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河北、河南、山东等地近期农业农村部门纷纷加大对小麦“一喷三防”工作的开展力度。
这是因为小麦在生长期间会面临多种威胁,既有从外部环境而来的干热风及低温天气造成的霉菌害,又有从内部生长发育方面对小麦造成影响的虫害。
为了提升夏粮丰收的可能性,国家农业农村部下达了小麦“一喷三防”的技术通知,为各地的农业工作者提供了科学的种植指导。
那么,小麦“一喷三防”的具体实施方法是什么?
又有什么作用?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22bd6ea2694f43620198e72e7f52d41.jpg)
小麦抽穗灌浆期是小麦生长过程中最为关键也最为脆弱的时期,此时外部环境的任何变化都有可能直接影响到小麦的最终收益率,因此也被称为“决定收益率的最后时刻”。
外部环境主要包括病虫害——霉菌害和虫害,并且同时发生的可能性很高,所以农田管理人员需要采取措施同时对付这两个敌人,减少它们对小麦生长造成的负面影响。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063c37fc7f448fbdb65b1c79117f2c3.jpg)
这个保卫农田的项目就叫做小麦“一喷三防”——同时喷施药剂防治病虫害及干热风。
在小麦抽穗灌浆期由于病虫害发生频繁、种类多样,并且时间非常有限,所以适时喷药就显得格外重要。
小麦“一喷三防”技术除去提高喷药效率外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它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因为以前在小麦的抽穗灌浆期,农民需要进行多次喷药,既浪费时间又浪费药剂,还容易因为错过最佳喷施时机导致防治效果不好。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67b05d30a0ccbc9dbf7ce5183a3a3aa.jpg)
推行小麦“一喷三防”技术后,农民们只需要在三个关键的小麦生长阶段进行1次喷药,就可以达到很好的防治效果,同时也解放了劳动力,让农民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其他农业工作。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314b52c1a1183866ad4df0b28f1c48d.jpg)
小麦的拔节期、孕穗期和穗期。
由于小麦的品种不同以及栽培方式的不同,小麦的生长阶段也会有所差异,因此,适合施药的小麦分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拔节期,中心节刚刚见到头;
第二个时期是孕穗期,即正在进行灌浆,小麦开始抽穗;
第三个时期则是小麦的穗期,即一穗两穗、小麦成熟的时候;
此外,还有一种情况是部分小区块曾经发生过病虫害并且波及范围较大,那么这些区块的小麦也需要在拔节期进行喷药,喷洒范围更广。
药剂组合。
针对不同病虫发生特点,有不同的小麦“一喷三防”药剂组合,以下是5组常用经验配方:
(1) 组1—高纯磷酸二氢钾+氯氟氰菊酯+甲基托布津;
(2) 组2—高纯磷酸二氢钾+植物生长调节剂+丙酰灵;
(3) 组3—高纯磷酸二氢钾+咪鲜胺+唑醇+三唑锡;
(4) 组4—高纯磷酸二氢钾+四氟氰菊酯+咯菌腈;
(5) 组5—高纯磷酸二氢钾+独居蛾烯酯+氟唑磷;
这五组“1喷3防”的经验配方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更好地解决小麦在抽穗和灌浆期间可能面临的多种病虫害威胁,提高小麦丰收率,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10b9b8f23f42a561af687cea6757393.jpg)
由于农田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天气因素,小麦“一喷三防”虽然可以覆盖绝大多数情况下的病虫害预防,但遇到下雨天气还是会出现未能完全达到预防效果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如果下雨量较小还算不影响,但如果遇到大雨甚至倾盆大雨,则会冲刷掉农田洒下的药剂,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补治。
具体补治方法主要有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查看当地天气情况,当导板上有水流出来时说明本田已经失效,需要立即进行补治;
第二步是及时清理杂草,以免杂草拦截水流影响观察水流;
第三步是在雨后及时补治,确保有效防治效果。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34d8d685ca8b60a860528b85290036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