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来自身边小事,但故事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请勿对号入座。
郭杏儿59岁,老伴陈有为62岁,他们开了个超市,因为附近有个学校,生意还不错。
这天,老郭哄睡孩子,拿出菜开始做饭。
这几天天气不好,她的腰有些疼,加上带孩子,洗衣服做饭,她觉得自己快坚持不下去了。
老郭不舒服,晚饭就做的简单了点,她凉拌了个黄瓜,炖了土豆牛肉,炒了豆角腊肠,还有一个清炒豌豆尖。
做好饭,她忍不住揉着腰,觉得自己真快直不起腰了。
靠着凳子坐下,老郭皱眉,想着还是和儿子好好谈谈,实在不行,还是让他请个保姆吧。
这时,孩子醒了, 老郭撑着桌子慢慢站起来,门开了,儿子陈祥和儿媳魏萍走了进来。

听见孩子哭,魏萍埋怨说:妈,你干什么呢,你没听见宝宝哭吗?
老郭没说话,反正她知道,不管她怎么解释,魏萍都不会听进去,在儿子家这一年多来,她早习惯了。
她尽量快点走到屋里,抱起宝宝,哄着让他不哭,同时检查他有没有拉臭臭。
魏萍换了衣服冲进来,一把夺过孩子,说:妈,我知道你对我有意见,可宝宝是无辜的,你不能把气撒在他身上,他还这么小,知道什么呀。
老郭皱眉,这时陈祥走进来,说:小孩子哭几声没什么,哄哄他准备吃饭吧。
魏萍冷哼一声,说:陈祥,宝宝可是你儿子,你看着他被欺负,就不心疼吗?
老郭走出去,把菜在餐桌上摆好,盛好米饭。

她又把孩子的学步车拿过来,想着孩子醒了,肯定要玩一会,让他自己在车里玩吧。
老郭又细心地给奶瓶消毒,给宝宝冲了奶粉,摸了摸温度,宝宝喝刚好。
魏萍抱着孩子出来,说:宝宝,妈妈对不起你,你这么小,知道什么呀,就被人故意针对。
老郭知道,魏萍又在含沙射影,可她就是想不明白,魏萍到底是怎么想的?
如果实在不放心,那就不要让她照顾孩子,她也想回老家。
可魏萍不行,一定要她带孩子,又每天没事找事,让这个家没个消停。
宝宝看见老郭手中的奶瓶,兴奋地往她身上扑,老郭接过来,孩子开始咕咕喝奶,露出两颗小牙齿笑。

老郭看着孩子的笑容,心里好受了很多,觉得就是自己受点苦,为了他也是值得的。
孩子吃饱了,骑着学步车在客厅横冲直撞。
老郭刚坐下吃饭,魏萍皱眉说:妈,你拌黄瓜为什么削皮呢,你不知道营养都在黄瓜皮上吗?
老郭没啃声,继续吃自己的,魏萍吃了一块牛肉,咬牙说:妈,你知道这牛肉多贵吗?你怎么做的这么柴,真是太浪费了。
老郭吃了块牛肉,觉得很香,没明白怎么就柴了,反正在儿媳的眼里,她做什么都不对。
看她这样,魏萍气的放下筷子,说:妈,你这是什么意思,没听见我说话吗?你至少要有个反应吧。
老郭也生气了,身体不舒服,加上这一年多的压抑,她也不想再忍下去了。

她站起来,说:行,我带不好孩子,做不好饭,那我回老家,你们觉得谁做得好,让谁来,可以了吧。
她真的觉得受够了,这一年多时间,自己又是出钱又是出力,可结果得到的,就是各种埋怨。
她也算是看明白了,不管她怎么委曲求全,只要别人想找你麻烦,总会有各种借口,这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借口。
陈祥叹口气,说:妈,萍萍就是这种人,她也没什么坏心,你别和她认真。
老郭摇头,说:祥子,算了吧,这种话我听了很多次,你没说烦我要听烦了。
祥子,我最近身体不好,也没精力再带孩子了,我要回老家。
魏萍冷笑一声,说:妈,你这是撂挑子不干了,那小宝怎么办?

