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曼昱事件再发酵:被指责赛场霸凌,大V建议孙颖莎使用特权退赛

殷景云 2025-02-27 10:30:25

粉丝跟打架一样喊着孙颖莎的名字就因为乒乓球亚洲杯王曼昱4-0打败了她,后来体育大V马继华还说啥孙颖莎干脆别参加WTT重庆冠军赛算了,这事儿直接搞得粉丝炸了锅,有人说应该众筹给她交罚款,有人说绝对不能退,这些年国乒真是越来越像娱乐圈了。

那天亚洲杯乒乓球比赛结束以后,王曼昱说了句希望加油的人多保护嗓子,好像就这么简单一句话,被一些人理解成是她在怼孙颖莎的粉丝,于是网上那些莎粉直接炸了,看到评论区里这帮人吵架简直比乒乓球比赛还精彩,他们也不想想运动员在场上挥汗如雨拼命训练的样子,却只因为一句可能没啥恶意的话就开始互相攻击,那些所谓大V也跟着掺和进来发表自己的观点,比如马继华直接说王曼昱怼观众就是怼衣食父母,真不知道这位大V到底是怎么想的,国乒的运动员可从来都不是靠着观众的施舍才能打球的,他们有国家队的正规训练,有体育局的拨款和支持,难道说曼昱一句话就算是忘恩负义了吗,这种想法真是让人匪夷所思,也许他也只是想博取一点网络上的关注度吧,毕竟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吸引眼球的方式太多了。

大V们的言论也让人捉摸不透,他们先是批评王曼昱不够尊重观众,转头又建议孙颖莎退赛,这前后矛盾的逻辑到底是要表达什么,一会儿说运动员要尊重观众不能乱说话,一会儿又说观众太闹腾了某运动员干脆别来比赛了,反反复复的态度让人真的很难相信他们是真心在为乒乓球运动发展考虑,更像是故意挑起粉丝之间的对立情绪,他们也许并不关心谁赢谁输或者运动员的感受,只是想着如何能够蹭到这次热度,如何能够让自己的账号获得更多的流量和关注,在这些名利面前,体育精神反而被抛到了九霄云外,真是讽刺啊。

其实排除掉那些杂七杂八的无关言论,回到比赛本身,2025年亚洲杯乒乓球女单决赛中王曼昱确实表现得很出色,她的近台控制和护台面表现特别是反手环节都非常优秀,最终以4-0的完美比分击败了孙颖莎,这种压倒性的胜利确实很难让人不服气,我想即使是孙颖莎自己也一定会承认王曼昱那天发挥得确实很好,两位运动员在场上的竞技精神和友谊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关注的,而不是场下粉丝的那些无谓争吵,不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实力相当的对手互相竞争,中国乒乓球队才能一直保持世界领先水平吗。

比赛的过程中,无论运动员表现如何,观众应该保持一种尊重的态度,有为自己支持的选手加油的权利,但绝不应该因此而对其他运动员进行辱骂或干扰,比赛是竞技场上技术和精神的较量,而不是看谁的粉丝嗓门大、谁的粉丝更会骂人,即使是全力支持某一位运动员,也应该在不影响其他人的前提下进行,那些为了支持孙颖莎而辱骂王曼昱的行为,不仅不会给自己喜欢的运动员带来任何好处,反而可能会给她带来不必要的负面影响,甚至让她在比赛中分心,这样的支持方式实在是太过极端和不理智了。

后来网上有人说体育官员也参与了这场风波,说什么颁奖嘉宾越过王曼昱和孙颖莎握手的行为被解读成是对王曼昱不尊重,这种过度解读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一个简单的颁奖仪式也能被扯出这么多戏剧性的内容,也许在某些人眼里,一切行为都必须带有某种立场或倾向性,他们无法接受一个纯粹公正的比赛环境,总是习惯性地去寻找各种蛛丝马迹来证明自己的偶像受到了不公平待遇,这种饭圈式的思维方式已经严重影响了正常的体育观赏体验,让人不禁感叹现在的体育圈已经被娱乐化的思维模式深深渗透了。

