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航的意义——水月雨开放式监听头戴耳机:空鸣/VOLD

耳机林sir 2023-02-14 15:55:03

水月雨这个人,在私生活方面,是近乎离谱的,槽点无限的。

不信你随便问他周围的任何朋友,基本上大家都在吐槽他:胡乱买东西,各种当冤大头,乱吃乱喝乱尝试,各种无厘头的事儿恨不得干一个遍。

但我是越来越少吐槽他了,一来是我发现我先前关于活着的经验论,包括一些常识性认知,搁在这人身上不好使,他有一些你必须承认的奇怪Buff,加上好奇心又超乎常人(而且多年来一直维持着很少年的好奇心,这本就不大科学),他爱折腾就任他折腾嘛,反正花的是他自己的钱,也都是他自己挣来的。

二来是,琢磨一个人,你不能看表象,你要看内因,而且看内因也不能看他说了什么,要去看他做了什么。

比如说做头戴耳机这件事,他不止是说说,他还真做了,一口气推出了好几款。这好几款你见过摸过你就知道,这真是自己折腾出来的,不是说我买别人一个现成玩意儿说是我做头戴了——所以你自认为了解他也罢,不了解也无所谓,这个东西摆在面前,它是真实存在的。

而以我对这个行业的粗浅了解来说,我大约知道这几款头戴耳机有多难做,实在是一款是比一款掉头发,这里要投入的绝不只是金钱,当然也少不了大量的金钱,以及不断的拿时间拿精力拿心血去试错,去调试,去磨。磨出来了,你就可以说你们品牌能够做头戴大耳了——能这么说的品牌,其实不多。做出真无线和有线塞子的品牌如过江之鲫,能自己做头戴的,全世界拢共也就那么多,现如今,又添一家。

这就是意义,这就是人活一世能尽其所能留给世界的痕迹。这事儿它离谱么?想想几年前我刚认识他时候他连品牌都还没做起来,觉得好像有点离谱。但这事儿搁在如今的中国,又无疑是有可能的,值得激赏的。

OK,情绪抒发先到这里,让我们来审视一下这款水月雨出品的开放式监听头戴耳机,空鸣/VOLD:

水月雨推出的三款头戴,我特意选了这款最便宜的跟他要了样机,为啥是最便宜的呢?因为在我看来,头戴耳机这玩意儿,尤其是与监听用途相关的这种,最便宜的其实最难做。诸如AKG的K240、K271这些东西,才是AKG真正的顶梁柱,才是这个品牌虽然不再推出新品,却至今在世间犹有痕迹的真实明证,你去任何一个电视台或者广播电台或者录音棚,你都有可能看到它们,被摔打着,被扔在地下,被谁踢了一脚,被捡起来继续用,十年后可能单位里的人都换了不少新面孔,但它还在,它还好好的,送你走之后说不定它都还在。

空鸣这款耳机,在包装上自然是富有水司风格的,且可以说是赢了传统品牌的,也无疑更为贴合年轻群体的审美。而这副耳机的本体,它的佩戴感我只能说是及格线以上,如果佩戴时调整不当,两边耳罩没有同时下拉到位,那么耳垂那块儿会有可能翘起来从而导致一定程度的佩戴不牢以及漏音。这个皮罩选得还是很讲究的,戴好了舒适度其实不错,综合重量更轻。至于头梁的坚固结实程度,我认为肯定不能跟K240S之类的老经典比,希望在将来的岁月里发现它一直不出问题就好,可能这个耳机做不到把我送走的地步吧?