妈,我和祥子都要上班,你这么做,让我们怎么办?
老郭看了她一眼,说:萍萍,你怀孕几个月后,让我来照顾你,我高高兴兴来了,想着自己就要有孙子了,对我来说,这是大事。
可等我到了你家,你就对我各种不满,我做什么你都有意见,我刚开始也认为是自己做的不好,想方设法按你的要求做。
后来我发现了,可能这跟做的事没关系,你只是不喜欢我这个人罢了,而我一直都没想清楚这点,是我着相了。
她难过地说:既然没办法好好相处,那我们也不要彼此为难,我走了,你们带好孩子。
魏萍冷笑,说:妈,你可真厉害,明明是你根本不理我,我说什么你都当听不见,到最后竟然都成了我的错。
老郭不想再争辩,她直接回屋收拾自己的东西,然后买票准备回家。

魏萍坐在客厅哭,说:陈祥,你自己看见了,我也没办法了。
哼,我告诉你,既然妈这么不负责任,那孩子你自己带,不要找我,反正我是不会辞职带孩子的。
陈祥忍不住说:萍萍,你也是,这么长时间了,我妈每天做的饭,你都是有意见,就是孩子哭几声,你也认为是我妈故意的。
萍萍,你自己不带孩子,不做饭,就不能安静点,哪来这么多意见?
魏萍震惊地看着陈祥,哭着说:陈祥,我真是看错你了,好,现在连你都认为是我的错,我在这个家里还有什么意思,我走,这下你满意了吧。
她想着只要老郭听见两人吵架,肯定不会再想着离开,她肯定舍不得陈祥辞职,毕竟他可是当老师的,这么好的工作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有的。

老郭在心里冷笑,这样的把戏看多了也就那样,她是舍不得儿子辞职,可魏萍就舍得吗?除非她不想和陈祥过了。
有些事看明白,从那个圈子跳出去,才发现很多时候,真是自己把自己困住了。
她买了票,背着双肩包走出卧室门,说:祥子,我还有个包,如果愿意,你帮我寄回来,要是嫌麻烦,直接扔了吧,没什么重要的东西。
陈祥烦躁地揉着眉心,说:妈,你能不能不要闹了,你这样突然走了,宝宝才10个月,你让我们怎么办?
老郭笑了笑,说:祥子,你们俩都有年假,先请假自己照顾,在这个时间找个保姆,来得及。
魏萍抿唇冷笑,说:妈,你说的真好听,你以为请个保姆容易吗?花钱不说,还不放心,你就忍心把宝宝扔给保姆啊。
妈,你可真是狠心,不管怎么说,宝宝也是你亲孙子,你不替我们着想,也要替孩子想想吧。

老郭苦笑摇头,说:萍萍,我就是因为想的太多,就算你每天再挑剔,我都忍者,可有什么用呢,最后还不是吃力不讨好。
她叹口气,说:祥子,我走了,宝宝的生活习惯我写在本子上,放在他屋里的柜子上,你有什么不懂的,再给我打电话。
哦,对了,宝宝晚上容易受惊,如果陪她的人要起夜,在他耳边说两句......
她说到这些,心里也很难过,自从宝宝出生后,魏萍嫌喂奶影响身体,怎么都不愿意给孩子吃母乳。
老郭没办法,只能问了医生,给宝宝买了最好的奶粉,冲好了喂给宝宝喝。
她还清楚的记得,宝宝第一次吸奶嘴,努力吸允的样子......
就这样宝宝一直是她照顾,白天和晚上,他们当父母的,除了偶尔逗逗孩子,其他的他们都不插手。

老郭忍者不让自己哭,说句实在话,她心里真的很委屈,她实在想不通,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让儿媳这么不满意。
可能是因为自己没什么文化,也没有退休金,在儿媳看来,她就应该是个干活的。
哎,她也很羡慕亲家两口子,有退休金,工作了一辈子,走到哪儿都很体面。
不像她和老陈,原先在村里种田,后来狠了狠心,两人到县城打工,努力了半辈子,开了个小店。
可就算是这样,她也没觉得拖累儿子,他们花186万全款给儿子买房。
儿子说要结婚时,他们又花20万给他买车,虽然一辈子积蓄花了个七七八八,可两人心里高兴。
对他们来说,给儿子买房买车,让他顺顺利利结婚,是他们的责任。
两家见面的时候,她特意让儿子找了个大饭店,随便一桌都要2000多。

