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貌与智慧并存,12岁嫁人享尽恩宠,后被逼殉葬,终究是太年轻

常思勇 2025-03-27 11:56:13

有部电视剧阿巴亥这个人物的特点非常鲜明。首先,她长得特别好看,其次,她脑子转得快,能灵活应对各种情况。这些特点其实和历史中的阿巴亥挺像的。她的一生经历了很多波折。为了让乌拉部不被建州女真吞并,才12岁的她就被迫嫁给了比她大31岁的努尔哈赤。尽管年纪小,阿巴亥却知道怎么掌握自己的命运。那么,既然她既有美貌又有智慧,为什么最后还得殉葬呢?

【阿巴亥成为众妃之首】阿巴亥于1590年出生于乌拉部,其父满泰是该部落的首领。在她七岁时,家中遭遇重大变故,父母双亡,她因此成为孤儿。随后,她被叔叔布占泰收留抚养。1593年,努尔哈赤击败了叶赫、哈达、乌拉等九部组成的联军。为了巩固与乌拉部的关系,努尔哈赤采取了联姻策略。他本人娶了乌拉部首领布占泰的侄女阿巴亥,同时安排自己的弟弟舒尔哈齐娶布占泰的女儿。此外,努尔哈赤还将自己的侄女嫁给了布占泰。这一系列婚姻联盟有效加强了双方的政治纽带。1601年,年仅12岁的阿巴亥成为努尔哈赤的妻子。她因年轻貌美,深得努尔哈赤的喜爱,尽管年纪最小,但一进门就被封为侧妃,地位仅次于富察氏衮代和叶赫那拉氏孟古哲哲。富察氏衮代原是努尔哈赤族兄的遗孀,带着孩子改嫁给了努尔哈赤。而叶赫那拉氏孟古哲哲则是皇太极的母亲。

在这些后宫中,其他人对她毫无影响。阿巴亥尽管年纪最轻,却十分精明。她不仅容貌出众,而且举止得体,赢得了众人的尊重与好感。努尔哈赤后宫佳丽众多,但阿巴亥却独得他的青睐,成为最受宠爱的妃子。然而,这份殊荣也引来了他人的妒忌。其中,最敌视阿巴亥的正是叶赫那拉氏孟古哲哲,也就是皇太极的母亲。她对阿巴亥的得宠心怀不满,甚至到了咬牙切齿的地步。孟古哲哲因为对阿巴亥心怀不满,长期情绪压抑,最终在两年后病重不治,郁郁而终。与此同时,阿巴亥在后宫中地位显赫,被册封为大妃,统领众嫔妃。阿巴亥深受努尔哈赤的宠爱,先后生下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努尔哈赤对这几个孩子格外看重,早早地就让他们担任了八旗中的重要职位,展现了对他们未来的期望和培养。孟古哲哲去世后,阿巴亥接任了大妃的位置。然而,皇太极对此极为不满,他认为母亲的死与阿巴亥脱不了干系,因此对她怀恨在心。这份怨恨一直深藏在他的心底,成为他日后行动的重要驱动力。

【失而复得的荣宠】阿巴亥听说努尔哈赤临终前打算把自己和孩子们托付给大贝勒代善,顿时觉得有了指望。她开始频繁出现在代善面前,想尽办法引起他的。然而,正是这种过于主动的举动,最终给她带来了严重的麻烦。在阿巴亥备受宠爱、如日中天之际,小福晋德因泽向努尔哈赤告密,指控阿巴亥私藏财物并转赠他人,还屡次私下为大贝勒代善送饭,两人之间眉目传情,关系不清不楚。努尔哈赤听说这事后,心里琢磨着怎么处理阿巴亥,但又不想让外人知道自家这些不光彩的事。他回想起阿巴亥可能私下送人布匹的传闻,便决定派人去搜她的住处。那时候阿巴亥正跟着军队在外面,住的地方也只是临时安排的。所以,努尔哈赤就让人直接去查她的房间。

阿巴亥得知消息后,迅速将藏匿的物品转移,努尔哈赤派出的搜查人员空手而归。然而,当阿巴亥派人去取回这些物品时,恰巧被达尔汉撞见。达尔汉为了避免牵连自己,便将抓住的人交给了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勃然大怒,下令处死为阿巴亥保管财物的人,并展开了更为严格的调查。调查人员在阿济格住所的两个储物柜中发现了阿巴亥私藏的三百匹布料,同时在她母亲家中搜出一个暖木匣子,里面装满了银两。就连平时与她关系密切的孟古福晋也提供了不利证词,指认阿巴亥曾向总兵官的妻子赠送布匹,并给参将的妻子送过一件绸缎朝衣。此外,她还被指控经常暗中向村民分发财物。努尔哈赤终于无法再容忍阿巴亥的行为,他认为阿巴亥心怀不轨,严重损害了自己的尊严。于是,努尔哈赤召集众人,公开列举了阿巴亥的种种过错。原本他打算处死阿巴亥以泄愤,但考虑到阿巴亥的孩子尚且年幼,最终决定将她驱逐出府邸。

