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车企的转型变革犹如大象转身,从来都非易事,几乎每一步都沉重且艰难。不过,一旦转身成功,也许就再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其前进的步伐。从上汽集团这样一个堪称“巨象”的转型突围之道,我们就欣喜的看到了这种可能。

根据上汽集团发布此前的数据显示,2025年2月上汽整车批售29.5万辆,同比增长41.9%,环比增长11.7%;1-2个月累计整车批售55.9万辆,同比增长23.5%,产销回升向好势头进一步巩固。开局就接连打出了非常漂亮的战绩,让人不得不感叹,上汽还是那个上汽,华丽转身之后,我们熟悉的上汽又回来了!
当然,巨象转身的背后,潜藏着上汽集团多年来精心预埋的“伏笔”:从不遗余力的技术研发,刻入基因的品质标签,到不破不立的价值重构……皆汇聚成强大动力,助推这一行业巨象转身,铿锵前行。值得一提的是,上汽集团的突围之道,不仅是一次自我革新,更为诸多被困于新时代下的传统车企提供了一个教科书级别的解题思路。

巨象转身,技术先行。诚然,在这个几乎人人都是技术控的智能化新时代,几乎每个车企都想圈出属于自己的“技术护城河”。上汽集团无疑深谙此道,近十年来上汽在智能电动核心技术领域的投入近1500亿元,获得了26000余项有效专利。
如此大规模的研发投入和成效,是许多其他车企都难以企及的。目前,上汽已经形成了涵盖纯电、混动、氢能三大整车平台、以及电池、电驱、超混系统和智能车全栈解决方案的“七大技术底座”,并迎来了技术成果的集中爆发,悉数化作全速轰鸣的技术引擎,成为驱动巨象全速前行的核心动力。

比如让车辆动力更强、续航更长、更省油的DMH超级混动技术,目前已应用于荣威、MG等多款车型,后续合资品牌也将陆续搭载。值得一提的是,搭载该项技术的荣威D7 DMH世界冠军版更凭借超2208.719km的续航水平和低至2.49L/100km的平均油耗数据,获得“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单次满油满电行驶最远距离”的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而在纯电领域,上汽则着力于研发能量密度更高、安全性能更好、适用范围更广,而且成本更低的全固态电池,目测将可能改变整个动力电池市场格局。

“银河”全栈3.0智能车解决方案,则是上汽决胜智能化下半场的“杀手锏”。全栈3.0可以实现“中央集中式+区域控制”,主攻成本控制和L3 级自动驾驶,目前已经分步“上车”,预计年内将全面落地,让更多用户体验新一代智能车该有的水准。而下一阶段的全栈4.0解决方案,则将重点攻关类智能人架构、AI大模型、AI OS,支持L4/L5级自动驾驶,真正面向未来。
品质基石:支撑巨象稳健步伐的破风之盾如果说技术是推动巨象前行的引擎,那么品质无疑是支撑巨象稳健转型的基石。多年来,上汽以“用户至上”为经营理念,用心走好“品质之路”,以过硬的产品与服务质量来满足全球消费者的需求。基于此,上汽成为国内首家新能源汽车和海外销量“双百万”车企,近两年还荣获“全国质量奖”“全国机械工业质量奖”等多项殊荣,足以证明“品质上汽”实至名归。

一方面,上汽以闭环迭代为基础,持续锻造过硬质量体系,从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等每个环节,都始终站在用户角度,坚守品质。比如,在五菱LIM精益智能工厂,上汽通过人工智能视觉技术,进行装配质量自动检测,来强化整车制造过程的基础质量管控。同时,上汽荣威、飞凡、 MG也都发布了“超级安芯承诺”政策,行业首创“零燃保障”、“烧一赔一”、“三电终身质保”。

另一方面,上汽还以直联用户为抓手,显著提升产品用户体验。上汽深谙,“造一辆车,必将造一辆高品质的车;卖一辆车,必将服务好每一个用户”。因此,智己汽车推出了IM CARE智行无忧服务,优化服务细节,实现对用户高效服务的承诺。不仅如此,上汽还考虑到用户的买车体验,别克和上汽大众都相继颠覆传统,推出“一口价”模式,促进经销商由低效的价格博弈转向服务品质竞争,赢得不少用户真金白银的支持。

总而言之,凭借着技术的强大推力,上汽得以在行业赛道上疾驰猛进;依托于产品和服务品质的稳固托举,即便偶遇市场的惊涛骇浪,上汽也能稳扎根基逐风破浪,毅然朝着目标一往无前。
生态重构:构建巨象转身的共生磁场转身不是独舞,而是生态的共鸣。上汽转型升级的最核心也最关键的一步,就是由内而外的全面“革命”。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方案(2024-2027年)”,上汽集团进一步加大改革与创新力度,加快新产品与技术落地,优化业务和产品结构,进行了一场内外兼修、酣畅淋漓的生态价值重构。

首先是对内,进行了上汽“大乘用车板块”的深度整合。上汽乘用车公司(荣威飞凡、名爵)、上汽国际、创新开发研究总院、零束科技、海外出行5家企业“握指成拳”,同时将智己、飞凡的研发团队并入创新研究总院,如此一来,整体架构更加聚焦,研发效率也将更高,以期真正实现“上汽行,皆上乘”。
其次是对外,构建开放合作的产业生态。虽然2025年才开始没多久,但是上汽已经大动作不断。2025年1月,上汽集团和宁德时代正式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将进一步推动在技术共创、整车及电池后市场、海外业务拓展、车电分离等多个领域的共赢合作。随后,2月21日,上汽集团与华为终端在上海签署深度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产品定义、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销售服务等领域展开战略合作,打造全新新能源智能汽车。
在开放合作、合资合作方面,上汽也迈入2.0新时代。2025年,上汽奥迪的网络状态已为双品牌战略做好准备,搭载华为智驾的新产品A5L sportbacky蓄势待发。同时,上汽大众的合资期已经延长至2040年。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续约之时,中方首次输出了自己的混动技术,上汽正以自己强大的智能电动化领域的技术储备,逐步走向反向赋能合资品牌的道路。全新的时代,上汽大众也已经开启全新的产品开发模式,以原型车为基础进行改造的开发模式被优势资源整合所取代。在合作双方行业领先的供应链技术的加持之下,必将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更加值得期待的产品。

当汽车行业驶入智能化与电动化的深水区,上汽集团用一场酣畅淋漓的“巨象转身圆舞曲”向大家证明:传统车企的转型突围,不是断臂求生的无奈之举,而是厚积薄发的战略觉醒。真正的行业领航者,既能以技术利刃劈开市场蓝海,又能以品质磐石筑牢竞争护城河,更能以生态磁力聚合产业共生力量。这或许就是上汽转型故事最动人的注脚——当传统车企学会用“未来思维”重构自我,巨象不仅能轻盈起舞,更能带领整个族群奔向产业进化的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