老郭就是不想让自家被看不起,魏萍家要了12.8万彩礼,五金,还要2.8万改口费,他们也没犹豫地答应下来。
那天到家后,老陈坐在沙发上叹气,说:哎,这样一来,我们给自己留的这点养老钱,可就不剩什么了。
老郭安慰他,说:没事,儿子结婚后,他们都有工作,我们花钱的地方就不多,店里挣的钱我们再存着养老。
老陈瞪了一眼儿子,说:哼,你自己看看,为了你结个婚,家里都快负债了,我和你妈辛苦一辈子,算是全花在你身上了。
儿子当时嘻嘻笑着,说:爸,妈,谢谢你们,放心,以后我和萍萍也一定好好孝顺你们。
儿子的话好像还在耳边,可这一年多来的为难,又算什么呢。

老郭眨眨眼睛,让自己不要哭,反正她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那还是不行,就不要再勉强了。
她心里明白,走到这一步,也许该责怪的只是自己的儿子。
宝宝扬着两只小胳膊,在学步车上踢踏着小脚到了她身边,她蹲下身,亲了亲他,说:宝宝乖,要好好吃饭,好好睡觉,长大了来看奶奶。
老郭往门口走去,宝宝也哭了起来,陈祥过来拉住她,说:妈,这么晚了,你能去哪儿?我知道萍萍有不对的地方,她上班压力大,回家难免有些情绪,她不是冲你,你别在意。
老郭觉得可笑,她又不是出气筒,上班压力大,就可以回家找她麻烦,这算是什么道理呢。

再说,她上班辛苦,那她呢,她带孩子,洗衣做饭,几乎一天没一刻清闲,晚上还要起来好几次,她的辛苦谁看见了?谁体谅她,心疼她了?
老郭对儿子很失望,说:祥子,我没和你们开玩笑,我已经买了票,凌晨12点半的车,到站了你爸会来接我。
陈祥说:妈,你是认真的,你真不管宝宝,要回家吗?
魏萍突然抱起孩子,说:妈,你可想清楚,如果你这么走了,那你以后别想再见到宝宝,过年我都不会带孩子回去。
老郭点头,说:行吧,如果你要这么做,我也没办法。
她其实真的很舍不得宝宝,这个她带了10个月的宝贝,可有什么办法呢。
老郭走到楼下,眼泪还是忍不住流下来,她狠狠擦着眼泪,觉得自己很没用。

刚走出小区门口,一辆车在身边停下来,儿子说:妈,我送你去车站吧。
老郭坐上车,她看着一路上的霓虹闪烁,灯光让这个城市的夜晚更加美丽,而她却只是个陌生人,一个匆匆的过客。
陈祥低声说:妈,你这么回去,我爸肯定会生气。
妈,你先跟我回去,我再和萍萍好好说说,让她也多体谅体谅你,我们一起带孩子,行不行?
老郭说:不用了,祥子,我这几天腰疼,没办法干那么多活,我回家休息一段时间。
祥子,我也是为了你好,万一我再这么下去,躺在医院,你又是要照顾孩子,我又需要照顾,你怎么办?
陈祥看她这样,也很无奈,说:妈,你是不是在生我的气,一直在怪我?
老郭没有说话,如果说她心里没有怨气,那是不可能的。
萍萍快生孩子时,辞职在家待产,她每天战战兢兢照顾她,就怕有一点点意外。

萍萍生下宝宝后,说她不专业,必须请个月嫂伺候她坐月子。
老陈皱眉,说:不用了吧,你妈妈做饭好吃,带孩子也是把好手,她一定会照顾好你。
魏萍很生气,说他们为了钱,根本不顾她的死活,老陈气的咬牙,直接回了老家。
她托人找了一个月嫂,一个月12000,等月嫂上岗后,魏萍只让月嫂伺候她,孩子不用管。
老郭很不解,说:萍萍,你不是说月嫂专业吗?那她带孩子也应该比我好,孩子小,还是先让她带吧。
魏萍皱眉,说:妈,你怎么这么爱偷懒呢,我找月嫂,主要是想通过合理的月子餐,尽快恢复身体。
妈,我打算2个月后就去找工作,我没那么闲。
老郭有些气闷,一个月花这么多钱,只需要做几顿月子餐,她觉得这个月嫂也太舒服了。
可她也是女人,不想惹儿媳生气,落下月子病,只能自己带孩子。
孩子满月时,魏萍妈妈老胡来参加满月宴,笑着说:大姐,我家萍萍生孩子可受大罪了,你可不能小气,要包个大红包才行。