一些观点认为,德因泽之所以举报阿巴亥,背后其实是皇太极在操控。皇太极这么做,主要是为了打压代善的势力。至于德因泽,她的动机很简单,就是针对阿巴亥,想让她陷入困境。阿巴亥因缺乏远见而遭受努尔哈赤的疏远,然而这种状况并未持续很久。1621年,努尔哈赤成功占领辽东后,阿巴亥再次被册封为大妃。从被废黜到重新获得地位,整个过程仅用了几个月。对于努尔哈赤而言,这段时间漫长难熬,因此他亲自前往辽阳城迎接阿巴亥。1622年,明朝皇帝在多次战败后试图重振声威,派遣了三万精锐固守广宁城。努尔哈赤亲临战场鼓舞士气,最终女真军队士气大振,取得决定性胜利。与此同时,大妃阿巴亥迅速组织后宫女眷组成慰问团,及时赶赴前线支援。

1623年,努尔哈赤携阿巴亥一同外出巡视,两人情感深厚,亲密无间,仿佛回到了往昔。阿巴亥满心以为这份美好将长存,然而她未曾料到,年长她31岁的努尔哈赤,这位一代霸主,已悄然接近生命的终点。1626年,努尔哈赤经过多年隐忍,终于决定采取行动,却在宁远城下遭遇了袁崇焕的顽强抵抗,最终失败。这场失利对努尔哈赤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与此同时,他开始感到身体不适,健康状况逐渐恶化。面对这种情况,二贝勒阿敏建议他前往清河汤泉,通过温泉疗养来恢复体力。努尔哈赤当时召唤大妃阿巴亥前来陪伴,阿巴亥随即赶到并一直守在他身旁。原本努尔哈赤计划与阿巴亥一同返回盛京,以便宣布自己的临终遗愿。然而,他在途中病情加重,未能抵达目的地便去世,终年68岁。

【不谙世事,含冤生殉】努尔哈赤去世后,四大贝勒急于知道老汗王临终前是否有遗命,便向阿巴亥询问汗位的继承人。阿巴亥明确表示,多尔衮将继位,并由代善辅佐。阿巴亥宣布的遗嘱遭到了诸贝勒的强烈质疑。他们明确表示不承认多尔衮继承汗位的安排。同时,他们还向阿巴亥传达了另一项决定:鉴于阿巴亥与老汗王共同生活了二十多年,老汗王临终前不忍与她分离,因此要求她陪葬。阿巴亥原本只是希望为年幼的子女谋取更好的未来,然而她万万没想到,四大贝勒会采取如此极端的手段,直接威胁到她的生命安全。阿巴亥身为大妃,且育有才华出众的多尔衮和多铎,按理说不该遭遇殉葬的命运。然而,由于她年纪尚轻,面对众多贝勒的逼迫,最终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选择了自缢。也有传言称,她并非自尽,而是被人用弓弦勒死。

有传闻称,《红楼梦》中的贾元春形象取材于阿巴亥,尤其是两人都因弓弦而丧命。然而,无论是否属实,阿巴亥最终成为了汗位争夺战中的牺牲品。关于阿巴亥被迫殉葬的原因,目前存在两种主要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皇太极等人篡改了努尔哈赤的遗诏,伪造了殉葬的命令。另一种观点则主张,努尔哈赤生前确实留下了要求阿巴亥殉葬的正式遗命。这两种说法各有支持者,但至今尚无定论。这种说法其实也存在问题。努尔哈赤在世时,曾考虑过在自己去世后将阿巴亥托付给大贝勒代善照顾。此外,努尔哈赤一向对多尔衮三兄弟十分疼爱,如果让阿巴亥殉葬,年幼的多尔衮和多泽失去母亲的庇护,不仅前途难料,甚至连生存都成问题。阿巴亥的殉葬事件中,除了她本人,还有两位小福晋参与,其中包括德因泽。这一情况暗示了殉葬背后可能存在复杂的政治动机。从利益角度分析,皇太极是阿巴亥之死的最大受益者,这使他的嫌疑尤为突出。综合这些因素,阿巴亥的死亡很可能是皇太极为争夺汗位而策划的政治牺牲。

阿巴亥去世后,她的故事并未就此画上句号。努尔哈赤下葬盛京福陵时,阿巴亥、富察氏和孟古哲哲三人也一同被安葬于此。然而,翻阅历史文献,孟古哲哲和富察氏的名字清晰可见,唯独阿巴亥的事迹却未被记载。这一遗漏让她的命运显得更加扑朔迷离。皇太极登基后,对自己的母亲进行了追封,并将其灵位供奉在太庙中。然而,阿巴亥却未能获得同样的待遇,既没有被追封,也没有被列入太庙。这表明,皇太极在处理这些事务时,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阿巴亥的存在。皇太极突然去世后,多尔衮扶持福临登上皇位,当时福临年纪尚小。清军进入中原后,多尔衮为母亲阿巴亥追加了尊号,并将她的灵位安置在太庙中供奉。多尔衮在古北口打猎时意外坠马去世,顺治皇帝掌权后,多尔衮被定罪,坟墓被毁,尸体被挖出,他的母亲阿巴亥的所有封号也被取消。尽管一百多年后乾隆皇帝认可了多尔衮的重大贡献,但阿巴亥却未被提及,自此在历史记载中消失不见。

【写到最后】阿巴亥的人生充满了戏剧性。她与努尔哈赤相伴二十余年,凭借出众的容貌和聪慧赢得了无尽的宠爱。然而,她的命运却充满波折。面对年长她三十多岁的努尔哈赤,她始终处于危险的边缘,最终被迫殉葬。阿巴亥终究只是一个普通女子,在权谋方面远不及四大贝勒。当四大贝勒逼问她关于继承人的问题时,如果她能更加谨慎,不那么直率,或许不会直接透露立多尔衮为继承人的意图。正是她的天真和缺乏城府,导致了她最终的悲剧结局,这也是她命运不可避免的走向。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