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伤的灵魂在喃喃自语《精神病房也会迎来清晨》:温馨且治愈

我在人间写娱乐 2024-12-13 17:58:38
受伤的灵魂在喃喃自语

漫改韩剧《精神病房也会迎来清晨》,由朴宝英领衔主演,聚焦精神疾病这个主题,细腻且治愈地讲述了一段段康复的故事,甚至以宏观的角度阐述:疾病带来的冲击,何以经常不仅止于情绪,更会威胁到一个人的生存。

参照诊断手册,精神疾病高达数百种,光靠一部影集本就不可能尽数介绍,却也试图从中挑出所谓“常见但又陌生”的指标疾病来叙事,诸如:抑郁症、思觉失调、社交恐惧、恐慌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等,借此让我们重新理解疾病背后的真实与疼痛。

除了急性症状之外,影集同样没有遗忘疾病其实都有它的历程。例如思觉失调〈旧称为精神分裂〉在康复的过程,会从明显的正性症状〈幻觉、妄想〉,因着治疗慢慢找回现实感,接着过渡到以负性、情绪症状为主的阶段,包含活动力降低、人际疏离、忧郁等。

就此来说,可以发现《精神病房也会迎来清晨》不会为了张力,过度追求戏剧化的症状表现,结果牺牲观众完整理解患者的机会。

作品一方面勾勒疾病的力道,另一方面又让我们知晓患病前后的辛苦。毕竟,医疗诊断之外的人,也是需要贴近的对象,疾病作为人的部分,却不能等于一个人,就算患病,亦不代表患者就是标签的总和。

回到故事,本剧也毫不避讳去呈现「患者的攻击行为」。近几年,为了消除污名化,有些作品会选择故意淡化暴力。然而,无论患病与否,暴力本就深植于人们的日常,闪闪躲躲,反而让人雾里看花,一再因为不理解而恐惧、排斥,最后适得其反。

单就剧情,对照不同的疾病,患者之所以产生外化行为「诸如敌意、抗拒、挑战、情绪失控」,往往都无关恶意。

有些人因为无助,所以慌乱。有些人则因为害怕,才会选择抵抗,或者因为混乱,想要挣扎。

由此可知,虽然当下要约束外在行为,以便保护患者跟医护人员,但治疗的焦点,依然是那一颗悬空的心。

所谓症状,就像是受伤的灵魂在喃喃自语,渴望着被人听懂。为此,犹如剧情所言:我们必须学习聆听的除了疾病,还有人,重点在于理清行为脉络,而不只是透过惩戒、监控来维护安定。

只不过,精神疾病的成因过于复杂,可能涉及非常个人的因素,也可能是各种社会问题交织而成的困境。所以,即便符合共同的诊断标准,依然不适合一概而论。

但可以确定的是,恰如剧情所阐明,疾病或许都指向了某种失去,例如自我、情感,甚或是珍视的他人,导致患者的人生仿佛被掏空一般,苍凉又孤寂。

举例来说:过于用力的母亲,丢失了身为女人的自己,不再问自己喜欢什么,因为家人,不知不觉活成了苦行僧;急着证明自己的顶大生,每天都在自我批判,导致内心伤痕累累,遗失那份笃定自我价值的信心;突然丧偶的丈夫,持续懊悔过去,自此无法再前进;专业的护理师,因为那一颗柔软的心,瞬间变为失能的受困者。

于是,失去不仅有关于过去,更会波及到未来,一旦生病,就得花费一辈子的时间撕下偏见,还得不断跟自己的反常、无能与羞耻缠斗。而这也解释为何精神疾病的影响,经常会非常全面、生活化,由内至外,患者每天都要抵抗被疾病代言,可是又得坦诚面对自己生病的事实,想必非常煎熬。

也因此,作品从原本的理解精神疾病,随着剧情,逐渐走向如何跟精神疾病共处,并把讨论的主题,一步步推往康复后的回归社会。到头来,治疗的目标,不仅要减少症状的干扰,更希望患者可以不只是一个患者。能够工作,能够恋爱,能够养儿育女,能够被人照顾,同时也能照顾别人,然后学会心疼自己。

医生会有强迫症,护理师也会罹患忧郁症,痛苦总是残酷,而且公平,随时都有可能降临于任何人之身。

若仅靠个人的努力、家属的奉献、医护人员的倾心付出,难以塑造出一个“患病不等同于毁灭”的世界。就像新冠肺炎属于公卫议题,精神疾病亦然,唯有包容、理解与尊重,才有机会建构缓冲机制,稳稳地接住每一个失速下坠的灵魂。

作品曾于第一集提及的:“没有人一出生就是病人,也没有人到最后都还是病人。”,亦能以相较丰厚的层次来理解。它指的不仅是生理上的康复,还有回到认知层面,一个人如何摆脱自我局限、外在标签,进一步打破负向的自我验证预言。

再者,有些精神疾病确实会慢性化,甚至本来就是慢性病,太过强求完全消除,反倒会陷入死胡同。另外,即使痊愈,同样无法扭转时空,改写那些久远的曾经。

不管是患者、家属或社会,共同的课题正是怎么从原本的「受害者/潜在罪犯」的视框位移至“幸存者”这一个角度。练习同理、接纳,也练习赋权,进而让遭逢疾病重击的人,得以继续书写、想像不一样的清晨,而非孤独地活在永夜。

从心理专业的角度来看《精神病房也会迎来清晨》,几乎找不到瑕疵。

先以单元剧的方式,细细描绘精神疾病的轮廓,再慢慢收敛人物关系,借此打造深刻的情感体验,但又不忘保持幽默、疗愈,搭配精妙的金句,点亮观众的心房。

主题上,除了谈论从业人士的拉扯与辛酸之外,更谈精神疾病患者重返社会的过程中,可能会遭遇到的内外挑战,进而不会落于温情主义,无疑是柔韧有力的优秀作品。

0 阅读:1
我在人间写娱乐

我在人间写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