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水墨上河村,一幅古民居山水画

诗意评旅游 2024-11-06 05:19:20

水墨上河景区,位于婺源县秋口镇上河村,背倚青山,三面环水,形似大元宝。时为圣人朱熹同宗的朱氏建村,距今已有920多年历史;因进村必须过河,故称为上河村。

“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这首古诗说的就是水墨上河的意境。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小南京码头,上河古码头处在婺源通往徽州府的古驿道上,是古代婺源最重要的水道和陆路驿道的交汇点。明清时期,大量的木材都要在这里集散转运,木排连片停泊在河面上,木商云集,一派繁忙场景,与南京上新河相仿,时称“小南京”。

归心亭,“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二三岁,往外一丢”。明清时期,男子到了十二三岁就会离家外出,或读书做官,或经商赚钱。码头路亭是家人翘首迎接亲人归来和挥泪送别的地方,也是远离故土的徽州人归心似箭的心中念想。

千年古驿道,青石砌筑,宽一米有余,是婺源至休宁中的一段,存留至今仍十分完好。

上河村,粉墙黛瓦,花团锦簇,溪水穿村而过。

古戏台,位于村头,飞阁重檐下的横匾“以雅以南”,出自《诗经·小雅·鼓钟》,意思是配以雅乐和南乐。古村的历史文化底蕴可见一斑。

怀义堂,位于古戏台对面,清代咸丰年间屋主在广东从事茶叶生意,把赚到的钱在村里建了这栋宅第。

徽式三间两厢二层砖木结构,由前院、厅堂、天井、厢房组成。天井周围横梁上的木雕十分精美。前后横梁上的木雕图案是“郭子仪带子上朝”和“郭子仪祝寿”,左右两边的图案是“姜太公钓鱼”和“八贤王夜访杨府”。

门窗木雕也十分精美

小巷的尽头其实是一堵墙画,行人“撞了南墙须回头”。

大夫第,又名“德泽堂”,由大茶商朱启桢建于清代同治九年(1870年),徽式三间二层砖木结构。

门楼石雕精美、细腻,于细节上体现真功夫。

室内木雕图案精美繁复

尚荷书院,五凤门楼,砖雕精美、构造大气。

书院讲堂,正堂中央悬挂朱文公画像,上方的“学达性天”四字,原是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钦赐的御书匾文,现为书法家李振华先生重书。

砚湖,上河景区按“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的意境打造。湖边高耸的文峰塔是笔,砚湖是砚,湖心亭仿佛是在砚上磨动的墨。

文峰塔,祈求文运昌隆的建筑,高七层。

登上文峰塔,一览水墨上河风光。

水墨上河村,一幅打开的古民居山水画。

题小诗一首《水墨上河村》:

水墨湖山现古村,粉墙黛瓦且如新。

堂前过往无人晓,唯有三雕知故人。

0 阅读:2

诗意评旅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