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岁阿姨:结婚30年一心向着娘家,母亲来家住半月才知是自己多情

孔伷情情 2024-12-07 21:40:46

【注:素材来自身边生活,如有类似经历,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有人说:生活中的女儿,大多从小被父母忽视,内心始终认为,只要遵循父母的要求,就能得到父母平等的亲情,无条件地信任孝敬父母,心疼父母,对父母习惯言听计从。

然而,随着年龄增长,在重女轻男家庭中长大的女儿,早已在心中被父母灌输了,要多为娘家付出,多为兄弟奉献的思想。

深以为然!我就是那个结婚30年,心里始终把娘家和哥哥的利益放在首位,始终觉得自己也是娘家一份子,只要我听从母亲的要求,就能得到想要的亲情关心。

退休后,母亲跟我说她想到我家居住一段时间,老伴欣然同意,我们早早地给母亲收拾出朝阳的屋子居住。

然而,母亲来我家半月的一言一行,让我彻底看清了我三十多年的付出,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根本没有我想要的母慈子孝,其乐融融的亲情氛围。

因母亲天天哭诉抱怨,不是说我这个女儿不孝顺,不听她的话,就是说我对哥哥不好,不知道心疼母亲在哥哥家的窘迫。

来自53岁周菊的自述,真实又心酸,女儿长大就没娘家,过好自己的小家才最重要。

我叫周菊,今年53岁,退休3年,每月有4300退休金,独生儿子在外地工作还未成家。

老伴还有几年才能退休,公婆跟我们居住在一个社区,一碗汤的距离,彼此照应。

我父亲过世后,母亲一直跟随哥哥居住养老,她的房子出租,每月还有5300退休金。

从小我就知道,母亲对哥哥特别重视,在她的心中,哥哥是家里的顶梁柱,是全家的宝。

年轻时,我和哥哥系不错,只是,后来的岁月里,各自的成长轨迹不同,差距就大了。

哥哥技校毕业在工厂里上班,随着企业改制,时代浪潮的洗礼,日子过得很一般。

母亲对此十分心疼,也爱莫能助,唯有不断地跟我诉说,希望我能出手多帮扶哥哥。

怎奈,老话说:救急不救穷。帮得了一时,帮不了一世。

哥哥在企业买断工龄再就业后,跟嫂子闲来无事,又生了二胎,且还是一对双胞胎儿子。

生活拮据的哥哥,日子过得更加艰难,母亲跟我明文规定,要负责其中一个侄子的费用。

我是听话的女儿,平时资助也不算什么,哥哥家换房子,买车,跟我前后借了18万。

母亲每次看到我,都跟哭诉哥哥的辛苦,让我答应她这笔钱就算了,别让我哥还了。

这样的要求,我肯定是不能轻易松口,每次都跟母亲周旋,不愿答应她的诉求。

我也有自己小家,母亲怎么就不能为我着想一番,也不考虑女婿会怎么想。

反观我婆家的几个孩子,也是相互帮扶,彼此有来有往,相互支援,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一晃,我50岁退休,母亲总是想让我去哥哥家的小超市帮忙干活,而我却不想去。

母亲和哥哥总说给我工钱,可兄妹间的工钱该如何算,其中还有嫂子的想法。

我宁愿去别的地方打工,也不想给我哥打工,也是因有些事情说不清楚。

母亲提出到我家居住,我跟老伴商议,想着给快80岁的母亲一个幸福祥和的晚年。

却在母亲一次次的哭诉中,我才真正明白:母亲心中没有我,只有我哥的生活。

母亲一次次地跟我提哥哥借的钱,让我答应不要让哥哥还钱,可这事跟养老两回事。

我家也不是很富裕,儿子在外地,也要结婚买房娶妻生子,总不能因为钱跟老伴闹僵。

在母亲的无理要求下,我终于想明白了,女儿不能一个人为她的养老兜底。

作为出嫁的女儿,在照顾高龄母亲时,不必把自己想得那么“伟大”,尽到本即可。

在父母那辈人的眼中和心中,你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你体谅别人,也是应该做的。

千万不要有这样的认知:你付出的越多,父亲就能给予你想要的亲情,夸赞你的孝心。

有了这样的想法,往往受到伤害的,只有你自己,也是你自己无限纵容别人对你的索取。

小的时候,在我们的心中,认为父母是爱我们的,根本就没人会怀疑父母对我们的爱。

在岁月长河,历经各种事情的打磨,才慢慢明白,自己无私奉献,未必有想要的亲情。

当我被自己认为的至亲伤害的遍体鳞伤,才反思自己和娘家,早已是不同的个体。

不论是女儿还是儿子,但凡愚孝,最初都自以为是的孝顺,认为遵循父母的意愿就好。

生活实例告诉女儿们:最愚蠢的孝顺,不过是满足母亲的私心,却逼得自己无路可走。

被父母洗脑后,很多人是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彻底醒悟,孝心要有,但别盲目愚孝。

母亲在我家半月,看劝说不了我,跟我再次提出上涨养老钱,我这次却很坚决地说“不”。

有了第一次勇敢的拒绝,让老伴和母亲都大吃一惊,他们觉得我怎么突然就变了。

那个乖顺,听话的女儿不见了,反而成了他们眼里不认识的人,有了自己的小心思。

是啊,有自己小家的女儿,一定要即使醒悟,面对娘家的要求,要学会先善待好自己,多考虑自己小家庭的利益,对父母和手足的帮扶,尽到本分就好。

不必把自己活成娘家的“提款机”和“免费保姆”,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自己允许的。

只有真正做到跟娘家的课题分离,从内心接纳自己已经是娘家亲戚的现实,才能把这层关系处理好。彼此不累,各自安好,也才能安心,自在地过属于自己的生活。

(本文故事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请理性阅读。)

作者:华贵禅心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你有故事,我有茶,一起畅聊余生时光。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0 阅读:0

孔伷情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