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跑鞋和普通的运动鞋、旅游鞋不同,虽然它可以向下兼容成为我们日常出行的选择,但本质上它属于是运动装备。
一双好的跑鞋,可以让我们走路更舒服,或者跑步更安全。
举一个极端的例子,那就是同一个人,在穿拖鞋跑步时面临崴脚扭伤的风险,远高于在穿慢跑鞋时面对的。
同样的,走路多的话,一双好的慢跑鞋绝对能让自己走得更远、更舒服。
在如今这个物质条件极大丰富的大背景下,跑鞋的种类太多。作为受众人群最广的慢跑鞋,不管是国产牌子,还是外国牌子,更是多得琳琅满目。
此时,难免会有一丝疑惑:往往价格不菲的外国跑鞋,究竟是提升运动质量的神器,还是被炒作起来的智商税呢?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为什么外国的跑鞋,会卖这么贵
先发优势:技术累积造成的稀缺性不管是品牌的发展,还是市场的成熟度,海外都是早于国内的。虽然国内各方面也在日渐成熟,但迄今为止,依旧有很多人还分不清跑鞋和其他鞋类的区别,甚至觉得跑鞋是没必要的东西。
品牌的发展是离不开市场的推动的,没有消费环境,品牌也不会有发展,技术也不会有投入,更别提积累了。这就是前20年国产品牌干不过国外品牌的根本原因。
国外品牌在技术上有绝对的断层优势,自然拥有了产品的定价权。你想要好的,就必须掏这些钱买。除了我们这块,其他地方你找不到平替。
在国产品牌崛起之前,国外品牌不管是在材料应用方面,还是产品的生物力学结构设计方面,说一句遥遥领先毫不为过。
比如,一些品牌会根据人体脚掌不同部位的受力情况,设计出不同硬度和弹性的中底区域。前脚掌上翘的设计,能更好地模拟自然跑步时的动作,帮助跑者更流畅地完成蹬地动作,提高跑步效率。
有的品牌还针对不同的跑步姿势和步态,基于生物力学原理推出相应的跑鞋款式,为跑者提供个性化的选择,有效降低受伤风险,减少对关节的损伤。
除了这些科技研发上的“硬实力”,还有外观设计上的“软实力”。
国外品牌常常引领潮流,即便是更偏向于专业性的慢跑鞋,他们往往也会有一套非常出色、非常高颜值的设计方案。不管是简洁大方,还是色彩丰富,即便追求个性化的特色,也往往能找到称心如意的配色款式。
反观那些年的国产品牌,丑是真的,土也是真的,专业程度低也是真的。从消费者到品牌的研发部门,没有几个人重视产品的研发,甚至没有这个概念。
所以在选择专业的跑鞋装备时,消费者也往往不会去看国产品牌。
市场运营:品牌营销树立高端形象除了要有研发带来的产品核心竞争力,国外品牌也非常重视品牌的营销,营造专业形象——这是正常的行为,你光有好东西不行啊,还得让人知道你有好东西,而且你还得能卖出好东西才行。
不管是赞助各大赛事,还是签约各路运动员和明星,都是可以彰显品牌实力,向市场宣传自己的好渠道。
随着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品牌旗下产品的价格,也会随之水涨船高。尤其是一些高配置的产品,价格真的不便宜。
虽然也有便宜的款式,但是在配置上那真是天差地别。说实话,那样的配置,和以前的国产跑鞋唯一的区别就在于,带了那个logo以后,它更贵得让人觉得理所应当。
高价的外国跑鞋,真是智商税吗?时间来到现在,随着国产跑鞋的崛起,大家明显发现了区别。同配置的前提下,国产品牌往往要比国外竞品便宜很多,甚至一大半。
物美价廉的产品,也导致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选择国产品牌。国内消费者无疑是幸福的,因为在国外市场,他们没有办法享受到这个价位的产品福利。
可是,以此来断定外国跑鞋就是智商税,这个结论也太过于武断了。
诚然,根据我们国内消费者对价格的感知,外国跑鞋往往显得“溢价”、“虚高”,不如国产跑鞋经济实惠,质量还好。但是,这样的感知并非是绝对性的。
看待问题要理性、要客观、要多角度,就目前是市场趋势而言,高价的外国跑鞋任有其存在的空间,而且这个空间在短时间内也未必会被进一步缩小。
由于技术是积累和品牌几十年乃至百年的发展,他们的产品线可以说是非常完善,产品的细节优化也普遍做得更好。像产品的内外包装、物流质量,甚至是打开鞋盒后是否有异味,这些都是细节。
或许你不在意,但你不能否认,有的人就是很在意。或许你不会因为打开鞋盒会有一股芳香,就去买一双2000多的鞋。但也一定有人会因为这个细节,更乐意掏钱买它家的东西。这是消费理念的不同。
再比如说,外国品牌的大码跑鞋是常态化的,而且更专业的品牌(如亚瑟士、美津浓等)还会有2E、4E等宽版款式供消费者选择。
我也经常看到评论区有朋友抱怨,说自己也想买国产跑鞋,但是脚太大,国产鞋没他的尺码,只能作罢。
没有办法,国产跑鞋崛起只是这两年的事,还有很多地方和细节等着去完善。不过相信有一天,国产品牌们也会解决好这些问题。
到时候,就看海外的运动市场敢不敢让我们的国产品牌也过去自由贸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