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 2 月 8 日,巴以双方在紧张的局势下完成了第五批被扣押人员的交换。这一行动原本是双方在停火协议框架下的既定步骤,然而,却因为以方对被释放以色列人身体状况的不满,再次让脆弱的停火协议蒙上了一层阴影。
当天,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在加沙地带中部的代尔拜拉赫,向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工作人员移交了 3 名被扣押的以色列人员。此次被移交的是两名老人和一名病人,现场聚集了数千名巴勒斯坦民众,他们对停火协议表示期待,希望这能成为全面停火的开端,让饱受战火的生活重归安宁。
按照交换协议,以色列随后释放了 183 名巴勒斯坦被扣押人员。哈马斯在声明中指出,这 183 人中,有 18 人被以色列判处无期徒刑,54 人被判处较轻刑罚,其余 111 人的指控情况尚不明确。而从现场画面来看,许多被释放的巴勒斯坦人看上去瘦弱,健康状况不佳。巴勒斯坦方面消息还称,其中有七人因严重受伤需住院治疗,他们指责以方监狱存在 “暴力” 与 “虐待” 行为。
以色列军方证实,三名获释的以色列人质已顺利返回以色列。但获释的 3 名以色列男性被扣押人员看上去瘦弱、脸色苍白,其状况与此前哈马斯释放的被扣押人员相比更为糟糕。这一情况引发了以色列方面的强烈反应。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当晚发表声明,称将竭尽全力使所有人质获释并确保其安全。以总理办公室也发表声明,由于当天获释的 3 名被扣押人员状况不佳,且哈马斯屡屡犯下罪行,内塔尼亚胡表示要采取必要措施,阻止事态继续恶化。尽管没有明确说明这些措施是什么,但无疑给双方刚刚建立起来的脆弱信任带来了冲击。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在协助完成第五批被扣押人员释放后,发表声明称对释放行动的条件越来越担忧,并强烈敦促包括调解人在内的各方承担责任,确保今后的释放行动 “有尊严且私密”。这一声明,从侧面反映出此次人员交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凸显了国际社会对巴以局势的高度关注。
从大局来看,此次人员交换正值以色列和哈马斯就停火协议第二阶段展开谈判的前夕。这项协议旨在为战争的全面结束铺平道路,第一阶段于 1 月 19 日开始实施,哈马斯同意在停火的前六周释放 33 名人质。如今第一阶段已进行到一半,双方的谈判至关重要。然而,哈马斯政治局成员巴塞姆・纳伊姆表示,以色列在实施停火协议第一阶段时的 “拖延与缺乏承诺”,使得协议面临风险,他警告 “协议可能会因此停止或崩溃”。纳伊姆称,以色列正在推迟向加沙地带运送食品、药品、帐篷等物资,并不顾停火协议,持续在加沙地带杀害巴勒斯坦人。虽然哈马斯不想重返战争,但当前的停火协议确实存在破裂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