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号土猪”的“壹号土”竟是注册商标!文字玩得溜啊

评论员廖保平 2025-04-22 08:36:47

据界面新闻报道,近日,继“千禾0”是注册商标引发热议后,“壹号土猪”的“壹号土”竟然也是注册商标,再次引发舆论关注。

3月25日,“壹号土猪”出品的广东壹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工作人员曾向上游新闻证实,“壹号土”确实是公司注册的商标,用于旗下系列产品,“‘壹号土猪肉’只是这系列下的一个产品。”在该公司官网、宣传海报及线下门店招牌上,“壹号土猪”的字样频频出现,部分标识在文字“壹号土”与“ 猪肉”之间有间隔。

作为一个主营猪肉产品的食品企业,该公司虽合法注册“壹号土”商标,但在宣传中频繁使用“壹号土猪”组合标识,被公众质疑利用商标策略误导消费者,让人误以为有“第一号的土猪肉”的含义,是纯天然品质,价格也比普通猪肉贵。

广东壹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壹号土”商标,堪称一场精心设计的文字游戏:‌法律层面,该公司成功注册“壹号土”商标(核定使用商品类别第29类),并在实际宣传中将“壹号土”与“猪”进行组合,形成“壹号土猪”标识。‌认知层面,消费者自然将“壹号土猪”理解为“第一号的土种猪”,联想到“天然养殖”“优质肉质”,而企业则辩解称“土”只是商标组成部分,与产品特性无关。‌经济层面‌,借助这种暗示,壹号土猪售价高出普通猪肉30%-50%,2022年销售额达18亿元。

这种“合法但不合理”的操作,与“千禾0添加”事件异曲同工,企业利用《商标法》对“禁止直接描述产品特性”的规则漏洞,通过拆分、重组文字,过将“土猪”拆分为“土”与“猪”,再以注册商标形式固化“壹号土”的符号资产,完成了对消费者认知路径的精密设计。这种“语法切割术”利用汉语词汇的组合特性,在“第一等土法养殖猪肉”的暗示与“壹号土+猪”技术性解释之间构建起认知迷雾,通过制造认知偏差,将商标注册变成一场“合法误导”的狂欢。

最新发布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将“零添加”“不添加”等营销话术列入禁用清单,标志着监管体系开始向语义战场纵深推进。但“壹号土猪”案例表明,商业资本的创新速度往往快于监管规则的完善进程。企业总能找到新的语法空隙:不能直接宣称“无添加”,就塑造“土法养殖”的意象;不能明示“第一品质”,就通过“壹号”符号进行心理暗示。

这种博弈在商标注册领域尤为明显,现有《商标法》第十条关于“带有欺骗性,容易使公众对商品质量等特点产生误认”的规定,在具体适用时面临解释困境。当“壹号土”通过商标审查,却在宣传中与“猪”组合使用产生误导效果时,法律规制就陷入了“注册合规”与“使用违法”的割裂状态。

“壹号土猪”创始人陈生,这位北大经济系毕业生,将知识用于设计商标陷阱而非提升产品品质时,折射出一个残酷现实,‌部分企业正在用“高智商”套路取代“高质量”竞争‌。但是,在社交媒体赋权消费者的今天,任何文字游戏终将面临集体智慧的审判。“壹号土猪”年销18亿元的业绩背后,是都市中产对健康食材的焦虑性支付。当消费者发现“土法养殖”可能只是营销话术时,品牌信任的崩塌速度会远超流量积累的进程,概念营销的反噬可能让企业数年积累毁于一旦。

当企业沉迷于用商标魔术收割市场红利时,消费者已不再是被动的“信息猎物”,而是举着放大镜的“监督猎人”。这场博弈的终局或许在,商人真正可持续的利益,不在于法律允许他做什么,而在于社会相信他该做什么。

0 阅读:1
评论员廖保平

评论员廖保平

20年评论写作经历,资深评论人廖保平的个人写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