不管怎么说,王曼昱当时在赛场上和赛后的表现都非常得体,她保持了冠军应有的风度,即使面对那些不友善的声音也没有太过激动,只是用一句轻描淡写的话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这种心理素质和情绪控制能力也是一个优秀运动员必备的素质,在激烈的比赛后依然能够保持冷静和理性,不被外界的杂音所影响,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她能够在决赛中以如此大的优势获胜的原因之一吧,一个真正强大的运动员,从来都不是靠外界的声援或干扰来决定比赛结果的,而是靠自身的实力和心理素质。

那个什么马继华在微博上建议孙颖莎干脆退出WTT重庆冠军赛,他觉得这样可以让赛场安静下来,还能省了球迷们的钱,孙颖莎本人也能好好休息,如果因为退赛被罚款,还可以让粉丝众筹来交,这种提议也真是奇葩到家了,一个著名运动员参不参赛居然要听一个网络大V的意见,而且退赛的理由居然是为了让赛场安静,这不是本末倒置吗,如果赛场上有不守秩序的观众,应该管理的是那些观众而不是让运动员退赛啊,这种逻辑实在是让人无法理解,好像是在说因为有人不遵守交通规则,所以干脆把马路封了大家都别出门了,岂不是更荒谬。

很多网友对马继华的建议表示了强烈反对,他们认为孙颖莎作为一个专业运动员,她的比赛安排和参赛决策应该基于自身状态和团队安排,而不是因为一些粉丝的不当行为就选择退赛,这种建议不仅不尊重运动员本人,也不尊重整个体育比赛的规则和流程,运动员练习这么多年就是为了在赛场上展示自己的技术和竞技水平,现在因为一些外部因素就让她放弃比赛机会,这对她来说是一种伤害而不是帮助,况且退赛这种行为可能还会影响到她的职业生涯和未来的参赛安排,这种不负责任的建议真的是让人哭笑不得。

更有网友指出,退赛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反而可能让粉丝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升级,因为那些支持孙颖莎的粉丝可能会认为是对方粉丝的行为导致了自己偶像的退赛,从而产生更强烈的对立情绪和报复心理,这样一来,下一次比赛的氛围可能会变得更加糟糕,甚至可能会上升到人身攻击或更严重的冲突,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该是加强赛场管理,对不当行为进行及时制止和惩罚,而不是逃避或放弃,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比赛环境,保障所有运动员的权益和尊严。

一些网友还觉得马继华的言论前后不一,先是批评王曼昱怼观众不对,后又建议孙颖莎退赛避免观众干扰,这种自相矛盾的态度让人对他的动机产生了怀疑,有人认为他是在故意引起争议来蹭热度,也有人怀疑他与某一方有利益关系,各种阴谋论都跑出来了,虽然这些猜测不一定准确,但也反映出网友们对这类言论的不信任,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每个人都有表达观点的机会,但如果这些观点缺乏一致性和逻辑性,很容易就会失去公信力,成为大家要不要退赛的问题,粉丝们的态度也是两极分化的,有人支持她退赛休息一下,认为WTT现在已经不再强制运动员参赛,她可以趁此机会调整一下状态,对于可能面临的罚款,还真有粉丝表示愿意众筹,这种想法可能出于对偶像的关心,希望她能够避免不必要的压力和困扰,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过度的保护也可能会限制运动员的成长和进步,比赛本来就是检验训练成果的场所,每一次挑战都是宝贵的经验,贸然退赛未必是最佳选择。

另一部分粉丝则坚决反对退赛,他们认为粉丝的不当行为不应该由运动员本人来买单,应该被管束的是那些不理智的粉丝,而不是处于上升期的孙颖莎,他们认为那些网红大V只是看热闹不嫌事大,孙颖莎不仅不能退赛,还应该参加比赛并争取好成绩,用实力来回应那些不怀好意的言论,这种观点强调的是运动员的自主性和职业精神,即使面对外界的干扰和压力,也要坚持自己的职业道路,不被外界的声音所左右,这种态度其实更符合体育精神的本质。

