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为何要长征?只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真实情况要复杂得多

诗兰谈过去 2024-09-17 04:37:26

蒋介石自始至终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为“心腹大患”,而对日本的侵略则认为是“皮肤小病”,更倾向于优先剿灭共产党。他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不惜牺牲民族利益,对日本的侵略采取妥协退让的态度,以争取时间推进他的“剿共”计划。从1930年10月到1932年底,蒋介石连续发动了四次大规模“围剿”革命根据地,但无一例外都以失败告终。

尽管接连失败,蒋介石并未放弃。他决心全力备战,发动第五次“围剿”。为确保这次行动成功,他在各个方面做了充分准备。首先,在政治上,他在根据地周边地区实行了严苛的“连坐法”,通过株连亲属和邻里来加强控制。其次,在经济上,对根据地实施了严密的封锁,切断红军的物资供应。最关键的是,在军事上,他采用了“持久战”和“堡垒主义”相结合的战略,试图通过修筑碉堡和封锁线,逐步削弱红军的力量。

这一策略并非毫无历史依据。蒋介石从历史经验中吸取教训,曾国藩在太平天国时期曾用类似策略对付太平军,成功围困敌军。此外,抗战时期,华北日军最高指挥官冈村宁次也曾在华北推行“囚笼战术”,利用碉堡和炮楼将抗日根据地重重围困,极大地削弱了游击队的机动力量。因此,蒋介石相信“堡垒主义”能同样对红军奏效。

然而,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不单单归咎于国民党的战术,还与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战略错误有关。当时,党内“左”倾教条主义抬头,以王明为代表的领导人主张积极进攻路线,要求红军以进攻大城市为主,忽视了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这种策略类似于拿“鸡蛋碰石头”,结果红军损失惨重,最终被迫放弃中央根据地。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面临日益严峻的形势,不得不决定战略撤退,开始了长征的艰难历程。虽然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是导致红军长征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也有其他关键原因促使了这一决定。

首先,中央苏区的经济状况已无法维持庞大的红军和根据地的需求。早在1932年,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后来叛变的龚楚就回忆说,红四军之所以南下赣南、闽西,主要是因为井冈山地区“民穷财尽”。要想继续生存,红军必须扩展新的地盘,以获取更多资源。然而,红军在扩展新区后,依然主要依赖“打土豪”来维持经济,但这一模式很快难以为继,苏区内的资源逐渐枯竭。

到了1932年,国民党在稳住地方军阀后,腾出手来集中力量对付红军,“围剿”行动越来越猛烈。这一情况下,红军的“扩红”工作(即扩大军队规模)开始面临巨大困难,加入红军的新兵数量急剧减少,甚至有时一个县只能招募到少数几人。而在已经加入红军的士兵中,逃兵现象也愈发严重。红军逐渐陷入困境,面临着人员补给和物资消耗的双重压力。

更糟糕的是,1933年春季开始,中央苏区爆发了严重的粮荒,进一步加剧了红军的困境。为了应对粮食短缺,苏区不得不采取紧急措施,机关工作人员每天只能吃两餐,甚至有时需要上交部分口粮给前线。军队中的士兵每天的口粮也十分紧缺,营养不良的情况比比皆是。即使中央苏区尝试通过开荒、建厂、办学等手段改善经济状况,但始终无法扭转恶化的局势。

经济危机带来了政治危机,扩军难度加大,红军的战斗力大幅削弱。更为严峻的是,根据地内部的补给不足,使得中央红军必须选择战略撤退,以长征的方式寻找新的生存空间。

除了内部经济和军事压力,红军的长征也有外部的战略考虑。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共产党虽然处于困境中,仍始终坚持民族大义,将反对日本侵略作为重要目标之一。1934年,红军提出了“北上抗日”的口号,明确将民族矛盾放在首位,号召全体人民武装抵抗日本侵略者。这一战略考虑不仅是为了革命的胜利,也是为了展示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领导作用。

此外,国际方面的指导也对长征的决策产生了一定影响。1934年5月,当中共中央开始酝酿红军主力的战略转移时,向共产国际进行了汇报。6月,共产国际回电表示同意,建议做好战略转移的准备工作。9月17日,中共中央将战略转移计划再次上报共产国际,9月30日,共产国际复电同意进行战略转移。共产国际的支持和指导无疑为红军长征提供了外部的理论依据。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了伟大的长征,历经千难万险,最终在陕北建立了新的革命根据地。长征不仅是红军的战略转移,更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壮举,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也书写了共产党和红军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的壮丽篇章。

0 阅读:33

诗兰谈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