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书法的审美,应该建立健康的文化评价体系。至少要抬升至艺术高度,否则就是对书法专业性的亵渎,也是对公众审美能力的低估。因此,一定要对书法艺术怀有敬畏,这样才是文化自信的真实体现。不因身份盲目追捧,也不因跨界刻意贬损,让文化艺术的审美各归其位,这才叫成熟与理性。

1
小编现在要说的是福耀科技大学校长王树国的笔墨结字。我们这里从书法的角度去鉴赏。王树国的笔墨作品成为网络焦点,刹那间引发两极评价。支持者盛赞其"文人风骨",质疑者直指其"用笔孱弱",这场争议撕开了公众人物跨界书法时普遍存在的一个致命的问题。

2
客观来说,王树国的笔墨水准确实存在明显局限。笔墨结字比例失调,重心左倾严重,在用笔上戈钩绵软无力,收笔出现颤抖痕迹,还有就是暴露出控笔稳定性不足。整体章法更为致命,字间距压缩变形,落款与正文形成头重脚轻的视觉压迫,这种作品放在专业书法展中,恐难通过初选。

3
网友之所以过度追捧,小编以为本质是文化名人的光环在书法领域的非正常投射。王树国本身并不会寄希望书法题词会产生出什么额外的东西,但是大众容易陷入"以位论艺"的认知误区。这种现象在当代屡见不鲜,因此我们一定要有一个正常的书法审美标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