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昭寺到布达拉宫

武桓社会趣事 2025-02-02 12:33:03

2025年2月1日 星期六 晴

大昭寺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藏族人有一种说法是:“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这座寺庙是当年松赞干布为纪念文成公主入藏而建,寺中供奉着随行文成公主入藏的释迦牟尼亲手开光的12岁等身像,它有2500年的历史,这尊佛像入藏也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至今保存得最为完好的释迦牟尼等身像,拉萨之所以被称为“圣地”,就与这座佛像有关。所以在藏民心中,大昭寺之神圣,甚至超越了布达拉宫。这座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的古寺一直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被许多藏族人视为神圣的香巴拉。

这里的游客非常多,进了寺院,我跟着一群游人听导游阿旺介绍。阿旺说,大昭寺是松赞干布为纪念尼泊尔的尺尊公主入藏而建的,后经历代修缮增建,形成庞大的建筑群。主殿高四层,镏金铜瓦顶,辉煌壮观,具有唐代建筑风格,也吸取了尼泊尔和印度建筑艺术特色。大殿正中供奉文成公主从长安带来的释迦牟尼十二岁时等身镀金铜像。两侧配殿供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尼泊尔尺尊公主等塑像。

文成公主这位汉家姑娘不远万里来到这里,带来了汉族深厚的文化,使中原文明与西藏文明相交融。相传最初建大昭寺时,文成公主绘制了整个青藏高原的地图,把它画成仰卧的罗刹女,头朝东,腿朝西仰卧臂,大昭寺所在的湖泊原来正好是罗刹女的心脏,湖水乃其血液。所以文成公主说大昭寺必须填湖建寺,首先把魔女的心脏给镇住。

当时这里是一片湖泊,需要大量土石填塞。由于交通不便,运输工具有限,人们决定利用山羊背土。山羊适应高原环境,能在崎岖地形中灵活行动,适合运输。山羊驮土填湖,最终在湖上建成了大昭寺。为纪念山羊的贡献,寺庙最初命名为“惹萨”,意为“山羊驮土”,后来“惹萨”演变为“拉萨”,成为这个城市的名字。

导游阿旺是个年轻的男人,黝黑的面孔,个子不算高,但口才很好。给我们介绍完山羊驮土,“拉萨”这个城市的由来,便接着介绍大昭寺融合了藏、唐、 尼泊尔 、 印度的建筑风格,成为了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尤其登上三楼平台,耀眼的主殿的金顶,在蓝天下熠熠生辉,放眼远眺就能遥望布达拉宫,历史的变迁,不变的虔诚,在此刻刻骨铭心。

参观完大昭寺,我们便去布达拉宫参观了,这两个地方距离很近,打车只要十几分钟就到了。布达拉宫是一千三百多年前松赞干布为了迎接文成公主,在当时的红山修建了红山宫,整个宫堡规模宏大,外有三道城墙,内有千座宫室,是吐蕃王朝的政治中心。三百多年后,吐蕃王朝解体,古老的宫堡也大部分毁于战火,直至十七世纪,五世达赖建立王朝并被清朝政府正式封为西藏地方政教首领后,拉萨又成为西藏政治、宗教、经济及文化的中心,才开始重建布达拉宫。

以后历代达赖又相继进行过扩建,于是布达拉宫就成了今天的规模。布达拉宫是历世达赖喇嘛的冬宫,也是过去西藏地方统治者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从五世达赖喇嘛起,重大的宗教、政治仪式均在此举行,同时又是供奉历世达赖喇嘛灵塔的地方。

我们就住在布达拉宫附近,每天都可以看到它雄伟壮观、气势磅礴的身影,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了,但今天下午在正门看到它在蓝天下宫由红、白、金三种颜色组成的宫殿,庄严肃穆,像天上的神殿,还是被震撼到了。

作为藏传佛教的圣地,每年到布达拉宫的朝圣者及旅游观光客真是不计其数。我们一行7个游人组团请了导游叫丹增,他带着我们由山脚无字石碑起,经曲折石铺斜坡路,直至绘有四大金刚巨幅壁画的东大门,并由此通过厚达四米的宫墙隧道进入大殿。

他告诉我们布达拉宫的顶部大多都是用黄金打造,其中的五座灵塔,外观用黄金铺面且镶嵌着宝石、珍珠,寺庙内20万尊佛像以及烛台、法器也全部镶嵌着黄金。根据史料记载,在布达拉宫的建造中黄金使用了30吨,宝石多达10万颗,所以说布达拉宫的建造花费可能已经高达上千亿,另外后期维护也投入了巨额资金。还有这座艺术宝库内部珍藏的无数件珍宝已经无法用金钱来衡量了。所以不管是从文化价值还是真实投入资金来说,布达拉宫的建成都是人类建筑史上格外耀眼的一大巨作。

导游接着说布达拉宫上山的这些石梯都是从喜马拉雅山上托运到这里来的。宫殿内有柱、斗拱、雀替、梁、椽木等,这些大都是上等的木材组成撑架。铺地和盖屋顶用的是叫“阿嘎土”,土里掺着酥油,泛着一层柔和的光。各大厅和寝室的顶部都有天窗,便于采光,调解空气。宫内的柱梁上有各种雕刻,墙壁上有彩色壁画。宫内还收藏了西藏特有的、在棉布绸缎上彩绘的唐卡,以及历代文物。

布达拉宫依山而建,我们从白楼一直往上爬,走过300多个阶梯,我们终于爬到了白宫,参观历代达赖喇嘛的寝宫和办公场所。接着是到红宫参观佛殿、灵塔殿和经堂,欣赏精美的壁画和佛像。再登上金顶,这里有3900米高,站在这里俯瞰拉萨市区和远处的山峦,真是“一览众山小”。一路上我们爬一段路后就会稍微休息一下继续爬,动作稍微快点就会出现心慌、气喘、头痛等高原反应。特别是女儿的高反更严重一点。所幸我们都还带着氧气筒,吸点氧气后就会好点。

登上布达拉宫的金顶真的不容易,特别是对于我们这种有着高原反应的人来说更是困难。然而,我们一家人终于凭借着自己的坚持和努力而登上了布达拉宫的最高处。

上山容易下山难,爬完宫殿后两腿都没力气了,真的是精疲力尽。我们站在这条通往山下的小路上,从这里几乎可以看到拉萨城的大部分街道和熙熙攘攘的车流,还有许多楼房。我们慢慢走下去,看见有长长的一排转经筒,许多藏人用手抚摸,嘴里默默地诵着经语。一个白发苍苍的大娘匍匐在地,用额头亲吻大地,久久才爬了起来,然后毫不犹豫地又扑了下去。还有一些是父母带着孩子一起跪拜。

今天来到了拉萨最著名的景点:大昭寺和布达拉宫,感觉非常震撼。一千三百多年前的最接近太阳的人们用一块块石头、一根根木头在山上建造的寺院和宫殿,慢慢发展成为一个城市。这些藏民的先祖们在当时那样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下还能克服重重困难,建造出这么伟大的建筑,真的是人类的奇迹。如今我们一家人在拉萨也是克服高原反应,来到了这两个圣地,看到了布达拉宫雄伟的建筑,了解了西藏的文化和历史,真是不虚此行啊!

0 阅读:2
武桓社会趣事

武桓社会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