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当今全球各有核国家中,核武库整体规模与俄罗斯基本持平的核大国,美国手中的上千枚核弹是确保自身世界地位的重要工具,也是霸权力量的最大基础。然而,从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到今天,构成美国“三位一体”核打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即陆基洲际导弹系统却似乎愈发的“不给力”了。在2023年、2021年和2018年的“民兵-3”洲际导弹试射活动中,均出现了诸如空中自爆和飞行轨迹异常并坠海等。至于说具体原因究竟为何,美国军方鲜少给出正式回应,甚至不排除他们也搞不明白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但如今,中国科研团队的一项发现,或可给我们带来一个合理的答案。
港媒的相关报道据港媒《南华早报》报道称,中国科研团队发现,原本设计寿命被认为可达160年的现代导弹固体燃料,会在服役约30年的时候,出现“明显的质量下滑变化”。受此影响,采用固体燃料的导弹类武器的推进系统,将大大提高出故障的风险,如难以点火升空、因燃烧效率不稳定而降低导弹射程、影响导弹飞行姿态和加大命中误差等。发射井内的“民兵-3”好吧,如果这项研究发现的结论是较为准确的,那就有一件事情很值得我们注意了。要知道,作为美国现役唯一的陆基洲际导弹,“民兵-3”的生产和服役时间可追溯到1970年,最后一枚下线并交付美国空军的“民兵-3”,则是在1978年完成生产的。也就是说,“最年轻”的一批“民兵-3”洲际导弹,也已经服役了46年之久,大大超过了中国科研团队发现的“固体燃料会在服役约30年时出现质量下滑”的时间节点。近年来“民兵-3”的发射成功率开始下降不仅如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当服役时间超过30年后,导弹固体燃料的可靠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进一步下降,近年来“民兵-3”洲际导弹的发射成功率和飞行完好率越来越“难看”,原因恐怕就在于此。而一个更加麻烦的地方在于,以现有的技术水平来看,固体燃料可靠性的下降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无解的,想必即便强如全球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也难以快速找到什么好办法来解决问题。导弹发动机地面试车我们知道,固体燃料的一大优势就是可在导弹的生产过程中被置入燃料段,进而让导弹服役后就具备“随时待发”和“随时发射”的能力,比传统的液体燃料导弹有着更强的快速反应能力,这得益于固体燃料对导弹的腐蚀远低于液体燃料。然而,与取消发射后可从导弹燃料段抽出的液体燃料不同,固体燃料是难以轻易从导弹的内部被取出的。对于一枚达到使用寿命极限且在服役期内从未被发射过的导弹来说,在其退役和做废弹处理之时,燃料段内的固体燃料基本就是下线时所置入的,即导弹寿命等于其置入的固体燃料的寿命。“药面整形”工序于是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在导弹服役期内,其他零部件可以在日常维护过程中获得保养或更换,但固体燃料却难以被更换。原因在于,在被置入导弹燃料段之前,固体燃料会接受一项重要的加工步骤,那就是雕刻形状,学名为“药面整形”。通过保持一定的形状特性,来确保固体燃料在不同阶段的出力效率,进而保证导弹在飞行全过程中的稳定推力曲线。而形状稍有变化,就有可能影响到固体燃料的燃烧和出力效率,进而影响导弹的发射成功率和飞行完好率。于是乎,在日常维护保养过程中,把固体燃料从导弹燃料段中“挖”出一块来检测,就成了近乎“毁导弹”的行为,自然是得不偿失。中国或将开发出新型洲际导弹这样想来,服役时间普遍已达半个世纪之久的“民兵-3”洲际导弹,不出问题就怪了,美国的陆基核威慑手段恐将愈发不靠谱。而对于中国来说,这项发现也颇具意义,促使我们进一步完善新型导弹的研发生产周期,以及加强对现役导弹的寿命管理。或许再过一段时间,就能听到国产某新型洲际导弹诞生的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