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殖领域,牛的养殖有着独特的意义和挑战。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家养牛饲料配方优化这事儿,这关系到牛能不能茁壮成长,养殖户能不能有个好收益。
咱先说说这牛的特点。牛可是个好东西,不管是牛肉还是牛奶,都是有很高价值的农产品。牛肉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适合各种年龄段的人吃。牛奶更是老少皆宜,含有钙、磷等多种营养成分。
咱再讲讲这养殖痛点。养牛虽然前景好,但是困难也不少。就说饲料配方吧,合适的饲料能让牛长得快,长得壮。可不同地区的牛,饮食需求真的大不一样。像南方湿热,牛容易上火,饲料得有清凉去火的搭配。北方干冷,牛得吃能提供充足能量御寒的饲料。
在西南丘陵地区,家养牛的情况又有不同。那里地势起伏,土地分散,农民大多是小规模养殖,也就是家庭散养或者小规模家庭农场。这种情况下,饲料成本控制就很关键。
咱举个真实例子,我有个朋友在西南丘陵那边搞养殖场,专门养牛。刚开始,他按照传统的方式给牛喂饲料,牛虽然长得慢,还很瘦弱,饲料钱花了不少,牛增重却不明显,这可把他愁坏了。那时候啊,一头牛从牛犊子养到出栏,得花一年多的时间,这期间饲料钱就是个巨大的开销。
后来他到处打听,偶然听说有新的饲料配方能让牛长得快。这让他看到了希望,就开始琢磨这个事儿。他首先调整了精饲料的比例,以前精饲料大概占 30%,他增加到 40%,因为精饲料营养全面,能快速补充牛生长所需的能量和蛋白质。比如说豆粕,这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以前用得少,现在加大了用量。还有玉米,以前用的普通玉米,后来选了甜玉米,甜玉米含糖量高,能给牛提供更多能量。
粗饲料方面,他也不含糊。之前用的多是稻草,营养少,牛不爱吃。现在他种了苜蓿、黑麦草这几种牧草。苜蓿可是个宝啊,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牛吃了长肉快,而且它耐旱,很适合西南丘陵的气候。黑麦草呢,生长快,产量高,能持续稳定地给牛提供青绿饲料,这可比以前只喂稻草好多啦。
除了上面这些,绿植牧草的选择这里面学问可不小。不同品种的绿植牧草在营养价值、适口性等方面差异挺大。我来说说三种比较冷门的。
紫花苕子,这植物可不常见。它是一种优质的豆科绿叶饲料作物,含氮量挺高的,能起到固氮作用,改善土壤肥力,给周围环境带来的好处不少。牛吃紫花苕子,既能补充营养,又能帮助消化,长膘挺快的,特别适合在西南丘陵地区的肥沃土壤里种。不过呢,紫花苕子比较适合在冷凉湿润的气候中生长,天气太热或者太干,产量和品质都会受影响。
籽粒苋,这是一种一年生牧草,生长速度很快。它的茎叶鲜嫩多汁,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也挺高的,牛吃了很爱吃。而且呢,籽粒苋耐旱又耐瘠薄,在西南丘陵那些不太适合种其他作物的贫瘠土地上,它还能长得不错,为牛提供一定的饲料补充。但是它的缺点就是容易倒伏,管理上得多注意,不然产量会受影响。
冰草,这种牧草有特殊的抗寒能力。在西南丘陵,有些海拔较高、气候较冷的地方,冰草就能发挥作用。它的营养成分比较全面,虽然产量不是特别高,但质量好。能帮助牛在寒冷的季节也能保持良好的体况。不过种植面积可不能占太大,不然冬季过后没多少产量,还得专门调整饲料配方。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和调整,他的牛可不一样啦。以前一头牛养殖 12 个月最多才能长到 300 多公斤,现在同样 12 个月,平均能长到 400 公斤左右。这增重可明显啦,养殖效益也提高不少。
