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汽车业务分拆独立的传言已久,昨天靴子终于落地。
11月26日,长安汽车发布公告称,已与华为签署《投资合作备忘录》。
根据备忘录,经协商,华为拟成立一家新公司,将车BU的核心技术和资源整合至新公司,长安汽车及关联方将有意投资该公司。
这意味着华为车BU将独立,并且开放股权,与产业链合作方共同联合运营。
华为常务董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表示:“我们一直认为,中国需要打造一个由汽车产业共同参与的电动化智能化开放平台,一个有‘火车头’的开放平台。我们与长安深化合作,同时还会与更多战略伙伴车企一起携手合作,不断探索开放共赢的新模式,共同抓住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机遇,实现我国汽车产业崛起的梦想。”
新公司有以下几个关键信息,值得注意。
控股权:华为控股,持股至少为60%,包括长安在内其他投资者持股比例之和不超过40%。
经营范围:新公司定位“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开放平台”,华为将把华为车BU的汽车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汽车智能座舱、智能汽车数字平台、智能车云、AR-HUD 与智能车灯等相关技术、资产和人员(约7000人)注入新公司。华为智选车、智能电动业务等仍在华为体系内。
合作原则:华为原则上不从事与新公司业务范围相竞争的业务。新公司运作不与华为对齐,将采用市场化的惯例体系和薪酬激励框架。
分析认为,新公司有助于华为解决汽车业务资金问题,减少亏损,同时也有利于扩大合作范围,减少汽车公司疑虑。
1【华为唯一亏损业务】
华为这几年虽然身处困境,但营收依然可观。
尤其是今年,前三季度营收4566亿元,净利润率16%,经计算净利润约730.56亿元,已经是去年全年净利润的两倍以上。
如此赚钱的华为,却依然有亏损业务——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这可能跟大家平时的印象不太一样。
在各种媒体上,华为高阶智能驾驶、鸿蒙座舱,以及华为技术加持下的问界、阿维塔、智界汽车,引发广泛讨论,备受关注,一片风生水起。
但数字是残酷的。
华为常务董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表示,车BU是华为唯一亏损的业务单元,每年研发投入超过100亿元。
再看看它的收入:2022年,车BU收入20.77亿元,占华为总营收比例0.3%。2023年上半年,华为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109亿元,其中车BU仅收入10亿元,只占个零头。
这样的收入水平,与车BU所承载的战略使命是严重不匹配的。
余承东在今年4月曾坦言华为车BU的困境:“蔚来、理想等造车新势力有自己的追求,我相信基于市值等原因,他们不太可能在智能化上选择华为。传统的车企当中,如果怕失去‘灵魂’的,也不会选我们。”
去年8月,任正非点名华为车BU,称其“不能铺开一个完整战线,要减少科研预算,加强商业闭环,研发要走模块化的道路,聚焦在几个关键部件作出竞争力,剩余部分可以与别人连接。”
这是明确要求华为车BU要缩短战线、开放合作、抓住重点、提高效率,尽快实现商业利润。
同年12月,余承东立下了2025年华为车BU实现盈利的目标。如今,华为车BU敲定方向:打造一个由汽车产业共同参与的电动化智能化开放平台。
新公司引入投资方,可以直接减少华为汽车业务的资金压力。同时,双方形成战略互生关系,也有助于华为汽车业务扩大市场。
2【汽车智能化的生死时速】
眼下的汽车市场,很像当年智能手机初兴的手机市场。
有了智能手机的前车之鉴,这波汽车智能化的争夺战,谁也不敢掉以轻心。
这两年,大浪淘沙已经开始,一大批创业车企倒下、汽车价格战愈演愈烈就是标志。
造车新势力趋于稳定。理想、蔚来、小鹏不断扩充产品线,培养生态,扎稳脚跟。
新能源势力中,比亚迪强势崛起。2022年,比亚迪汽车全年累计销量达到186.85万辆,同比增长达到152.5%,成功超越一汽大众登顶全品牌乘用车销量冠军宝座,结束了中国车市销冠近40年被合资品牌霸榜的历史。同时,比亚迪也超越特斯拉位居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首位。去年6月其市值一度突破万亿元,仅次于特斯拉和丰田,成为首个跻身万亿市值俱乐部的自主品牌。比亚迪被不少人称为“车中华为”。
传统车企也普遍推出了极具竞争力的新能源车型,就连比亚迪也感受到了压力。继11月初海洋网车型降价后,近日比亚迪针对王朝系列也新增了优惠政策,多款热销车型最高降幅达 1.5 万元。
还有跨界入局、明年上市的小米汽车,在“人车家全生态”新战略加持下,预期也会带来不小的冲击力。
除了以上,还有全球新能源巨头特斯拉,阿里巴巴等科技巨头入股支持的汽车公司……
可以说,当前的智能汽车市场正处于群雄逐鹿的淘汰期,后面的竞争烈度只会更强。
这样的大背景下,长安汽车与华为战略合作成立新公司,可以发挥各自优势资源,加速智能化技术大规模商业化落地,推动中国智能汽车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共享化发展,提升汽车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推动核心技术突破引领、中国汽车品牌迈向世界一流。
在这个过程中,长安汽车无疑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3【打消“失去灵魂”的顾虑】
华为通过车BU独立,并从股权上引入下游车企,形成伙伴与共生关系,可以从根本上打消车企“丧失灵魂”的顾虑。
2021年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曾有一个著名的观点。谈到与华为合作时,他说,“这好比一家公司为我们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如此一来,它成了灵魂,上汽成了躯体。对于这样的结果,上汽是不能接受的,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
华为一直强调自己不造车,只提供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增量零部件,帮车企造好车。但车企担忧的是,采用华为的整体解决方案,可能会丢掉“灵魂”,变成华为的代工厂。
如今,华为新公司成立,愿意出让股权,邀请车企加入,就把“华为的解决方案”变成了“华为与车企共同的解决方案”,丢掉“灵魂”的问题也就不存在了。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华为在汽车行业的竞争阻力。
反过来看,车企也不可能都搞一套完全自研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如果站在“智能化汽车只是万物智联的一部分”这样的高度来看,显然,不是谁都有这样的能力。
平安证券在其研报中称,随着今年下半年问界M7、问界M9、智界S7、阿维塔12的上市,华为在汽车行业的存在感将日益增强,预计未来会有更多车企选择华为的智能车技术。
塔子在华为和长安的带领下,绝对能冲击高端纯电智能车型
阿维塔这是要飞啊,天花板中板地位了
估计阿维塔以后的产品力还会更上一层楼,买的人也会更多
阿维塔嫡传太子地位稳了
赶紧把阿维塔给定上,不然以后提车估计得等很久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