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过的第一次奥运会是2000年的悉尼,但真正留下深刻记忆的第一次奥运会是2004年的雅典。
那一年刘翔让我知道了田径里有个叫110米栏的项目,让我知道了黄种人原来也能在跑道上面对一群深肤色人种时领跑。原来中国人可以率先冲过终点,可以创造奥运纪录和世界纪录,可以头戴橄榄枝,身披国旗,一跃登上田径的最高领奖台。
那一年我还真正看完了一整场网球比赛,知道了一对叫李婷和孙甜甜的搭档,知道了原来不富裕的中国人也能在这项看起来很贵族的运动中夺冠。
那一年有一天晚上我妈进我房间催我睡觉,看我正在看女排决赛,俄罗斯2:0领先中国。我妈善解人意而又胸有成竹说看完这场就赶紧去睡。结果中国女排咬死比分,一路追赶,留下来监督的我妈忘记了催促,陪我一直看到女排3:2反超俄罗斯夺冠,女排姑娘们拥抱庆祝的对面,是加莫娃坐在场边泣不成声。
当时已经是凌晨三点半,我到现在都记得我妈急急忙忙站起来关电视时说的话。当时她还没有老,她说:“我们年轻的时候也看女排。”她还说:“可以了可以了,赶快上床,不要兴奋地睡不着觉。”
2004好像是很遥远的事情了,杜丽、王义夫、陈中、冼东妹、朱启南、罗雪娟、贾占波、邢慧娜、张军高凌这些名字都仿佛是很遥远的记忆了。石智勇这个名字倒是常听常新——那年也有一个举重的石智勇,但跟现在这个石智勇不是一个人。我记得2004我们家还在下岗潮的阴影里挣扎,大街上的小汽车都是线条凌厉的桑塔纳,中学课本教的还是“我国GDP排在美日德英法意之后的第七名”。
二十年指间沙漏,倏忽即逝。从2008到2016,这中间的十年是我上大学和开始工作的十年,08年我在北京但没有看北京奥运会,12年我在伦敦也没怎么看伦敦奥运会,16年的里约奥运会我还在伦敦,忙的根本没工夫。对这三届奥运会我的印象只有三个:一是原来美国也是能掉到奖牌榜第二的;二是博尔特和菲尔普斯都太厉害了,他们都不是地球人;三是林丹和李宗伟的恩怨情仇真是动人,超级丹是英雄,拿督又何尝不是?但“败者为王”也太败气运了。
2021年东京奥运会,这时的我又有时间可以关注它了。一个叫苏炳添的男人此时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他并不是一个金牌得主,他甚至从一开始就不是冲着金牌去的,可是当他跑完百米半决赛后坐地仰天怒吼的样子着实感染到了我。我愣了一会儿,听解说解释完才弄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儿,9.83,人类百米第12好成绩,第一个跑进奥运百米决赛的黄种人。
恍惚间时间好像回到了2004,我仿佛又看到了刘翔的影子,只是这次不用金牌我也能感受到那种力量。我知道奥运会并没有变,变的是我。小时候我只知道胜利值得祝贺,但成年后世界教会自己去感受那种全力拼杀半决赛的伟大,那种决赛中虽败犹荣的喜悦。
2021年东京奥运会另一个让我感到意外的地方是最后几天网上的讨论都集中到了中国金牌总数能不能超越美国。可能是好几届没有特别看了,这个问题让我惊讶,原来不用靠主场、赶超美国也是可以如此自然讨论的一件事。我突然意识到,在我不用背书的时候,中国的GDP已经在十年前超过日本,来到世界第二了,这个干瘪的数字此刻无比形象。
说实话这是让我感到陌生的局面,尤其是在不知不觉亲身参与其中再回头看猛然发现它的一刹那,好像许多事跟都变得跟以前不一样了。也许这就叫人到中年。
2022年北京冬奥会加深了这种印象。短道速滑就不说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陌生的运动成为了我们全家记忆里的“传统优势项目”。更让人惊奇的是苏翊鸣,看他时候的感觉和2004年看李婷孙甜甜夺冠时一模一样:这个也是中国人玩得转的吗?不同的是这次这个念头只维持了一瞬,很快联想到朋友圈里那些浑身上下只剩一张嘴露在外面、扶着板子傻笑的傻子朋友,就觉得这也没什么想不通的,毕竟这些年看过的刷新观念的场面不是一个两个。
