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的夏天格外闷热。曹操站在无终城头的瞭望台上,手中捏着一封密报,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二十里外袁氏残部与乌桓联军的马蹄声,仿佛正穿透潮湿的雾气敲击着他的耳膜。
"丞相,山洪冲毁了东进古道。"斥候跪在地上,盔甲缝隙里渗出浑浊的泥水。曹操望着天边翻滚的乌云,突然想起昨夜观星时那颗忽明忽暗的贪狼星。身后的谋士们还在争论是否退兵,只有田畴站在阴影里,腰间的青铜罗盘泛着幽光。
三天后,一支诡异的队伍出现在白狼山南麓。两万曹军每人背负三十斤干草,在向导田畴的指引下,如同蜿蜒的巨蟒钻进遮天蔽日的松林。张辽走在最前,忽然勒马停步——前方密林深处,传来幼狼此起彼伏的嚎叫。

白狼山的血色迷雾
蹋顿单于正在柳城大帐中痛饮马奶酒,忽闻南方山峦间惊起漫天寒鸦。他抓起镶嵌绿松石的弯刀冲出营帐,却见山道上腾起诡异的黄烟。那根本不是烟尘,而是数以万计的干草捆被点燃后形成的障目迷雾。
"放箭!放箭!"乌桓骑兵的嘶吼被淹没在铁蹄声中。浓烟里突然冲出张辽的赤色战马,银甲上沾满草灰,宛如从地狱爬出的修罗。他手中长戟横扫,蹋顿座下战马的前蹄应声而断。就在单于坠地的瞬间,二十支弩箭同时穿透他的金丝皮甲。
此役的捷报传到许昌时,曹操正把玩着从乌桓王帐缴获的青铜狼首。他忽然想起那个雨夜,田畴在沙盘上画出的隐秘小道,还有张辽请战时眼中燃烧的异样光芒。案几上蔡邕的《琴操》突然被穿堂风吹开,露出夹在书页间的密信——那是潜伏在刘备军中的细作刚刚送来的消息。

隆中草庐的第三盏灯
新野城郊的暴雨中,刘备第三次勒住战马。泥浆顺着的卢马的鬃毛滴落,在张飞铁青的脸色上溅起水花。"大哥!那诸葛村夫若再敢..."关羽的丹凤眼在斗笠下闪过寒光,青龙偃月刀上的雨水凝成冰珠。
草庐前的竹篱在狂风中吱呀作响。当刘备推开虚掩的木门时,案几上的油灯正爆出第三朵灯花。屏风后转出的青年披着鹤氅,衣襟上还沾着未干的墨迹。诸葛亮的目光扫过刘备磨破的草履,忽然轻笑:"使君可知,此刻许昌有支商队正往匈奴王庭?"
千里之外的草原上,蔡文姬抱着胡笳仰望星空。左贤王的金刀还插在帐前,但她知道,当北斗七星指向中原时,那个在童年教她弹琴的曹世叔,绝不会忘记对父亲的承诺。只是怀中熟睡的幼子忽然呓语,唤的是匈奴语的"额吉"。

血色归途上的琴声
建安十二年的第一场雪落下时,曹操的特使周近正站在匈奴王帐中。他脚边的檀木箱里,黄金与丝绸在牛油灯下泛着诡异的光泽。"文姬归汉"四个字说出口的瞬间,帐外突然传来战马嘶鸣。左贤王的亲卫队长手持染血弯刀闯入,刀尖上还挑着半片汉使的旌节。
那个雪夜,蔡文姬将《胡笳十八拍》的曲谱藏在襁褓中。当她俯身亲吻双生子时,发现他们的眼瞳竟与自己一样,在火光中泛着淡淡的琥珀色。返程的车队后,三百匈奴轻骑兵如影随形,直到黄河渡口突然杀出曹纯的虎豹骑——原来那支神秘的商队,早已在沿途埋下伏兵。
许昌城门的阴影里,董祀看着马车卷起的尘土,握紧了袖中的《悲愤诗》残卷。他不知道,当曹操读到"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的诗句时,竟罕见地泪湿衣襟。更不会想到,十年后的刑场上,正是这篇血泪之作,将再次改变自己的命运。

历史的暗流与明焰
建安十二年的最后一个月,诸葛亮在襄阳城头点燃七星灯。火光映照着最新绘制的西川地图,也照亮了刘备鬓角的白霜。江陵来的商船带来两个消息:孙权之妹正在打造百艘楼船,而许昌太学遗址下,刚刚出土三车失传的竹简。
此刻的邺城铜雀台上,曹操听着蔡文姬弹奏的《高山流水》,手中把玩着诸葛亮送来的《隆中对》抄本。他突然放声大笑,惊起台下的寒鸦。程昱发现丞相的瞳孔里跳动着奇异的光芒,就像当年官渡决战前夜的模样。
当更夫敲响子时的梆子,长江突然掀起滔天巨浪。渔人们都说看见江心有三条蛟龙缠斗,龙吟声震碎了巫山神女峰的千年积雪。而在成都郊外的观星台上,一位名叫张鲁的道士,正在龟甲上刻下谶语:"三足鼎立,始于狼顾"。
这一年的雪,下了整整四十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