尽管莎莎的比赛日程不太可能因为一个网络大V的言论而改变,但这件事却暴露了现在乒乓球圈面临的最大问题——饭圈文化太浓厚,这种不理性的追星行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运动员的比赛、生活和声誉,运动员本应该专注于训练和比赛,而不是被卷入这些无谓的争端和猜测中,这种环境对于他们的职业发展和心理健康都是不利的,如何平衡体育的商业化和职业化,同时避免过度的饭圈化,已经成为国乒乃至整个体育界亟需思考的问题了。

其实马继华这番言论虽然引发了争议,但确实也侧面反映了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现在的乒乓球比赛环境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无论他的出发点是什么,至少他把这个问题摆到了公众视野中,让更多人开始关注和讨论如何改善赛场秩序,如何平衡商业化和专业性,这些讨论对于乒乓球运动的长远发展可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有时候问题的解决必须先从问题的暴露开始,希望通过这次事件,相关部门和组织能够认真反思,采取有效措施,为运动员创造一个更加公平、和谐的竞技环境。

体育界的饭圈文化影响早就不是近期才有的事情了,这个趋势好多年前就已经开始显现了,王曼昱绝不是第一个受到这种粉丝文化负面影响的运动员,其他国乒队员比如林诗栋、陈梦、樊振东,甚至是超级明星马龙都曾经历过类似的事情,这些事件说明问题已经相当普遍和严重了,有些粉丝看问题只有两种颜色,非黑即白,对自己喜欢的运动员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他们总是期待自己支持的选手赢得每一场比赛,一旦输了就接受不了,甚至会将怒火发泄到对手或教练身上,这种极端的态度与体育精神完全背道而驰,体育比赛本来就是有输有赢的,没有人能永远保持不败,输球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关键是如何从失败中学习和成长。

更可怕的是,有些粉丝不仅关心运动员的比赛成绩,还对他们的私生活有强烈的窥探欲,比如樊振东就曾被一些粉丝用各种手段扒出了手机号码和身份证号,这种行为严重侵犯了运动员的隐私权,给他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和压力,要知道运动员也是普通人,他们同样需要个人空间和隐私保护,这种无底线的追星行为不仅伤害了运动员本人,也给整个社会带来了不良示范,特别是对于那些年轻的粉丝群体,这样的行为可能会让他们混淆追星和骚扰的界限,从而产生更多不良行为。

有些粉丝甚至会做出更加出格的事情,比如有人直接在比赛期间闯进了樊振东的酒店房间,这已经不仅仅是侵犯隐私的问题了,而是涉及到人身安全的严重行为,想象一下你正在休息或准备比赛,突然有陌生人闯入你的房间,这种感觉有多么恐怖和不安,这样的行为完全背离了对偶像的尊重和支持,反而成为了一种骚扰和威胁,运动员需要在比赛期间保持良好的状态和专注力,这种干扰可能会直接影响他们的竞技状态和心理健康,从长远来看对他们的职业生涯是非常不利的。

王楚钦、孙颖莎等国乒选手也曾在机场被粉丝围追堵截,粉丝们把手机直接伸到运动员脸上拍照,这种行为不仅对运动员不尊重,也影响了公共秩序,给全社会都造成了不良影响,运动员们经常需要长途跋涉参加各种比赛和活动,旅途中的疲惫和压力已经足够大了,如果再加上这种被粉丝围堵的困扰,无疑会让他们的旅行体验变得更加糟糕,这种行为虽然可能出于对偶像的喜爱,但方式方法完全错误,真正的支持应该是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尊重,而不是这种近乎骚扰的追逐。

面对这些困扰,运动员们也曾多次发声,甚至有的选手不得不解散自己的粉丝群,希望能够减少这些不必要的干扰,但效果似乎并不明显,那些狂热的粉丝依然我行我素,这种情况说明单靠运动员个人的努力是难以改变整体环境的,需要更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包括赛事组织者、媒体、社交平台等各方面的配合,才能gradually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健康、理性的体育环境,让运动员能够专注于自己的职业发展,而不是被这些外界因素所困扰。