饲料配方的调整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考虑到牛的生长阶段。像犊牛阶段,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在发育,营养需求比较特殊。这时的饲料不仅要有足够的营养,还得注意易于消化吸收。精饲料可以多选些容易消化的,像脱脂奶粉,它能给犊牛提供优质蛋白质和钙。粗饲料呢,就选些鲜嫩的苜蓿,切碎一点喂,犊牛咬着也方便。还有青贮料,它的水分含量高,能调节犊牛的肠胃环境,让它长得更健康。
育成牛阶段,也就是牛逐渐长大但还没到性成熟的这个阶段,生长发育快,营养需求增加。饲料配方得更丰富全面。豆粕的比例可以适度提升,还要加上适量的麸皮,能帮助牛调理肠胃。这时候,为了让牛长得结实点,粗饲料里多加点羊草、黑麦草这样的,牛吃了肌肉长得好。再定时定量喂,让牛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对生长也有帮助。
到了生产母牛阶段,营养要更均衡。因为母牛要为繁殖做准备,需要足够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等。怀孕的母牛饲料里要多添加豆粕、玉米蛋白粉这些能量和蛋白质含量高的原料。而哺乳期的母牛还得额外补充钙、磷,才能保证牛奶的产量和品质。
饲养方式也会影响饲料配方。在散养的情况下,牛每天有活动时间,消耗的能量多,饲料里要保证足够的能量。像玉米、豆粕、麸皮比例就要适当调整。而圈养的牛活动少,容易长膘,饲料里的能量可以适度降低,多加点纤维素,让牛肠胃健康。
不同季节牛的饮食需求也有差异。北方干冷的冬天,牛得有足够的热量抵抗寒冷。饲料里能量饲料的比例可以适当提高,像增加玉米的用量,搭配高粱、大麦这些能量也不错的原料。还得提供充足的优质青干草,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南方湿热夏天,牛容易中暑,饲料要尽量新鲜,多给点青草,还得添加一些维生素 C 和小苏打这样的防暑物质,降低饲料的酸度,增强牛的抵抗力。
西南丘陵这地质地起伏,养殖密度小,养殖方式多样,养殖户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饲料配方。饲料配方调整了,还得注意饲养管理。每天定时定量喂,让牛养成好习惯。饮水要充足,干净,温度也合适。牛舍要干净通风,做好消毒工作,疾病预防好了,养殖效益才能提高。
咱再聊聊这饲料配比的优劣势。从优势上看,经过优化后的饲料配方,能让牛更好地适应环境,健康成长,生长速度加快,养殖效益自然就提高啦。而且,根据牛的不同生长阶段、养殖方式、季节和养殖环境调整饲料配方,能让饲料的营养利用效率更高。
不过这也有不少困难。首先就是成本问题,新饲料原料的引进成本高不高,种植新牧草需要的土地、人力等投入大不大,得好好算算账。其次技术方面也考验人,不同原料的配比、加工工艺,还有对不同生长阶段牛的营养需求判断,这些都得有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撑。再者,饲料配方的效果不是立刻能看到,需要时间来验证,在这过程中要是效果不好,怎么调整,这都得琢磨。
咱最后说个有趣的事儿,有个养牛户在北方干冷地区搞养殖,他听说在饲料里加点青贮玉米能让牛长得快,就跟着做了。结果发现,北方的一些特殊品种的牛不太适应这种新饲料,出现了一些消化问题。后来他重新调整配方,加入了适合当地的苜蓿干草,才让牛慢慢适应过来。
其实啊,家养牛饲料配方优化这事儿,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比如说,在提高养殖效益的同时,怎么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呢?不同品种的牛对饲料的适应性和喜好是不是还有更细致的差别呢?还有在新的养殖技术不断涌现的今天,传统的饲料配方和养殖方式又该怎么创新和改进?这些问题的答案,还需要咱们广大养殖户、专家一起不断探索,通过不断实践,尝试不同的饲料原料组合,结合科学的营养需求知识和实际的养殖经验,不断总结出更适合实际养殖的饲料配方,提高养殖效益,推动咱们国家牛的养殖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