当然还有谷爱凌,问题不在于她到底爱的哪个国,问题在于她为什么会选择中国,要知道那可是美国人啊,中国居然这么快也有自己的“杜普兰蒂斯”了。
2022年冬奥会放大了2021年东奥会的陌生感,至少是放大了我的陌生感。然后,这种陌生感在2024巴黎奥运会彻底变成不一样的东西。
巴黎奥运会是从反思体“松弛教育”开始的,当初调侃这个的时候(《这波“松弛感”教育也太紧绷了》《奥运会开幕式挺好的,就是那个酒神能不能拉出去砍了》),我怎么也不会想到最后真正展现“松弛”二字精髓的,是中国的年轻运动员们。
从嘻嘻哈哈意外夺银的王欣瑜张之臻到落落大方回应美国富家女的郑欣文,从绝不内耗的聊天终结者潘展乐到无敌搞怪王全红婵,从“每枪必叹气是为防止激动错了好尴尬”的刘宇坤到“还要写暑假物业呢”的郑好好,从“wc有瑕疵”的孙佳俊到“下班了下班了”的李雯雯,电视机镜头前越来越多展示到的不再仅仅是为国争光的体育健儿,而是有血有肉个性十足的可爱后生。
这不正是我们从前所期望的样子吗?一个全新的时代,一个全新的中国。
当我们看到网球、小轮车、冲浪、滑板、霹雳舞、速度攀岩赛场上的中国选手不再有“这也是中国人玩的转”的想法,当潘展乐和郑钦文的金牌不再让我们觉得“也就这一届”或者“也就这一个人”,这不正是崭新的世界到来的样子吗?
樊振东“中国之壁”的汗水令人振奋,马振昭绝地反击后的泪水让人动容,李倩终于圆梦的挥拳澎湃人心,杨柳拼尽全力拿下的银牌里有比金牌还令人生敬的东西,举重队把所有金牌挂在未能卫冕的石智勇脖子上的一幕更是会让中年人眼眶湿润。
在崭新的世界里,也有一些原来的东西从未改变,奥运会就像一个每隔四年就会响起的闹钟,定时把这些人生的况味带回到我们眼前。
如果有人说奥运会没意义,金牌没意义,奖牌没意义,年轻时候的我一定会信。但人到中年,我会对孩子说你一定不要相信这句话,那些对普通人来说也都有是有意义的,它们是回忆的坐标,是时光的痕迹,通过它们,你可以观察到世界的变化,看到人是怎么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这不是什么宏大叙事,而是每个人的私家历史。
2024年巴黎奥运会,网上从头到尾都是关于中国金牌榜能否力压美国的讨论,比2021年东京奥运会时更热烈、更理所当然。美国老乡独特的奖牌排名方式靠着美国媒体一篇又一篇“科普”教程而出圈,引来了全世界的关注,英国老乡引用的调侃最为有趣:“是的,麦基翁虽然赢得了金牌,但银牌和铜牌都是美国的,恭喜美国在女子100米仰泳中以2:1的比分击败澳大利亚。”
最后一天,如坐针毡的美国老乡们在电视和网络上疯狂计算美国“争金点”,同样如坐针毡的中国网友则隔着屏幕卖力地替法国女篮加油,两边最终都没有完全如愿,美国跳高摔跤和女排都遗憾夺银,法国女篮则以1分之差憾负美国女篮。中美金牌榜最终40-40打平。“双方都不满意的结果”,像极了滚滚尘世中的人生游戏。
但是不得不说这游戏背后又藏着一些别的信息,在2004年,我的童年记忆里,中国人小心翼翼地计算每一块金牌,为奖牌榜第二的位置欢欣鼓舞,同时默认与第一的差距如隔天堑。在2024年,在体操、游泳、击剑、自行车、羽毛球、跆拳道等项目都有遗憾的情况下,大家嘻嘻哈哈的,还是可以天经地义地讨论与美国掰一掰手腕的可能性。仰视已经变成了平视,中国在奥运会奖牌榜第一的竞争中甚至有了容错率。
这样的奥运会至少我以前是没看过的。真的是,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