令人担忧的是,这种战争已经从运动员蔓延到了教练身上,马琳、邱贻可等教练也成为了部分粉丝无差别攻击的靶子,教练的主要责任是指导和培养运动员,帮助他们提高技术水平和竞技状态,他们的工作本身就充满了压力和挑战,如果再加上来自粉丝的谩骂和质疑,势必会影响他们的工作状态和决策判断,这对于整个团队的发展和进步都是不利的,教练们需要一个相对宽松和支持的环境来发挥他们的专业能力,而不是在各种非理性的批评声中左右为难。

国乒之所以会面临这种问题,一方面确实是因为现在网络和通信非常发达,低龄粉丝可能很容易把运动员和娱乐圈明星混为一谈,他们可能缺乏对体育本质的理解,更多地将关注点放在了运动员的人气和形象上,而忽略了体育竞技本身的价值和意义,这种认知偏差在社交媒体时代被迅速放大,因为这些平台往往更倾向于推送引人注目和情绪化的内容,而理性的声音则容易被淹没,这种环境让一些不良行为和态度有了扩散的土壤,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另一方面,这个问题也暴露出了乒乓球运动在职业化、商业化过程中如何平衡的难题,为了让乒乓球像网球、篮球一样走上职业化和商业化的道路,适当的营销和造星确实是必要的,有了知名和人气高的运动员,比赛才能吸引更多观众购票观看,职业化比赛的收益也能反哺到运动员的训练中,从长远来看确实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但如何在推动商业化的同时,避免过度娱乐化和饭圈化,找到一个平衡点,这确实是一个现实而棘手的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和组织者深入思考和探索。

现在的乒乓球职业化还处在一个探索和摸索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当然会出现许多问题,比如为了吸引观众强制要求知名运动员参赛、为了留住观众安排知名运动员开场或压轴导致比赛时段安排很不合理,这些做法都会引起部分球迷和运动员的不满,毕竟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和休息需求,如果因为过度的商业安排而导致运动员受伤或状态下滑,那么这种短视的行为最终会损害乒乓球运动的整体发展和长远利益,找到商业利益和运动员福祉之间的平衡点,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

这些问题确实是国乒目前除了训练和梯队建设以外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但我们也相信,国乒一直以来都不惧困难,现任掌门人刘国梁也是一路披荆斩棘走过来的,相信解决这些问题只是时间问题,刘国梁作为一个既有丰富竞技经验又有管理才能的领导者,他对体育的理解和对运动员的关怀都是深入骨髓的,相信在他的带领下,国乒能够找到一条兼顾竞技水平和商业发展的道路,为世界乒乓球运动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也为其他体育项目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也呼吁粉丝能够理性追星,体育比赛本质上是技术和意志的较量,而不是明星效应的展示舞台,粉丝们应该更多地关注比赛本身,欣赏运动员的技术和拼搏精神,而不是过分关注他们的私生活或者卷入无谓的粉丝之间的争斗,只有当大多数粉丝都能保持这种理性态度,整个体育环境才能变得更加健康和和谐,运动员们也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为我们带来更多精彩的比赛。

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能够看到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体育环境,让运动员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比赛中,为我们带来更多精彩的比赛,这不仅需要体育管理部门的努力,也需要媒体、粉丝、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支持,只有形成良性的互动和配合,才能共同推动乒乓球乃至整个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让体育真正成为促进社会和谐、增强民族凝聚力的积极力量,而不是被一些不良风气所污染和破坏。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随着中国体育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国乒作为中国的传统优势项目,其一举一动都备受世界各国的关注,如何在这样的聚光灯下保持良好的形象和风范,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希望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国乒能够继续发扬优良传统,不断创造新的辉煌,为国家和人民赢得更多的荣誉,同时也为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这才是我们真正期待看到的未来蓝图。

0 阅读:1
殷景云

殷景云

殷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