34周的新生儿,>37周的足月儿除严重疾患者均可接受经口足量喂养;

34~36+6周的新生儿称为晚期早产儿,基本上可以直接经口喂养,特殊情况不能直接经口喂养者,可以采用下面所述的管饲法进行辅助喂养;

32~34周之间的新生儿需要视其活力和吸吮、吞咽、呼吸协调的情况,选择安全可靠的喂养方式,不可一概而论;

图片来源:网络

<32周的早产儿生后早期吸吮吞咽功能较差,胃肠动力不足,易发生反流、呛奶、吸入甚至缺氧青紫,造成窒息,多需要管饲喂养,辅以口腔按摩、非营养性吸吮等方法,锻炼其进食功能,逐渐过渡到经口喂养。

能直接吸吮母乳的新生儿可按需哺乳,不能直接喂养者可让母亲挤出或泵出奶汁,以滴管、小匙喂入;无母乳者可选用各种配方奶喂养。

图片来源:网络

管饲喂养不能经口喂养但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尚好者如早产儿、口咽部畸形、食管气管瘘、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致频发惊厥或昏迷的患者可采用饲管法喂养。

养生君在这里要介绍的是胃管饲喂,从口腔或鼻腔插入胃管后,将奶类经胃管注入。注意每次注奶前先抽吸胃液,观察是否有胃潴留,如有较多胃潴留应减少饲喂量或停喂一餐,也有认为无明显腹胀者不需每次回抽残奶量而增加对胃部的刺激甚至造成胃黏膜损伤。

图片来源:网络

早产儿喂食后可适当抬高床头、左侧卧位,减少因呕吐或胃食管反流所造成的误吸。如胃管入量的热卡不能满足营养需要,可加用部分胃肠道外营养。

▶喂养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应证】

无先天性消化道畸形、严重疾患、血流动力学较为稳定者,应在生后尽早开始限养:

出生体重>100g的早产儿,无喂养禁忌证者可在生后12小时内开始喂养;

图片来源:网络

<100g的早产儿、出生时严重窒息(Apgar评分5分钟<4分)脐动脉插管等,应延迟喂养时间至生后24~48小时,根据病情考虑开始喂养时间,不可操之过急,以免造成并发症。

【禁忌证】

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各种原因造成的消化道梗阻、NEC高风险、低血容量性休克、呼吸循环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在原发病未纠正前,应暂缓喂养。

对早期胃肠道营养的新生儿尤其早产儿应记录每次喂奶量、回抽残奶量、胃液性状,有无呕吐、腹胀、呼吸暂停或青紫出现,必要时做大便潜血试验,强阳性者应暂停喂奶1~2次。

如发生消化道出血或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需立即停止胃肠道营养,改为全胃肠道外营养。

图片来源:网络

有些早产儿在加奶到一定量的过程中会出现类似喂养不耐受的症状,包括呕吐、腹胀、明显胃潴留,甚至NEC的血便、肠型等,需减量或者暂停喂养,摄腹部X线片,根据影像学证据和临床症状考虑何时恢复正常喂养。

▶喂养不耐受的处理

喂养不耐受的临床表现和病因喂养不耐受(feedingintolerance,FI)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疾患,临床表现为呕吐、腹胀、胃潴留等,严重地影响了患儿的营养摄入,并可导致生长迟缓,进而影响神经发育和智力运动功能。

图片来源:网络

早产儿由于胃肠道结构功能和激素调控机制未发育成熟等原因,其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较足月儿明显为高,是宫外生长迟缓(EUGR)的高危因素。

喂养不耐受意味着经胃肠道摄入能量热卡不足,导致胃肠道外营养即静脉营养时间的延长,而长期的胃肠道外营养会引起严重的有时甚至是致命的并发症,包括胆汁瘀积症、肝肾功能损害、必需营养素缺乏、导管相关性感染等。

因此,临床上很有必要探求改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有效方法。

图片来源:网络

早产儿容易出现FI的主要原因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个方面:

生理性原因主要是早产儿胃肠道功能和激素调控机制的不成熟;病理性原因则很多,早产儿的各种合并症均可影响胃肠道结构和功能而导致FI的发生,如感染败血症、严重缺氧、反复呼吸暂停、RDS、BPD、NEC、PDA、HIBD等等,均明显阻碍肠道喂养的建立,或延缓达至全胃肠道喂养的时间。

▶喂养不耐受的处理原则

【评估患儿的病因和风险程度】

对诊断为FI的患儿进行病因分析,包括根据临床症状的主观决策和客观评价,后者可使用先进的检查方法如胃电图、腔内测压了解胃肠道动力、远红外光谱监测消化道血流动力学、腹部超声波探查等,有助于指导临床决策。

图片来源:网络

【一般处理】

1、调整体位

在NICU的患儿喂养后可取头高30°的左侧卧位,减少反流和误吸;

在母婴同室的患儿喂养后可竖起拍背(拍嗝),把喂养时可能带入的空气排出。

2、腹部按摩

可增加胃肠道动力,应由有经验的医护人员进行并教会看护者,在喂养后1小时左右,以脐部为中心,用涂抹了润滑油的手掌顺时针方向在腹部做轻柔的按摩,可帮助胎粪排出和增强胃肠道蠕动。

图片来源:网络

3、防范可引起FI的医疗措施

如nCPAP容易引起腹胀、胃潴留,条件允许下尽快改为HHHFNC;

各种药物如麻醉镇静剂(苯二氮草类、肌松剂)、呼吸兴奋剂(氨茶碱、咖啡因)均有松弛消化道平滑肌的作用,应控制用药的剂量和疗程。

4、改变喂养方案

尽量使用母乳或捐赠乳喂养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部分需要添加母乳强化剂(HFN)的早产儿应在喂养量达到50%全胃肠道RDI(推荐摄入量)后才使用,并遵循从1/4到半量强化逐渐过渡到全量强化的措施,因过早过快添加HFN也容易发生FI而使喂养倒退。

图片来源:网络

无法获得人乳时应采用接近母乳成分的配方奶喂养,有报道使用低乳糖配方或者水解蛋白配方可以减少FI的发生或严重程度。

5、药物治疗

建议遵医嘱治疗。

参考文献:《新生儿保健学》

0 阅读:19

长岳看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