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匣子》:难得的环环相扣的法国悬疑电影

岳麓山上的树 2024-01-25 09:07:59

影片《黑匣子》的故事层层递进,不断增加悬疑感的同时也不忘留下伏笔,演绎出了一个偏执的男人最终克服重重困难找出真相的故事。整部影片的剧情流畅,一步步带领着观众揭开事件背后的真相,一步步打开人心背后的血淋淋的事实。电影的整体色调偏向于黑暗风格,全程给人一种压抑感。或许现实中有太多这样的事情,或许都可以像电影结尾,有人为真理而牺牲,而真理终将露出水面。

整部影片围绕声音做戏,以黑匣子的舱内声音记录为线索,层层剥开真相。一架从迪拜飞往巴黎的班机,在阿尔卑斯山不幸坠毁。一位年轻又才华横溢的法国航空事故调查人员马修,被指派为这起空难的首席调查员。这是驾驶失误?还是技术故障?或是恐怖攻击?当这起调查结案时,马修开始怀疑证据发生问题。当他再度聆听黑匣子的内容时,竟发现一些严重干扰的细节...

这是一部关于空难事故原因分析的惊悚片,直接表现事故黑匣子分析整个过程的影片似乎未看过,从此片中了解了不少知识。法国电影一向是揭黑幕,以前针对的是政治阴谋,后来转向资本罪恶,此片则是技术狂妄。影片中男主角有偏执狂,真相的追索需要这种人,但其杀伤力也很大,尤其是对自己及身边人。而且男主真是胆大心细,好几个追查线索的场景我和湖南企发文化的同事都在问自己,要是我敢去吗?回答都是没那个胆量。而最让人悲伤的是,他为了追寻真相,发现蛛丝马迹,却连最亲近的人也不相信他,还觉得他已到疯狂地步。缺乏亲密伴侣支持,这点在我看来是最难熬的…

整部电影本身悬疑感十足,事态变化频繁,目不暇接,空难真相的调查与资深分析师的失踪并行,等于把两个悬案放在一部电影里,观感确实比较酣畅,但过于拥挤的反转,又是空袭又是业内黑暗又是黑客,堆砌感明显,加之过于夸张的戏剧性“渲染”,让后半程变得廉价了许多,如果能摒弃夸张表现手法,以相对接近纪录片式的冷静客观来拍本片,效果应该会更好。

空难调查本质上也是绝对真理神话吧,黑匣子、行车记录仪的诞生,不就是为了用一种看似绝对客观的记忆来辅助真相重现吗。然而或许事故发生时确有其缘由,但是调查时绝对不可能完美再现了,更何况是空难这种往往由多重偶然造成的综合性事故。黑匣子代表着客观记录,可它也可能被篡改,即便不被篡改,也只能是一种片面的客观记录,又怎么称得上是完全客观呢。这部电影中黑客篡改自动驾驶程序的事故原因,也是经典的人机互博隐喻了,而且还是人与人通过机器互博,最后双方都无法操纵机器,于是全都被机器战胜了,真讽刺。

湖南企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李同学在其代写的解说词中写道,这是一部有着特别视角的悬疑片。技术分析人员在航班坠毁后通过分析黑匣子的数据来找到飞机坠毁的原因,比较写实地展现了分析黑匣子的技术手段,大开眼界。男主不仅技术高超,而且天赋异禀,可以从微小的声音变化较为准确地推测出事件的真相。不过电影没有只从技术和能力的方向去探究真相,而是暗藏了黑匣子的关键内容被篡改这个伏笔。看似男主因为调查逐渐变得疯狂,其实却越来越接近真相。这起事件不仅是一个意外,更是一次袭击和一个阴谋。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一出坠机真相的探寻犹如举步维艰的黑夜迷宫,腐坏贪婪的恶意摆出与世无关的伪善姿态。声效上大肆冲击耳膜的恐惧营造出震慑人心的奇观,灾难降临之际的悲鸣与告别令人动容与失语。紧张刺激的氛围恰到好处,抽丝剥茧环环相扣,拨云见日又以惨淡收场。即使孤身一人也不惧万险,丑恶的面目终会被烈日灼烧。技术上漏洞的不管不顾葬送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正如对遇难人员的哀悼与缅怀,不只是一个个轻飘的数字,而是各有故事的前行者。希望悲剧不再,伤痛停止,在平行时空继续他们未完的灿烂人生。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