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好”从墓到庙的转变是对历史的不断认知(四)

翁卫和说古史 2024-10-23 19:12:49

殷墟五号宗庙遗址与帝喾·辛妃宗庙考古研究

殷墟作为殷代早期商汤的王朝都城,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宗教、和政治信息。然而,关于殷墟五号重屋(宗庙)遗址的归属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分歧。特别是该遗址是否与“妇好”相关的讨论备受关注。本文将基于出土的铭文和遗存,提出五号宗庙遗址并非“妇好墓”,而是与帝喾及辛妃简狄相关的殷人祖先崇拜场所。

铭文解读:关于帝喾·辛妃的崇拜

在五号宗庙遗址出土的铭文(图一、图二)中,长期以来被部分学者解读为与“妇好”相关的内容。然而,通过进一步的分析,这些铭文实际上围绕着帝喾和辛妃简狄的故事展开,强调了殷人对其祖先的崇拜与敬仰。这与传统的殷人宗庙祭祀活动的核心内容相符,而非妇好个人的祭祀或葬礼相关信息(图三)。因此,将铭文误解为与妇好相关的解释显然存在错误。

宗庙遗址的功能与归属

进一步的考古证据表明,殷墟五号宗庙遗址应归属于帝喾和辛妃简狄的宗庙。遗址的结构和布局显示,它不是殷商普通贵族的墓葬,而是具有明显宗教和祭祀功能的建筑。根据相关的文物分析和历史记载,这一宗庙极有可能是由殷代首任王子履(即商汤)所修建,以祭祀帝喾和辛妃,延续对殷商族祖先的崇拜(图四)。

遗址中保留下来的部分为地下的“重屋”结构,而地上原有庙堂,随着时间的推移已不复存在。这种“重屋”结构是殷人宗庙建筑的一个重要特征,表明了殷代宗庙建筑在功能和设计上的独特性。

殷人宗庙的建筑特色与历史意义

殷墟的多处宗庙遗址保存至今,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殷代宗庙建筑的特殊结构。宗庙的“重屋”部分往往埋在地下,保护了大量文物和建筑结构,使得我们能够通过这些遗存窥探殷代宗庙的礼仪和文化传统。这些遗址作为古人留给我们的“特殊礼物”,不仅揭示了殷代社会对祖先崇拜的重视,还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古代宗教和建筑的宝贵资料(图九)。

结论

综上所述,殷墟五号宗庙遗址并非“妇好墓”,而是与帝喾·辛妃简狄相关的宗庙遗址。通过铭文和遗址结构的分析,确认了此地为殷王商汤修建的宗庙遗存。殷人独特的建筑设计和宗庙礼仪,使得这些遗址得以保存至今,成为现代考古学的重要研究对象。这些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对殷代宗教和文化的理解,也为重新审视殷墟遗址的功能与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

0 阅读:0

翁卫和说古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