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不杀!但要跪下!”向普京学习如何对美西方保持强者思维

司马平邦话 2025-03-19 15:49:46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2025年3月13日晚上,终于对美乌最高外交官经过在沙特城市吉达的八九个小时谈判后提出的停战倡议给出了让所有人都“万分期待”的表态,普京虽然对美国关于俄乌停火的提议表示了支持,但是同时也强调还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讨论和解决。

从思路上说,普京给出的答案是精准式的,其实是又把皮球反踢给了美国和乌克兰。

普京的表态是在3月13日,他在莫斯科会晤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后的记者会上做出的,一方面普京对停火建议表示同意,“同意,但有条件。”英国BBC这样总结了普京的最新言论。

但是,美国总统特朗普还是表示自己看到了“良好的信号”,泽连斯基则称这是俄方的“操纵手段”。而一些西方媒体认为,普京提出了一些“苛刻”的停火条件,其立场依旧“强硬”。《纽约时报》称,普京的言论凸显他试图取得平衡:既显露出对俄罗斯战场地位的信心,又寻求继续与美国谈判。

普京在这场记者会上说,俄方支持与乌克兰停火的提议,但随即补充了关键条件:这种停火须能够带来长久和平,并消除引发乌克兰危机的根源。西媒报道称,从这场战争的一开始,俄方就要求乌克兰“去军事化”,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俄罗斯反过来在寻求安全保障。

然后,普京概述了一些关于停火如何运作的问题,比如在当下俄乌近2000公里的接触线上如何建立有效的停火监督和核查机制?如何防止乌克兰利用停火期进行动员、训练或接收武器?以及谁发出停火的命令?谁对这种命令负责?

普京同时也强调,必须在双方达成能够带来长久和平,并且彻底消除乌克兰危机根源的协议后,和平才能真正实现。而正是在这一点上,双方的差距还非常大,这也将会让特朗普非常头疼——我个人认为,我们中国人作为这场世纪级大冲突的可以全身而退的旁观者,应该敞开胸怀,学习到更多有益的东西,而这里面最值得学习的,不是泽连斯基如何当傀儡,不是特朗普如何朝秦暮楚胡乱搅水,而是普京总统的那种作为一种超级强者的超级思维方式。

我们都如此地喜欢向历史学习,喜欢向胜利学习,但其实现在一个真正的历史胜利者就摆在眼前,怎么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呢?

我个人认为,21世纪以来发生的所有人类战争中,俄罗斯正在打赢的这场战争,是最值得我们中国人学习的——而美国能带来的都是失败教训,没有一次称得上成功。

比如,普京在谈到目前的库尔斯克局势时扒皮见骨地揭露,他说,乌克兰军队已经被大规模地分割包围,不可能再整体上从库尔斯克撤退了,目前只能采用2至3人小团体的方式撤退,等待他们的只有投降或者被消灭。

就像俄罗斯驻英国大使安德烈·克林(Andrei Kelin)所说的,虽然莫斯科现在确实在认真考虑华盛顿关于俄乌停火的提议,但是只有在和平协议全面签署后,俄罗斯才会完全停止军事行动,这就叫打蛇要打死,杀人要杀彻。

“可以不杀!但乌克兰要跪下!”这就是普京式的思维方式。

普京说乌克兰可以利用美国提出的这30天停火时间进行战争强制动员和组织武器供应,然后再停火协议结束之后,再重新组织起对俄罗斯的进攻。普京非常了解泽连斯基集团的行事风格,这是一个经过非常简单的思考就能做出的准确判断。所以,他现在要求特朗普解决掉类似的问题,以确保俄罗斯不会因为乌克兰和欧洲的出尔反尔再次吃亏。

其实,当年的德法等国“诱骗”俄罗斯执行“明斯克协议”的套路正是如此,当然那件事的主要操盘人是德国前总理默克尔——所以,在后来的一次外交会见中,普京的狗突然出现时差一点儿把默克尔吓死,看来那也是理所应当的,在俄罗斯连狗都恨默克尔!

但是,现在的欧洲恰恰最缺的就是默克尔这样的可以“吃”普京的战略家。

俄罗斯总统助理尤里·维克托罗维奇·乌沙科夫(Юрий Викторович Ушаков)在解释普京的这个立场时说,短暂的停火只能给乌克兰以喘息之机,而俄罗斯的目标是实现俄乌之间的长久和平。所以俄罗斯不是为了继续推进战争,而恰恰是为了真正让停火协议谈判产生价值,真正实现和平,而对美国提出保证乌克兰不会利用停火时期重新集结作战力量的要求,乌沙科夫的话其实是代替普京把乌克兰的退路堵死了,泽连斯基必须拿出更具体的停火承诺,不能再蒙混过关。

