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十七章解析

杨章林文化 2024-04-06 16:50:33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两千多年过去了,这么一篇并不是很复杂文章,解读翻译还是如同一团乱麻,究其原因,“罪魁祸首”还是“直译”。 例如:“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善于关闭的,不使用门闩却让人无法打开大门;善于捆缚的,无须用绳索却让人解不开结”。 如此文理不通、纰漏百出的译文竟然堂而皇之出现在“殿堂之上”,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在翻译这两个分句的时候,朋友们是不是应该有这样的疑问:1、什么样的门,在关闭的时候不用门闩他人却无法打开?2、捆缚用绳索而无须有结,谁见过?3、按照如此翻译,句子表达的意义何在? 这三个问应该无人能答,结论只能是译者走错“路”了。 言归正传 内容简介:开篇强调行为、语言、思维的重要性,而这些最根本的是,天下无可弃之人或物。另一方面又强调擅长的要“重教”,不擅长的要“尊师”。 圣人的这篇文章大约可分四个层次: 一,开篇强调了行为、语言、思维的重要性。“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行为)擅长做事、处理事的人,是不会拖泥带水留下“尾巴”;(语言)擅长表达的人,是无懈可击的;(思维)擅长思维的人,是不用“标识”的;擅长隐藏观点目的的人,虽然没有上“锁”也是打不开的;擅长作结论的人,虽然没有“捆死”也是没有破绽的。 为什么这样解读呢?“行”,应该包括所有的行为,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只是走路;特别是“数、闭、结”,作者的目的是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结果却事与愿违。所有的译者都辜负了圣人的良苦用心,都在“直译”的引导下,一厢情愿地把“数”理解为“数数字”,“闭”、理解为“关门”、“结”,理解为“打疙瘩”。如此解读,直接把原文甩出去十万八千里。 二、拥有这些优点的人们,必须善于教育别人,充分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所以那些擅长行为、语言、思维的人经常帮助培养别人,做到人尽其才,没有瞧不起谁;日常生活中善于找到事物的长处,做到物尽其用,没有浪费。这就是大智慧。 三、欠缺这些优点的人们,要当好学生,虚心学习。“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因此,擅长行为、语言、思维的人,是其他人的榜样;其他人就应该向这些人学习。 四、不懂得“尊师重教”,即便有心机也是糊涂蛋一个。“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不珍重老师的学生,不爱惜学生的老师,即使有心机也是非常愚蠢的,这就是生存的最高境界。 小结: 文章开篇讲了行为、语言、思维的重要性,后边又从尊师重教方面讲述了学习的重要性。 实质上,圣人在这篇文章中是要告诉我们,行为、语言、思维的学习培养,是生存的最高境界——是谓要妙。 关于教育和学习的问题,老子在《道德经》的一些篇章中也时常提到: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教育很简单,同种庄稼差不多,注重早期培养,特别是德的方面。(59章) “善剑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强调学习要注重技艺美德和身体要融为一体。(54章)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有知识有品德的人不会把这些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在传播知识的时候也丰富完善了自己。(81章) 从上面的这些篇章不难看出,我们的圣人老子是非常看重教育的。 时至今日,所有教育都应该围绕能力的培养,而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是教育的重中之重,语言行为都只不过是思维的“快递”,德——方式方法,则是思维的源头。
0 阅读:0

杨章林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