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的千古一问,难度指数达五星

周周史海泛舟 2024-02-01 08:18:55

公元217年一个夏日的夜晚,曹丕宴请宾客,酒酣耳热之际,突然问了这么一句话:

“君父各有笃疾,有药一丸,可救一人,当救君邪,父邪?”(君王和父亲都身患重病,现在只有一粒药能起死回生,是救君王,还是救父亲呢?)

这是一个危险而又敏感的问题,其杀伤力不亚于当今那个经典问题:老妈和老婆掉水里了,先救谁?

不同之处在于,老公答错了,无非就是跪搓衣板,而在座的臣子答错了,搞不好就要掉脑袋!

若放在明清时代,臣子们只能选择救君王。但当时是在魏晋,天地君亲的地位还没有严苛到不能弄错顺序的地步。所以,怎么答很考验人性。

曹丕很狡猾,他设此问有两个直接目的:一是测试臣子的忠,二是测试臣子的诚!如果答救君,那就是不讲人性,对曹丕也不够真诚;如果回答救父,那么就是不忠君。

两个都不对。曹丕的狡猾,也可以说是察人之术就在于此。他故设此问,本身就蕴涵着第三层意思,考验臣子的智:看在座诸君谁能给出一个既不得罪他又合情合理的答案。

很可惜,史书并没有记载谁给出了最佳答案。只是记录了一个叫邴原的下属给出了答案:救父。对此,曹丕的反应是:讪笑不能言。

“讪笑”亦作“姗笑”,勉强装笑。意思是曹丕笑得很勉强!这个答案不算错,但却显然难以让曹丕满意。

换作屏幕前的您,又将如何作答呢?

0 阅读:118

周周史海泛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