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不可史意
编辑|不可史意
在香港,有这么一个地方,曾经连中国和英国政府都不敢轻易踏入。
那里,很多人挤在一个逼窄压抑的空间、空气中整日迷茫着恶臭、黄赌毒横生......
即便是遥遥相望,也给人一种不寒而栗的冲击感。
它就是九龙城寨,这个曾经被称为“香港最邪恶最肮脏”的地方!
宋朝时期,九龙城寨所在地是“官富场”,是官府掌控盐业的重要据点,到了清代,九龙的防务地位进一步强化。
为了应对南海沿岸日益频繁的海寇袭扰,清政府加固了这片土地,高墙拔地而起,炮台耸立城头,寨内驻扎的兵士目光如炬,远眺着可能逼近的敌船。
但是,帝国的安宁从来都是短暂的,在鸦片战争的烽烟中,九龙寨的命运发生了转折。
英国逼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导致香港岛被割让,让人疑惑的是,九龙寨却仍处于清政府的掌控之中。
然而,这种“主权上的保留”注定只是形式上的安慰,随着英军对周边地区的控制逐渐深入,而清政府的实际统治力则日益削弱。
九龙寨的防御意义早已褪色,只剩下一片在历史夹缝中苟延残喘的城池。
二战的阴影笼罩下来,为九龙寨的命运增添了一道深深的伤痕。
1941年,日军占领香港,这片区域被卷入战争,日本人拆除了九龙寨的城墙,腾出空间以扩建邻近的启德机场,战争结束后,日本投降离去,残破不堪的九龙寨却迎来了新的“居民”——难民。
战争造成的流离失所,让大量无家可归的人涌入香港,其中很多人最终选择了九龙寨。
人们推开那些废弃的衙门与空屋,带着简陋的家当在这里安顿下来,最初人们没有计划,没有蓝图,更没有管理,他们见缝插针,将空间最大化地利用:一间屋子改成几间,一座矮楼上面堆起几层,砖墙水泥胡乱加盖。
人们在有限的土地上开辟出无数条狭窄的小巷,甚至在建筑之间搭建起横跨的连廊,远远望去,这里就像一片灰暗的蜂巢,而里面的居民,成了无序中的“工蜂”。
从外部望去,九龙城寨的建筑像是一片从地表疯狂滋长的灰色植物,层层叠叠地堆砌着,不知疲倦地向天空攀爬。
这里没有统一的设计图纸,没有专业的规划师。每一堵墙、每一块砖、每一道梁,都是居民们自己一点点“建造”出来的,为争取一寸空间。
他们在高楼间搭建连廊、加盖楼层,甚至用竹竿支撑起“悬空”的阳台。
街巷之间宛如迷宫,错综复杂到外人一旦踏入,恐怕很难找到出路。
站在城寨底层向上望,阳光早已被头顶交织的电线、衣物和广告牌遮挡得严严实实,白天,昏黄的光线勉强穿透高层间的缝隙,映在地面,却只显出堆积如山的垃圾和遍布的积水坑。
到了晚上,昏暗的路灯与楼中散发出的零星灯光相互交织,整个城寨沉浸在一种诡异的氛围中。
在这里,犯罪和日常生活交织成一张巨大的网,巷道里随处可见非法诊所的招牌,那些招牌的背后不仅提供牙科服务,也为不法活动提供掩护。
不过,九龙城寨的居民并非完全被动的旁观者,他们在这个看似失控的环境中,创造了另一种形式的秩序和生存方式。
没有正规供水系统,他们就自行挖井取水;电线老化,他们便自己铺设新线路;楼宇密集,他们干脆将天台和阳台变成菜地,用来种植蔬菜或晾晒衣物,在贫瘠和压迫中,生活依旧顽强地延续着。
当然,这种顽强也需要付出代价,堆积的垃圾和肆意散落的电线使得火灾风险居高不下,城寨内的公共卫生条件更是令人咋舌。
大多数居民的生活废水直接排入露天的排水沟,公共厕所的数量少得可怜,污水横流的巷道成了疾病的温床。
而狭窄的空间和高密度的人口,也让邻里间的摩擦变得不可避免,几句争吵便可能演变为一场旷日持久的恩怨,彼此的家门近在咫尺,想要彻底避开对方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这些错综复杂的环境中,孩子们却似乎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没有操场,他们就跑到天台追逐嬉戏;没有玩具,捡到的一根竹竿也能当成宝贝;飞机从头顶轰鸣而过,他们甚至会停下手中的游戏,兴奋地指向天空。
上世纪80年代末,九龙城寨已经成为香港的一个沉重隐患,过度密集的建筑、不堪重负的基础设施,以及犯罪率居高不下的治安问题,让这里成为政府亟需解决的“城市病灶”。
1987年,香港政府联合英国政府宣布了一项拆迁计划,计划将九龙城寨彻底拆除,这个消息一出,不仅在城寨内掀起了轩然大波,也迅速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
拆迁计划表面上看似强硬,但对城寨内的居民来说,这是一场关乎生计和情感的重大考验。
尽管九龙城寨的环境恶劣,但长期生活在这里的人已经对其产生了情感,面对更好的选择,很多人依旧选择坚定地留在这里,随机便开始组织抗议活动。
于是,政府提出了高额补偿方案,确保所有被拆迁居民都能得到妥善安置。
据统计,拆迁期间,香港政府为城寨居民提供了约27亿港元的赔偿金,每户家庭都可以选择领取经济补助,或直接搬迁至政府提供的新住宅。
在电影中,九龙城寨的影子屡见不鲜,无论是成龙的《重案组》还是古天乐的《九龙城寨之围城》,城寨那种混乱又充满生机的氛围,贯穿于镜头之间。
尽管观众从影片中就感受到了九龙城寨的混乱,但现实远比电影中展现的更为残酷。
参考信源:环球时报2024年5月28日——到“九龙寨城”重回“集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