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科医生揭秘:哪种情况的癌症患者适合介入治疗?

武哥的备忘录 2025-03-29 21:10:49

大家好,我是武兴杰。临床工作40余年,治疗肿瘤30余年,是国内首批微创介入专家。

我致力于帮助更多的癌症患者,如果你有任何肿瘤问题,都可以关注我,跟我说,希望能帮到你。

"大夫,我这情况能做介入吗?"这是门诊常被问到的问题。

作为肿瘤科医生,我得说介入治疗就像"拆弹部队"里的高科技装备——用对了就是救命神器,但得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聊聊,哪些肿瘤适合请介入治疗"出战"。

第一战场:肝癌的"粮草断绝战"

要说介入治疗最拿手的,当属肝癌。特别是那些3-5厘米的中等个头肿瘤,或者数量较多的"卫星灶",外科手术够不着时,介入治疗的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就能大显身手。

这技术相当于给肿瘤"断粮"——找到给肿瘤供血的动脉,先灌化疗药再堵上血管,让肿瘤细胞"饿"死。

临床数据显示,早期肝癌做TACE后五年生存率能提高30%左右。

第二战场:肺癌的"精准打击战"

肺癌患者出现转移灶时,射频消融或微波消融就像"精准制导导弹"。

特别是周围型肺结节,直径小于3厘米的,消融针插进去高温灭活,创伤比手术小得多。

我遇到过一位70多岁的肺癌患者,右肺三个转移灶,消融后配合靶向治疗,两年复查病灶完全消失,现在天天去公园打太极。

第三战场:骨转移的"水泥封堵战"

癌症转移到骨头有多疼?患者常形容"像电钻钻骨头"。这时候介入科的骨水泥成形术就能派上用场,在CT引导下把医用骨水泥注入溶骨性病灶,既止疼又预防骨折。

有个乳腺癌骨转移的患者,做完后当场就能下床,说"感觉骨头里灌了钢筋混凝土"。

第四战场:特殊地形的"游击战"

有些肿瘤位置刁钻——比如靠近大血管的胰腺癌,或者术后复发的盆腔肿瘤,外科手术风险太高。

这时候介入治疗的粒子植入术就像"埋地雷",把放射性粒子精准投放到肿瘤内部,持续释放辐射抑制生长。

第五战场:非肿瘤的"抢险救援"

别以为介入只治肿瘤,遇到肿瘤并发症它更是"救火队员"。

比如肝癌破裂大出血,介入栓塞能快速止血;食管癌导致吞咽困难,放个支架就能解决吃饭问题;甚至胸腔积液也能通过引流+药物注射控制。

如果肿瘤太大(比如超过10厘米)、全身广泛转移,没有手术机会,介入也可以一试!

关键得多学科专家组团评估——外科、介入科、肿瘤内科坐在一起,根据患者情况定制"组合拳"。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介入治疗就像给肿瘤"量身定制"的战术,用好了能创造奇迹。

但请记住,没有哪种治疗能包打天下,听专业医生的话,该手术手术,该靶向靶向,把各种武器搭配好,才是抗癌制胜的关键。

0 阅读:36
武哥的备忘录

武哥的备忘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