当然了,这块儿你没法太苛责,头戴耳机就是这样,经典之所以是经典,人家也是摸索试验了几代人,才搞到今天这一步的,这事儿你千万别以为能够很轻易的一蹴而就——为啥做大头戴的品牌那么少,不就是因为这块儿似易实难么?空鸣的佩戴感和牢固度做到及格我觉得已经很OK了,舒适度有些人戴起来兴许还能打高分(这里因人而异),万事开头难啦。

线材方面,水月雨空鸣采用了可换线设计+双3.5接口,换线还是很方便的,这一点很顺应时代,丰富了应用场景的同时也会侧面延长耳机的综合使用寿命,标配是一根手感牢靠的3.5线材。

内部用料这块儿,最大的亮点是它采用了自主开发的50mm动圈单元,且自己建了生产线——也就是说他们这次并不是说找人代工先卖一批看看成效,而是如赌徒般直接斥资把产线搞了出来,把技术和生产都握在自己手上,投入会更大很多,好处则是这样做不会担心被人掐脖子,大概齐就是走了我国搞兵工的思路,而杜绝了三哥那一套搞法。说来简单,做起来还挺举步维艰的,可敬的。

其实呢,先前我也想过,水月雨的头戴耳机,会不会很“水氏调音”,要真是那样的话怕是会不合我胃口啊,结果真听过了发现自己担心多余了,这副空鸣的声儿,一点都不“空鸣”,它属于结合了现代和正统的声音审美,又素质颇佳的那种。

先说低频,水月雨空鸣的低频打的底子,是比较健康爽朗的,有着不错的量感和厚实度,在这个前提下提供了相当不错的细节和动态,基本上音乐里的低频各种细节都能被成功捕捉到而不易被溜过去,又在这个同时没把声音弄得干巴或者能量无力化。相对于千元级别的进口品牌的很多经典型号来说,它不属于在下潜深度上能有多大优势的存在,而相对应的是它的细节呈现力会相对更强,也就是说它可以用细节度来拼出自己的声价比,同样的在各种音频制作应用中,更多的细节或者说更纤毫毕现的“像素”显然也是一种竞争力。

中频亦是兼具了丰厚和细节表达的走向,甚至可以说在水月雨的作品里这算是颇为中庸取向的处理方式,更多的锐利被隐藏更多的明亮被节制,换来的是更为传统而标准化的回放风格,当然速度感依旧会比上个世纪就诞生的那些要利落很多,瞬态这些都更为现代。表达人声的时候人声位置和口型大小规规矩矩,各种乐器的排列分布都很标准,同样是有着更为显著的细节提供,乐器会分得更开,但不会说为了追求犀利而有破碎感或剥离感。

高频颇为优秀,实际上经典款的一些录音监听和混音监听耳机,他们吃的一个亏在于耳罩材质上,要么你就选一个坚固耐用的但是高频信息实际上会有所损失,要么你选一个更利于高频发挥的但耐用性可能就欠奉了(想想你收藏的老头戴,用海绵和天鹅绒耳罩的那些,耳罩现在都是什么状况?),等于说他们那个时代没有更能兼顾两者的耳罩材质可供选择。而这个问题现如今就好解决了,空鸣这个耳罩是可以保证一定的耐用性(肯定比不得K240S那种)的同时又可以提供更为敞亮透明的高频传递的,故而这款耳机在高频这块儿优势会更为显著,这种明澈透亮保留了大量信息,而又不侵略不刺激的好高频,无论拿来听歌还是干活,都会增色不少。

实际上我无意去夸大空鸣的所谓“性价比”,因为客观来说它对比森海AKG拜雅这些品牌千元级的一些型号来说,它的细腻程度有优势,却未见得明显,而且我们也知道,在过去的几年里由于换代理做活动等市场性因素,不少老耳机是卖过远低于发布价的价格的,比如K701就卖到千元以下过,都给予足够驱动力以及合理搭配的前提下,空鸣怎么可能打得过那玩意儿呢?

话又说回来,一款国产自主设计的头戴大耳,拥有相当正经均衡的声音审美+不错的素质表达,且一上来就拿出50mm这个并不是很普遍的动圈尺寸的自研单元,外观包装等等各方面都纯独创,且都在细节上看得见想法和心思,这么样的一款产品,它只会是个开始,它会是水月雨这个品牌自己的DT48,会是未来一切的伟大启航,多年后我们再回头看这款产品,想必又会有不一样的感触和领会吧?

啊对了,记得煲机啊……这玩意儿,还挺得煲一煲的。

最后,鼓掌,要更努力啊!

0 阅读:36
耳机林sir

耳机林sir

音频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