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一生会遇到8263563人,打招呼的有39778人,熟悉的有3619人,亲近的有275人,但最终,所有人都会消散在人海。”

这句话让我有些发愣。生活中,我们不断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些人可能只是匆匆路过,和你说声“你好”,就匆匆离开。而有些人,可能会在你的生命中停留更久,成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但这些“亲近”的人,有些,也许并不如我们想的那么值得珍惜。
我们总是会经历人与人之间的聚散离合,失去联系的朋友,偶尔会突然冒出来联系你。那一瞬间,心里难免会有点小兴奋:“哎呀,真久没联系了,他/她怎么突然找我了?”但,停下来想一想:这个人,真的是你记忆中的那个熟悉的人吗?
有些关系,真的不该简单地回归。以下这三个成语,或许能帮你在面对“失而复得”的关系时,保持清醒,避免走入误区。
刻舟求剑:他已经是个“新人”
曾经听过一个很经典的故事——楚国人丢了剑掉进河里,他并没有着急跳水捞剑,而是划了一道痕迹,告诉大家等船靠岸后,他就可以从那里下去捞回剑。
听起来很荒谬吧?因为船在动,剑早已不在原地。这个故事的寓意是:如果你总是用过去的眼光去看待现在的事情,那你很可能会大错特错。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像这条船。你和他/她的距离、关系和处境,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发生了变化。你如果一味地按照旧有的标准去看待一个人,很容易就陷入“刻舟求剑”的窠臼里。时间过去了,大家都在不同的轨迹上前行,再把曾经的情感和记忆套用到今天,可能根本不合适了。
我们常常会在失去联系后,把那些曾经亲密的人,或者那些曾经给过你支持的人,理所当然地当做是过去的“那个人”。可谁能保证,时间长河中的每一次擦肩都不改变一个人呢?或许他/她的心态、家庭、工作,甚至是思想,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有个朋友,曾经是我最亲密的同学之一。毕业后,他去外地工作,我们也渐渐没了联系。几乎过了两年,突然有一天他加了我微信,说是想找我聊聊。开始时,我还以为他和以前一样,还是那个曾经跟我一起熬夜准备考试、一起讨论未来的朋友。但见面时,我才发现,他已经变得不再是那个我曾经认识的“他”了。他的观念、他的生活方式,甚至连说话的语气都与过去有了明显的差距。

人,尤其是在这么快速变迁的社会里,真的是不容易保持一成不变的。失去联系的人,特别是有些年头没有联系的朋友,应该当做“新人”来看待。没有任何关系能够保证它在时间的长河里永远保持不变。所以,接触这些“新朋友”,要从头开始,重新认识他/她的变化和成长,不要在过去的记忆中困住自己。
木已成舟:有些事物,无法挽回
有句话说得好,“有些东西有保质期,过了就不能再用了。”我一直觉得,人际关系也有类似的“保质期”。特别是那些走到尽头的关系,它们就像是过期的牛奶,虽然外面看起来没有变化,但一旦打开,却什么味道都没有了,甚至可能变质了。
比如说,曾经亲密的朋友,突然变得疏远;曾经有过深厚感情的爱人,分开后却无法再恢复如初。很多时候,去追求这些已经过了保质期的关系,可能并不值得。尤其是在感情破裂后,想要复原往昔的火热情感,不仅不现实,甚至可能伤害到现在的自己。
有一位网友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她和高中时的初恋,经历了七年的恋爱,最终因为各自的未来选择分开了。多年后,偶然间通过同学聚会重新联系上了。当她看到他结婚照的时候,心里五味杂陈,顿时想起了过去的那些美好时光。在一次偶然的出差机会中,他们见了面。虽然当时的情感回流,但当她回到自己现实的家庭时,心里有一股强烈的责任感:过去的爱情无法简单找回,今天的家庭才是她该珍惜的。
即便你再多次回忆过去的关系,许多事情一旦做出决定,就成了“木已成舟”。曾经的伤口,再去碰它,可能只是自我折磨,永远无法恢复得像以前那样完美。特别是破裂后的亲情、友情或爱情,或许没有裂痕是可以完全抹去的,甚至即使表面看不出来,那些内心的痕迹却始终存在。
所以,面对曾经的关系破裂后,再回头审视,理智告诉我们,某些事物和人已经成为了定局。不要抱有过度的幻想和执念,有些关系的“保质期”已经过去,强行去找回它们,往往适得其反。

不识庐山真面目:你看到的,可能只是表面
人际关系总是复杂的,尤其是那些看似恢复的“旧关系”。我们常常以为恢复了联系就能恢复原本的亲密无间,可实际上,当你走到那个“庐山”之前,你根本不知道背后藏着的到底是什么样的真面目。
有些人重归旧好后,可能会出现另一种微妙的变化。你能感受到,彼此之间似乎多了些防备,多了些尴尬。关系可能并不像你想的那样自然和融洽,或者你发现彼此的沟通变得越来越困难。
“庐山真面目”这句话,正是告诉我们,我们看到的往往只是表面,真正的内涵和复杂的背景,可能隐藏得深得我们无法察觉。失去联系的人,哪怕他/她曾经是你的朋友,与你之间的距离可能会因为时间、经历、生活状态的变化,变得不同。
所以,不要对“失而复得”的关系抱有过高的期待。你以为恢复了联系,但其实,你们之间早已有了无法跨越的鸿沟。不是所有的旧情谊都能恢复得像当初那样。
结语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如此微妙,有时候,一些我们认为可以随时重启的友谊,实际上早已经变了模样。在生活中,学会理性看待这些“失而复得”的关系,不要轻易妄自回归。用心去衡量,用智慧去判断,你会发现,有些人,也许真的不该再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