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为何有打更这一职业?打更人属于啥工作范畴,谁给他们发工资!

半杯咖啡读好书 2023-05-28 07:21:28

太阳落山后,狭窄的小巷被黑暗充斥着,路上已经没有人烟了。

一位身穿蓝褂的小厮从雾中走过来,只见他用绳子斜跨着梆子夹在咯吱窝里,左手提着铜锣和灯笼,右手持一根木棒,边敲梆子边走。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此时已经二更天了,小镇寂静无比,唯独小厮的打更声回荡在大街小巷,听上去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而像这样的场景,我们经常在影视剧中看到,可古人为什么要打更呢,安静的睡觉不好吗?如果不打更又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打更人属于什么工作范畴,又由谁来给他们发工资呢?

打更人是怎么来的?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时间对于人们的行为规划都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

现如今,手表和手机都可以帮助人们准确的判断时间,从而工作和生活才会按部就班的进行下去。

但在古代,人们并没有实时确定时间的工具,所以他们的生活很容易被影响。

白天的时候大家还可以看看太阳,比如通过观察阳光落在杆体上的投影方位来判断现在的时间,然后再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好生活作息。

可到了晚上就很难判断了,人们在这种情况下生物钟很容易错乱,有经验的人可以通过天上的星象来判断时间,但大多数老百姓是没有这项技能的。

其实在古代已经有辅助判断时间的工具了,比如说滴漏和燃香,可它们价格昂贵,一般只有富贵人家才能用得起,所以百姓们非常依赖“打更”。

在深夜敲锣打梆子报时就是打更,它是古代中国民间的一种夜间报时制度,相传还有驱鬼纳福的作用。

而负责打更的人,便是“打更人”(也被叫做“更夫”“持更人”“值更人”“支更人”等等)。

他们的工作看似非常简单,但只有真正走进他们的生活后,才知道一声声“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的背后有多么心酸。

更夫最早起源于先秦时期的“鸡人”。当时受发展水平的影响,司时制度并未在先秦完成,那个时候人们是靠听鸡鸣来判断时间的。

《史记·孟尝君列传》中曾记载了孟尝君逃亡时的一件趣事:

驻守函谷关的士兵必须听见鸡叫才能放人出关,孟尝君的一位朋友刚好会鸡鸣,于是引的所有鸡都提前叫了起来,士兵们只好把人放了出去,孟尝君这才顺利逃脱了秦人的追捕。

而那些了解鸡的习性擅长听鸡鸣来判断时间的人,就被称之为“鸡人”,他们在宫廷中也被当做报时者。

后来随着司时制度的完善,民间也有了守夜报时的人,于是就出现了我们所说的“更夫”。

更夫是古代最苦的职业之一,他们全年无休无论春夏秋冬还是刮风下雨都要工作。

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装备,右手提着马灯或灯笼,小拇指上勾着铜锣,咯吱窝里夹着梆子,右手拿着个木棒。到了下雨天,他们还会穿上蓑衣披上斗笠,边走边敲。

那么打更人是怎么判断时间的呢?

更夫是怎么打更的?

对于更夫们来说,他们会用极为古朴的方式对时间进行把控,每到夜晚来临,他们就会观察滴漏或者燃香来进行计时。

这也意味着打更人整晚都不能休息,必须聚精会神的完成自己的工作。

晚上七点,他们开始执第一班勤。

更夫在自己的区域内敲打柝,节奏一慢一快敲打3次。

对于现代人来说,晚上7点或许刚刚下班,但在古代不同,他们受生产力的影响,一直保持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习惯。

七点钟时,街上几乎没人闲逛了,他们第一次打更,也是提醒大家早点回去休息。

两小时后,他们开始第二次打更,这次的节奏是先打一下再打一下,要连打很多次。

晚上9点左右,古人已经开始准备睡觉了,他们没有夜生活,晚上就是用来休息的。

这时候更夫就开始喊了:“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因为古时候没有灯,晚上人们都会点燃蜡烛,蜡烛是明火,古时候的房子又都是草木建材,所以很容易引起火灾。

