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逐渐降低,医生建议:老年人冬天不妨多做这4事,强身又健体

老李聊聊养护 2025-01-18 00:01:16

声明:本文均是结合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

冬天来了,寒冷的空气悄然无息地改变了周围的世界,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气温的骤降无疑是一种考验。

我们常听说,老年人一到冬天总是容易生病、关节疼痛,甚至因为寒冷引发更多的健康问题,但是,问题真的是冬天的寒冷天气吗?真的是年龄的增长导致了身体变得脆弱吗?

从我在医院工作的经验来看,老年人在冬季生病并非不可避免,相反,经过一些简单的生活调整和健康管理,很多老年人的身体能够得到有效的强身和保健。

冬天的寒冷也并不必然带来身体上的困扰,那么,究竟在冬天,老年人可以做些什么事情来强身健体呢?

保持适度寒冷

说到老年人冬季的健康问题,大家的第一反应大多是“保暖”,担心寒冷的天气让老年人的身体免疫力下降。

其实,很多人忽视了一个重要的观点:适度的寒冷对身体有好处,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太过于“包裹”自己,避免一切寒冷,不仅不利于健康,反而可能降低体内自我调节的能力。

有位患者,她每年冬天都坚持做一件看似不可思议的事——她每天早上不穿棉衣,站在阳台上,迎接一段时间的冷风,这种做法,起初让她的家人都很不理解,担心她会因此得病。

但她告诉我,正是因为保持这种适度的冷刺激,她才能保持精力充沛,身体也少有感冒之类的小病,这并不是一种“硬抗”的做法,而是一种训练身体适应温差变化的方式。

科学的研究表明,适当的寒冷刺激能刺激身体的自我保护机制,比如,低温可以激活身体的褐色脂肪组织,这种组织的作用就是产生热量,帮助我们维持体温,进而提高免疫力。

老年人身体代谢率减慢,适当暴露在寒冷的空气中,能够促进这种褐色脂肪的活跃,从而增强抗寒能力和免疫反应。

通过适应寒冷,身体在不知不觉中增强了耐寒力,也减少了因环境温度骤变引发的感冒等问题。

把手脚“活”起来

冬天的寒冷不光是让我们感受到外部温度的下降,更直接的影响是体内血液循环的变慢,老年人常常会感觉四肢冰冷,特别是手脚部位。

很多人认为,冬天就应该靠加厚衣物来对抗寒冷,尽量减少手脚暴露在外面,事实上,问题的根源不在于寒冷,而在于“活动量不足”。

有位患者,她年纪已经不小,平时也不爱出门,但她有一个坚持多年的习惯:每天早晚一定要走楼梯,她住在一栋五层的小楼里,尽管冬天寒冷,她每天都会从一楼走到五楼,来回两次。

这种方式虽然看似简单,但对她的健康却带来了非常大的好处,每次她走楼梯的时候,血液流速加快,身体变得温暖,手脚也不再那么冰冷。

走楼梯的好处不止是“温暖”,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她的心肺功能和血液循环能力,对于老年人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液循环变慢,容易导致四肢麻木、寒冷的现象。

而走楼梯这种“负荷性”运动可以加速血液回流,尤其是改善下肢的血液循环,同时通过运动让体内的温度保持平衡,减少寒冷对身体的负面影响。

而且,这种运动量其实并不大,甚至比起一些剧烈的运动,它更适合老年人,正如她自己所说:“冬天就是要动一动,不然就容易生病,手脚总冷得不行。”

早晨的“茶水疗法”

许多人到了冬天,总觉得喝点热水或者热茶能够舒缓寒冷,但其实,如何喝水、喝什么水,才是关键。

对于老年人来说,冬天的晨间第一杯水非常重要,它不仅能帮助身体“唤醒”,还能调节体内的温度。

很多老年人容易忽视这一点,他们习惯性地在早上醒来后就喝凉水,或者完全不喝水,结果导致了冬季容易出现的便秘、肠胃不适等问题。

有位患者,年近80,整天面色苍白,四肢乏力,经常感到头晕,她的最大问题就是早晨起床后不喝水,导致她每天的排便非常困难。

根据她的描述,冬天寒冷,她宁愿忍着不喝水,也不想冷得浑身发抖。

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我建议她试着每天早晨先喝一杯温水,这不仅能够刺激肠道蠕动,还能帮助身体更好地代谢和排毒。

早晨起床后的第一杯水,最好是温水,而不是热水或者冷水,温水能够帮助清理肠道,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寒冷对身体的影响。

而且,适量的水分还能帮助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避免冬天干燥导致的皮肤问题和内脏不适,如果能够配合一些适量的茶叶,效果会更好。

例如,生姜茶和菊花茶都是冬季非常适合老年人饮用的饮品,既能驱寒,又能清除体内湿气。

午后小憩

你可能会觉得,冬天就应该保持活跃,怎么还要小憩?但实际上,适当的午后小憩对老年人的健康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很多老年人在冬天常常感到疲倦,可能是因为睡眠质量差或者过度疲劳导致的,此时,适当的午休可以帮助身体恢复精力,增强免疫力。

有位患者,整天满脑子想着各种事情,特别容易疲劳,冬天他经常感到身心疲惫,手脚发冷,精神不济。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建议他每天下午休息一会,放下手头的工作,闭上眼睛小睡30分钟。

起初他很不习惯,总觉得午休浪费时间,但他逐渐感受到了不同的效果,午后的小憩让他恢复了体力,晚上也能睡得更深,白天的精神状态明显变好。

研究表明,短时间的小睡能够降低身体的压力水平,恢复体内的能量,改善新陈代谢,对于老年人来说,午休不仅有助于恢复体力,还能促进大脑的血液循环,提升思维和记忆力。

午休的时候,不必睡得很久,30分钟到1小时就足够了,睡得过久反而容易打乱晚上的作息。

这些看似简单的小习惯,或许在其他季节并不那么显眼,但在寒冷的冬天,能为老年人带来意想不到的健康效果。

希望大家在这个冬季,不要只关注外面的寒冷,而忽略了身体对寒冷的适应,适当的寒冷、合理的活动、科学的饮水和午休,才是我们老年人过冬的“健康武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老年人健康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王新乐,梁笑笑,董海颖,等.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社区居家医养结合老年人多重慢性病影响因素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24

0 阅读:7
老李聊聊养护

老李聊聊养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