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上甘岭战役中牺牲的英雄,在100多名敌人冲上阵地的时候,毅然抱着爆炸筒冲向敌群,最后与敌人同归于尽,他也因此壮烈牺牲,年仅24岁,他就是二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杨国良。
杨国良(取材网络,侵权必删)
杨国良,又名杨国亮,1928年出生于重庆市大足县一户贫困家庭。从小靠着给地主打长工为生。21岁被国民党拉壮丁,在重庆一带当兵。
1949年12月,随着重庆解放,杨国良也成功加入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之中,在12军301师93团3营某连当一名通讯员。次年在大西南剿匪中,因出色的表现,荣获了一次一等功。并成为一名共青团员。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杨国良毅然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并在进入朝鲜的过程中,积极调动战友们的情绪,为赴朝作战准备工作做出杰出贡献。又再一次荣立了一次甲等功。此时,他是12军31师93团3营9连9班的一名战士。
杨国良故居(取材网络,侵权必删)
进入朝鲜后,杨国良又跟随部队先后参加了5次战役,并在战役中因为突出的个人表现,当选为甲等模范。升任为9班班长,并光荣加入到了中国共产党。
1952年11月11日,上甘岭战役中大反击阶段。杨国良所在9连奉命对上甘岭597.9高地11号阵地进行反击,经过十几分钟的激战,9连成功的全歼了阵地上的守敌,顺利夺回了阵地。
但敌人的反扑,也很快就到来了。为了巩固好阵地。也为部队赢得构建工事的时间,杨国良带着两名战士就来到了阵地的最前沿。
11月12日凌晨4点左右,敌人的炮火突然朝着11号阵地袭来。杨国良立马警觉,因为这是敌人攻击前的预兆。他立马喊醒两名战友,将子弹与手榴弹摆好。以防备敌人的这次攻击。
杨国良战友所写的信(取材网络,侵权必删)
不一会儿,敌人两个班的兵力。就偷偷摸了上来。杨国良屏住呼吸,等到敌人只有十几米的时候,才命令开火,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很快就将敌人打了回去。
但敌人的第二次攻击很快就上来了。敌人这次,调动了一个排的兵力。分成三个班,从三个方向冲了上来。
前沿阵地上,正好有着杨国良三人。他们居高临下,依靠着有利地形,对敌人交叉射击。在夜空中,又一次打退了敌人的攻击。
敌人又发动了第三次,第四次。但在杨国良三人的拼死阻击下,敌人还是无功而返。但是他们也已经精疲力竭,甚至一名战士,也被敌人的炮火波及,此时已然是重伤状态。
杨国良与堂弟(取材网络,侵权必删)
敌人没有给他们任何休息时间,又对他们展开了猛烈的轰炸。轰炸完成后,又集结部队朝阵地上杀了上来。
这次敌人的数量,远超前面几次进攻。不一会儿一小股敌人就冲上了阵地。杨国良看见后,大喊一声。“杀敌。”随后扔出一个手榴弹。将冲上来的敌人全部炸上了天。
但他也被敌人的炮弹炸翻,背部受了重伤。恍惚中,他看见自己的两位战友,都在敌人的围攻下壮烈牺牲。整个阵地上,就只剩下了他一人。他举起冲锋枪,将面前的敌人击退。随后重重的倒了下去。
最后时刻,他抱着一根爆炸筒。静静的等着敌人上来。等到100多名敌人靠近后,他忽然站了起来,拉响爆炸筒。毅然冲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壮烈牺牲,年仅24岁。
杨国良墓碑(取材网络,侵权必删)
战后,为了表彰杨国良在上甘岭战役中做出的贡献。追记杨国良一次特等功,追授他二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英雄杨国良,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发光发热。在上甘岭战役中,还英勇杀敌,扬我国威。最后还与敌同归于尽。您真是一个大无畏的英雄。向您致敬,感谢您在抗美援朝中做出的杰出贡献。您的光辉事迹永世长存。
追寻先烈历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创作不易,觉得小编写的还不错的话,给小编点一个免费的赞呗,关注走一走,好运天天有。如果能给朋友们分享一下小编的文章那就更好了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