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丸之地的荷兰,为何成为科技圈的霸主?

秘闻观察室 2025-02-19 10:48:32

在科技领域,有一个令人费解的谜题!

为何能将全球芯片厂命脉牢牢掌控的阿斯麦,并非诞生于科技强国美国,而是来自人口不足两千万的欧洲弹丸小国荷兰?

从常规视角来看,荷兰在领土面积、人口规模以及GDP总量上,在世界版图中并不显眼。

不过说真的,只要提及科技实力这方面,在欧美那些国家当中呢,荷兰却稳稳地居于领先的位置。

事实上荷兰科技的强大,远不止表面看到的这么简单。

“小国”的科技巨头集群

荷兰的科技实力,从其麾下众多声名远扬的科技企业便可见一斑。

提到荷兰科技,阿斯麦(ASML)无疑是最为耀眼的明星。

作为全球光刻机领域的顶级霸主,阿斯麦的技术能力,几乎能够卡住全部芯片厂的脖颈,它的地位极为重要。

但阿斯麦并非荷兰科技仅有的代表;全球最大的汽车芯片厂恩智浦,半导体设备领域的老大ASM,综合性科技集团飞利浦,芯片封测设备厂BESI等,也都为荷兰科技实力提供了有力的见证。 

籍籍无名到行业霸主的逆袭

回顾阿斯麦的发展历程,就如同观看一部充满波折的创业传奇。1984年,刚刚成立的阿斯麦只是在飞利浦办公室内一个不太起眼的存在。

飞利浦作为有着长久历史且成绩很突出的综合性科技集团,以前靠着很多产品的创新推动了行业的发展。

1975年把美国悉尼第四公司收购之后,在芯片行业就渐渐有了些名气,阿斯麦就是它在布局光刻技术方面所获得的成果。

尽管后来飞利浦从阿斯麦那里获得了收益然后离开了,但在尖端领域依旧有着很强的实力。

在成立后的最初五年里,尽管阿斯麦接连推出了好几款产品,不过这些产品却仿佛石沉大海,没有发出半点声响,甚至连核心股东都萌生了撤资的想法,公司的发展陷入了此前从未经历过的困境。

进入90年代,阿斯麦与台积电紧密地捆绑在了一起,这成为了它命运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公司这才艰难地存活了下来。

不过说真的,在这个时候,阿斯麦在光刻机市场的份额,仍然被美国的GA以及日本的尼康等行业前辈强有力地压制着。

技术突破,一飞冲天

直到2000年之后,阿斯麦凭借极具创新性的压铸浸润式技术,才终于在光刻机市场一炮而红。

这项技术的原理看起来较为简单,可难度却不小。为了制造更精密的芯片,需要给光刻机配上波长更短的光源,当紫外光波长缩至157纳米时,传统技术路线遭遇了瓶颈。

而阿斯麦勇于创新,在镜头上铺设一层水;通过用水来取代空气充当介质,从而极大地减轻了折射现象。

要知道光刻机内部的精度要求极高,误差只能允许在一个乒乓球大小的范围内,在这样的高精度要求下,在镜头上铺设一层流动的水,其难度可想而知。

2006年,阿斯麦打造的全球第一台浸润式光刻机1700i正式量产,直接将芯片制程带到65纳米,遥遥领先于同行。

到了2010年代,阿斯麦率先将EV技术引进过来;进而进一步稳固了它在光刻领域的王者地位,一直到如今。

荷兰在科技领域取得这样的佳绩并成为引领者,并非是碰巧的事。

顶尖科研机构与高校的人才摇篮

荷兰拥有全球领先的科研机构和大学。阿姆斯特丹大学、戴尔夫特理工大学、埃因霍温理工大学等,无一不是在科研领域声名远扬的高等学府。这些科研机构与高校持续为荷兰的科技发展输送了具备高素养的科研人才了,并且取得了具有创新性的科研成果了。

政府大力支持的坚实后盾

其次荷兰政府于科技发展领域给予了极大的扶持。政府积极投入资金,给诸如阿斯麦这般的大型科技公司予以投资与贷款,此举措使企业的研发创新获得了坚实的资金支撑。

国际协作的资源整合优势

以阿斯麦的euv光刻机为例,其中来自荷兰本国的零件仅占三成,其余的则来自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等多个国家。

这种于国际范畴内的深度协作,使荷兰能够将全球范围内的科技资源加以整合;能够吸纳各个国家的先进技艺与经验。因而在科技领域始终能够达成突破与创新。

离开了这种广泛的国际协作,荷兰科技想要取得如今的成就,无疑将变得无比艰难。

0 阅读:91
秘闻观察室

秘闻观察室

你想知道的这里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