所以我说,普京和俄罗斯与美国和欧洲打交道的经验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泽连斯基虽然被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称为美国的代理人和傀儡,但他确实也是在一系列对俄罗斯的战略操作中,表现出了不乏坚定捍卫自己立场的勇气和毅力,同时也明显暴露出城府不够和缺乏策略的缺点,他重大的错误就是一味把希望寄托在美国的强大上,他看不出,或者是不愿意看出,美国早就不那么强大了。

泽连斯基在普京做出上述表态后的3月13日当天晚上,几乎不假思考地马上发表演说,普京给停火协议设置了多个条件,可以看出这是俄罗斯的“操纵手段”。同时,泽连斯基指责普京“不敢告诉特朗普”,他其实是想把这场战争进行到底的,所以普京想尽一切可能拖延或者阻止停火协议的落实,这是普京的一个“诡计”。而他自己也重申了乌克兰现在是完全愿意暂停作战的。

普京和泽连斯基的这种互相指责或者说互相算计的戏码,也许人们已经从过去3年的俄乌冲突中的双方的反复拉扯看了不知道多少遍了,有点儿索然无味。可是不要忘了,棋还是那盘棋,但是现在的棋手之一已经换成了懂王特朗普了。

也是在3月13日这一天,特朗普在白宫会见了北约秘书长,荷兰前首相马克·吕特(Mark Rutte),在谈到普京对停火协议的表态时,特朗普还“谆谆教导”吕特说,你们欧洲人要换一种思路了,人家普京的态度已经让停火有了更广阔的前景,但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不彻底。所以他很愿意和普京或者泽连斯基见面或者交谈,这样就可以尽快结束每天都在造成死亡的俄乌战争。

为什么在欧洲人面前特朗普可以假装成上帝?因为欧洲人需要一个上帝:马克·吕克“参见”过一次特朗普,就被催眠“亲俄”了

所以这次会见之后,荷兰人显然已经是被特朗普催眠了,因为马克·吕特之后公开表态:

🔺其一,在俄乌冲突结束后,北约与俄罗斯的关系可以“逐步”恢复正常。

🔺其二,当被问及乌克兰未来加入北约的可能性是否已被排除在谈判之外时,吕特似乎点头表示“是的”。

乌克兰国内最大的数字媒体之一《乌克兰真理报》在社交媒体上强调:“北约秘书长吕特表示,乌克兰的成员资格已不再被考虑。”不过,我们知道,马斯克曝光的美国国际开发署的内幕文件显示,包括《乌克兰真理报》在内的乌克兰媒体绝大部分已经被美国资本控制,它们要说什么?和怎么说?现在其实都在为美国的意志服务的。

《司马平邦说》节目从3年前俄乌冲突刚开始时就强调过一个观点,即普京发动特别军事行动目的之一,是要实现“俄罗斯式崛起”,我觉得这个结论现在看更是成立的,过去1000多天里,美国大部分时间和大部分精力都在支援乌克兰与俄罗斯战斗,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却又成为助力俄罗斯遏制乌克兰的一部分力量,也就是说,现在其实是俄罗斯,正在成为俄乌冲突这个巨大的国际战略问题的轴心,大家都在看普京的指挥棒接下来要朝向哪个方向运动。

俄罗斯和普京正在重回世界的最中心点,这其实是自戈尔巴乔夫到叶利钦以来,苏联和俄罗斯领导人一直梦寐以求的目标,普京用3年多的战争达到了。

没有任何一个帝国主义者是会以和平方式退出历史舞台的,希望今天的俄罗斯和普京得到的经验也能被我们中国人认真接收到,俄乌冲突到现在已经毫无悬念,俄罗斯已经稳操必胜之局。

至于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所谓的欧洲还能够团结一致——其实,当欧洲离开了美国的统治和压力时,团结一致必然是一句假话,美国如果淡出了欧洲,甚至是脱离了北约,马克龙和斯塔默这些人梦想的欧洲自主也会随之破灭,美国是欧洲的大盖子,有了这个大盖子看着挺讨厌的,压迫太大了,但是没了这个大盖子,欧洲就是一盘散沙。

现在,看起来好像欧洲对乌克兰的支援更大了,但一定是暂时的,欧洲国家很快就松散掉,欧盟本来也不是一个国家,既不是一个民族,也不是一个联邦,这样的松散联盟大家一起做做赚钱的生意尚可维持,但想绑一起跟俄罗斯拼命,谁会为谁先舍命呢?

所以,想干掉欧洲不难,只要美国抛弃了欧洲,欧洲国家搞不好还会自己打起来,俄罗斯这件事上一定要有战略耐心,根本不必急于什么。

0 阅读:0
司马平邦话

司马平邦话

做最有营养的国际政治和中国竞争力述评,记载中国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