一些王公贵族家的木材,可能还会刷一层防水阻燃的漆料,但老百姓就没这个待遇了。

宋代宿州有一年发生了大火,一夜之间烧毁了万余座民舍。还有一年临安发生了大火,有3万家民舍被烧成灰烬。

晚上人们都在熟睡,等发现火势时火灾往往已经失控,而打更人除了报时之外,还要提醒人们吹灭蜡烛关好门窗,提前防患于未然。

如果打更人在打更的过程中发现了火情,只要敲响手中的铜锣大家就会起来一起灭火。

晚上11点钟和凌晨一点钟,更夫会进行第三次和第四次打更。

这时人们都已熟睡,他们只敲柝不喊口号。第三次的节奏是一慢两快,第四次的节奏是一慢三快。

这个时候更夫要干嘛呢?

俗话说得好:“何处难忘酒,南洲盗贼多”,古时候的治安比较差,更夫要随时注意有没有偷窃的小盗,毕竟半夜是盗贼们活动的最佳时机。

所以更夫在打更的同时,还起到了一个巡逻街道的作用。

有些更夫大半夜迷迷糊糊的看不清东西,如果不放心他们就会大喊一声:“你干嘛呢?大晚上不睡觉出来干什么?再乱跑我就报官了”!目的就是为了吓唬吓唬别人。

不过万一真遇到了强盗,更夫会不会有危险呢?

其实大可不必担心,在夜间更夫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他手中的锣就相当于“报警器”。

锣平常是不能随便敲的,听到打锣就是出事了。打更人看到失火路陷走水会一下一下的打锣并喊出灾情,远远的看到坏人会极速打罗,要是自己遇到危险就会将锣扔到地上急敲梆子跑路。

总之锣声越急促事越大,要是听到锣掉地上的声音,那就是打更人出事了。

而在凌晨3点时,更夫会进行最后一次打更,此时更夫会提醒大家天亮了,该起来劳作了。

《朱伯庐治家格言》中第一句话便写道:“黎明即起,扫洒庭除”。

古代人不像现代这样,他们要早起舂米做饭,一家人吃了饭要下田干活或上山砍柴。古代人烟稀少,去赶个集卖农产品都要走远路,说不定凌晨出发到了集上就中午了。

所以古代若是没有打更人,很容易就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事情,老百姓的生活习惯也会因此而凌乱。更夫不光负责报时,他还是守护这座城市的“勇者”。

不得不说,古人的智慧的确令人佩服。

那么放到现在来说,更夫属于什么职位呢?是普通员工还是事业编?由谁给他发工资呢?

更夫属于什么职位,谁给他们发工资?

其实政府有政府的更夫,有钱人家也有专聘的更夫,还有走在大街小巷上为老百姓服务的更夫。

政府的更夫分为两种,一种是站在谯楼上为全城服务的更夫,谯楼是城市里的高楼,站的高看得远,更夫在上面更容易发现火情或盗贼。谯楼上有一个钟鼓,敲击时远近都能听见。

还有一种更夫是专门保卫政府用的。既然都是政府的人,他们的工资肯定由政府来承担。

大户人家由于住宅面积比较大,通常会聘请一个更夫来保证夜里的安全,防止走火和盗窃。

私人更夫一般由私人支付工资,他们的工作比较轻松,也不需要走街串巷的去巡逻。

而那些徘徊在街上的更夫,往往都是些“兼职打更人”,他们白天几乎都在工作,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全职”。古代的生活比较落后,所以百姓为了维持生计晚上还会出来打更,赚点零花钱。

但至于谁给他们发工资,目前还没有准确的说法。

有人说老百姓会像交“物业费”那样,各家各户都出点钱,包括更夫身上的装备也是大家凑出来的,还有人说是政府给他们发的工资。

无论怎样已经不重要了,更夫曾是古代社会中的底层人员,他们用自己的力量守护了一座城市。放到来说,其价值也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直到1938年广州沦陷后,“打更”才被取消。当时日本人实行了“禁宵令”,不允许有人半夜打更。

从那之后,就再也没有“更夫”了。

1949年新中国成立,全国迎来了大解放,百姓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禁宵制度也被取消了,钟表也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开来。

而“打更人”,仿佛在时代的前进中慢慢消失了......

0 阅读:68
半杯咖啡读好书

半杯咖啡读好书

五分钟的电光石火,一部书的锦绣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