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坤回忆:徐向前重返战场,提出要解放山西,众人听后不敢说话

陌闻上下五千年 2023-11-30 10:49:14

前言

“我认为我们可以攻打山西。”徐向前此话一出,众人沉默不语,一时间屋中落针可闻,就在此时,王宏坤站了出来说:“打,而且我不仅全力支持,也相信你一定能打的非常漂亮。”

王宏坤的一席话也令在场的众人激起了斗志,纷纷表示支持,相比较刚才众人沉默不语的状态,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那么为何大家会在徐帅提出要攻打山西的时候,大家都沉默不语,只有王宏坤站出来表示对徐帅的支持呢?

一、“布衣元帅”—徐向前

徐向前作为十大元帅之一,却还是被低估的一大元帅,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不然,徐向前元帅多少有些谦虚了。

徐向前元帅曾被战士们亲切的称为“布衣元帅”,布衣是指普通百姓,而徐向前元帅就和普通的老百姓一样平易近人。

徐向前原名其实叫做徐象谦,在10岁那年进入私塾读书,后来进入高小学习系统的文化知识。

但由于家贫最终不得不辍学,期间也当过学徒,然而在1919年,19岁的徐向前却考入了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

并且在此期间接触到先进的思想和革命理念,而徐向前此时还没有意识到这种理念将会给他的人生带来怎样的影响,只是在毕业之后,选择当一名小学教员。

但在黄埔军校成立开始招生后,徐向前便报考了黄埔军校,并顺利通过考试成为一期的学员,当下的形势比较危急,徐向前便在此期间加入到我党的队伍中,同时为了坚定的革命信念,由“象谦”改为“向前”。

然而徐向前在黄埔军校学习期间,却并没有得到老蒋的青睐,同时还被老蒋当做将来不会有什么出息的学生。

老蒋认为徐向前过于儒雅且木讷,不懂得变通,但最终就是这样一个曾经令老蒋看不上的学生却在今后的战争中消灭了老蒋十几万的军队。

其实老蒋确实辨人不清,徐帅虽然看着一副儒雅的风格,不像是征战沙场带兵打仗的将军,但是他的作战风格却恰恰和他的外表相反。

当时他刚担任鄂豫皖副师长的时候,由于师长已经牺牲,而部队中只有在黄麻起义过后仅存的300名战士。

这也是他生平头一回带兵打仗,当面对敌人猛烈的机枪,这些战士们没有什么作战经验,对于死亡还是有些畏惧的,所以一个个都低着头谁也不敢站起来反抗。

然而徐向前却像军中的一面旗帜,站在那里同敌人进行交锋,也从此在军中建立起威信。

李先念对于徐向前的评价就是:“他有着惊人的胆识,往往能够在大仗、硬仗中展现出非凡的作战指挥能力,显得非常的从容淡定。”

二、战前的实力差距

而且最令人称赞的就是晋中战役,同时也令毛主席将其称之为是一场“伟大的胜利”,而这场战役正是徐帅所领导指挥的。

这也是徐帅阔别战场七年后再次回到战场上,在会议上徐帅对众人说道:“我认为我们可以攻打山西。”徐向前此话一出,众人沉默不语,一时间屋中落针可闻。

就在此时,王宏坤站了出来说:“打,而且我不仅全力支持,也相信你一定能打的非常漂亮。”王宏坤的一席话也令在场的众人激起了斗志,纷纷表示支持。

众人此前的沉默又是怎么回事,原来在攻打山西之前,我们的人民解放军正在集中精力正在争夺东部的平原区,只剩下山西战场上徐向前和阎锡山这两位五台山老乡之间的“单挑”。

但是敌我力量却非常的悬殊,那么差别有多大呢,从兵力上来看,阎锡山所拥有的五个军一共13个师,差不多有13万人。

然而此时徐向前手中虽然有18个兵团,然而该兵团下有8、13、14纵队,然而14纵队此时并不在山西,所以能够指挥的兵团只有两个纵队,而且13纵还是刚刚从太行军区地方部队所编成的新部队。

然而徐向前就只靠这两个部队,再加上太岳、吕梁这两个二级军区的地方部队,加起来才算凑成一个46团,然而仅有6万多的兵力,和阎锡山的13万的兵力相比,差一半还多。

而且就连军事武器装备上也比不过阎锡山的晋军,因为阎锡山在太原背靠兵工厂,所以武器弹药上要比我军充裕许多,所以这样对比来看我军处于明显的劣势。

然而当时攻打山西的消息经过中央批准后为了确保晋中地区的麦收,同时也为了极大的削弱阎锡山的晋军,为了创造我军在太原的有利条件。

于是决定由徐帅担任第一兵团司令员和政治委员,然而中央方面同时也是考虑到徐帅同为山西五台山人,和阎锡山可以说是知根知底,对于山西的地势也更为清晰。

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于是由徐帅带领47个团6万多人的兵力,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晋中战役。

除了我军和晋军人力以及火力上的差距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因素,就是主帅问题,徐帅作为主帅,他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此时的徐帅患有严重的结核性肋膜炎。

整个人显得极其的瘦削,但是他还是请战利用自己的军事才能,为解放山西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然而面对当下敌强我弱的不利局势,徐帅却从容不迫的应战,也迅速的找到阎锡山的弱点,在运城和临汾战役中,都获得了胜利,对阎锡山的晋军形成了合围将其困在晋中地区。

尽管阎锡山军队的实力要比我军强上许多,但是面对如今我军的合围之势,也只能做防御态势。

三、晋中战役

徐帅并没有着急出兵,反而制作了精密的作战计划,正所谓“不打无准备的仗”,作战计划制定好后,便需要精准的实施。

而根据我军的作战计划,由于此时正是小麦成熟的季节,阎锡山的13万晋军虽然人口众多,但同时也需要更多的粮食作为后勤储备。

所以对于晋中的麦粮也是急需,于是我军决定以此诱敌出城,使其来回奔波,并且在其奔波过程中将敌人进行围歼。

然而正是抓住了阎锡山部队这种不善于野战以及运动战的弱点,而且晋军在这种野战方面缺乏信心,所以在双方实力差不多的情况下回避战斗。

按照这种制定的政策,我军确实获得了晋中战役首战的胜利,当阎锡山得知这一消息后,非常愤怒,于是改变了方法策略,势必要对我军进行反击。

然而在徐帅的声东击西的分兵,再将其诱敌深入我军的包围圈,全歼敌军,最终我军的歼敌人数达到了10万人,歼灭了阎锡山的有生力量。

此时徐帅的身体再也扛不住,便请求去治病,但是为了保证当前态势的稳定,上级决定让徐帅再坚持一下,直到太原解放,徐帅这才安心的去治病。

徐帅带领的十八兵团则就此交到彭老总的手中,解放大西北,以报当年西路军之仇,徐帅自此和十八兵团分别,到青岛治病。

结语

晋中战役的胜利,是徐向前元帅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一次经典战役,徐帅临危不乱,凭借杰出的军事才能解放了山西,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正是有徐帅这种不畏艰险,敢于斗争的精神才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向先辈致敬。

6 阅读:921
评论列表

陌闻上下五千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