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熹园,位于紫阳镇汤村街边、星江河畔,面水依山,古树掩映。此地原名“朱家庄”,曾是南宋朱熹(1130-1200年)的祖上居住地,朱熹二世祖、三世祖居住的地方,后从婺源迁居到福建。
熹园由婺源朱子实业有限公司投资开发,融合徽派、朱子、砚文化于一体的江南园林,围绕园区中心朱绯塘四周,除了朱家庄仅存的修齐堂之外,依次复原建有尊经阁、绣楼、澹成堂、朱家祠等徽派建筑群,以及紫阳书院、文化碑廊等建筑景观,室内布局及木结构大多系他处移来的古民居原物。2013年正式开园,国家4A级景区。
尊经阁,北与紫阳书院隔朱绯塘相望,处于同一中轴线上。阁高19米,是熹园最高建筑。阁北面有平台,面朝碧波粼粼的朱绯塘。历史上原为藏书楼,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所藏书籍以五经及朱子的著述为主,供朱家庄及县内学子阅读。
古槠树,宋淳熙三年(1176年),朱熹第二次返乡祭祖,在朱家庄二、三世祖坟前亲手植下此树。主干周长近5米,树龄达八百多年。
朱绯塘,朱熹二次回故里与门人滕璘闲游至此,见泉涌塘清、天光云影,遂建亭并书“草堂”二字。
应婺源县令之邀,朱熹写下著名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绣楼,梁托雀替的构图生动逼真,雕工精美绝伦,保存十分完好。
澹成堂,由茶商朱焕文始建,建于清代中后期。澹,淡泊;成,成就。淡泊一切名利,成就大事业。
门口巨大的牌坊式门罩,辅以精美绝伦的砖雕石雕。门口一棵古栗子树,栗树谐音“利”,开门见利。
宽敞的厅堂主梁,竟是用一根硕大的木头贯通。房子十几根圆柱,用十分名贵的银杏树制作。
“孝”字碑,立于朱氏宗祠门前。高高的青石板顶端,刻着一个细细长长的“孝”字。据说朱熹别出心裁、饱含深意,亲笔写下的这个字,细细研读才会发现这个“孝”字的奇妙之处。以一撇为界,上面像一个孝子捧着一个老人,下面一个不孝子孙神情猥琐被棍棒驱赶。“百善孝为先”。
朱家祠,建于明代中期,堂内供奉朱家始祖、二世祖、三世祖。
修齐堂,朱家庄仅存的徽式建筑,建于清代中后期。
门罩简单的砖雕图案,与室内木雕梁板的精美,形成很大反差,显示婺源人深受朱熹文化影响而形成收敛、含蓄、睿智的人性特征。
紫阳书院,始于元代至元二十四年(1287)创建的晦庵书院,历代多次毁坏与重建。
光绪年间(1875-1908),废科举,推行新学,紫阳书院遂改为紫阳书社,后拆毁。
书院第三进,堂上正中悬挂着三个人的画像;程颢、程颐、朱熹。大堂两则摆放祭器、乐器。
虹井亭,虹井原位于婺源县城古街,开掘于唐代。据载:朱熹父亲朱松出生时,井中白气贯虹;朱熹出生时,井中紫气如云,可谓“圣人之出,必有祥异”。明代婺源知县陈斌为纪念之,特在井上建亭,名为“虹井亭”。
歙砚,即歙州砚,中国四大名砚之一,用古歙州安徽歙县、江西婺源县所产石料制成。龙尾歙砚石的产地是婺源与歙县交界的龙尾山,因龙尾石属片状板岩,体积稍大者非裂即断,故有“七寸为珍、八寸为宝”之说。
歙砚王,龙尾歙砚石质上乘,这两块歙砚原材分别为28吨、20吨,外形巨大,纹理清晰,手感滑腻,实属罕见。出自婺源龙尾山最好的坑口“眉纹坑”,开采于唐代,或许由于当时运输工具所限,无法运输,原地搁置一干多年,逐渐被山上滚落的废石所掩埋。直到2010年村民用铲车清理矿坑废料时,才得以重见天日。
唐人知道这是国宝,宁肯留给后人,也不愿意分割破坏,令大肆挥霍资源的今人汗颜。
题小诗一首《婺源熹园》:
古树何须亲手栽,方塘半亩不愁开。
圣人遗迹又重现,虹井谁识紫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