老郭有些尴尬,她和老陈给孩子买了一对小金镯,一个小金锁,还真没给儿媳准备礼物。
老胡看她这样,不高兴地说:大姐,你不会是没准备吧,你怎么能这样呢,你不知道生孩子有多疼,有多危险吗?
大姐,我们都是女人,满月宴虽然是给宝宝送祝福,可也不能忘了孩子妈妈啊,你说是不是?
老郭赔笑着说:呵呵,怎么会忘了呢,没有,我准备了红包,出门忘在家里了,等回去就给她。
老胡摇头,说:那不行,我们这有规矩,你现在不给她,她会被亲戚笑话的。
她又说:大姐,这样吧,你直接给她转账,还省的她去存钱了,现在基本都不用现金了。
看桌子上的人都一脸期待看着她,老郭觉得特别尴尬,她只能笑着说好,给魏萍转了1万。

在她看来,这些钱已经不少了,可她怎么也没想到,魏萍看着她转的钱,竟然哭着跑了。
老胡咬着牙说:大姐,你怎么能这样,你要是看不起我家萍萍,你直接说,没必要这么欺负她。
老郭当时真懵了,魏萍一个表姨说:呵呵,都什么年代了,儿媳妇生了大孙子,竟然还有才给1万的,这真是......,哎......
她当时涨红了脸,老陈不耐烦地说:你们这规矩可真多,她是孩子的妈妈,孩子也是给她自己要生的,怎么一副给我们老两口生的一样。
说句不好听的,我还真没见过这样的规矩,你们可能都是有钱人,1万块不放在眼里,可这1万块,我们还要辛苦挣好久呢。
一看气氛不好,她不想毁了孙子的满月宴,赶紧说:大家先吃饭吧,这方面我们确实不太懂,如果不合适,我回家再补给她。

老胡站起来,说:我看你们根本没什么诚意,我家萍萍也不差你们那点钱。
哼,我们先走了,如果你们实在不满意萍萍,就给我们说一声,我家孩子我带回去。
老郭他们回到家,老陈也很生气,说:陈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陈祥摇头,说:爸,我也不知道,没听萍萍说过,可能她以为我们都知道吧。
老陈冷哼,说:呵呵,他们家规矩可真多,我看就是变着法子要钱,不把我们老两口手里这点钱掏光,是不罢休了。
老陈又叹口气,说:老郭,我先回去了,店必须开,不然我们真没一分钱了。
老郭也很无奈,说:那我也跟你一起回去,萍萍还没上班,可以自己带孩子,等她找到工作,让他们请个保姆。
魏萍红着眼睛回家,冷冷地说:妈,我不会带孩子,把小宝交给外人我也不放心,你还是帮着我们带孩子吧,我明天就出去找工作。

老郭说:萍萍,你先别急着找工作,在家带孩子吧,也好再养养身体。
她突然生气地说:我不要,我说了我不会带孩子,你们想逼死我吗?
哼,你们给我这么点钱,让亲戚朋友看我笑话,现在还想把我困在家里,你们怎么能这么做,呜呜......
老郭看她这样,怕她刚生了孩子,身体还没恢复,只能留下照顾宝宝。
魏萍没带孩子,也没出去找工作,躺在家里玩手机,和人聊天,还天天嫌弃她做饭不好吃,不好好照顾孩子。
老郭刚开始还辩解几句,可她越是解释,魏萍越是来劲,不停找她麻烦,慢慢她就不解释了。
她想着这些,觉得自己和老陈很可悲,她在儿子家,帮他们照顾孩子,给他们做饭洗衣服。
老陈在家里天天忙着,不敢休息一天,每月给儿子补贴6000,萍萍说是必须给孙子的奶粉钱。

老郭长长吐出一口气,对儿子说:祥子,为了你,我和你爸已经尽力了,我自认我们能做的都做了,可你们还是不满意,我也没辙。
祥子,你已经快30岁,你是个大人,孩子和家都是你自己的,你自己应该承担起责任,而不是扔给我们。
我走后,你和萍萍好好商量,看怎么协调好时间,怎么照顾好孩子。
对了,等我回去后,以后我和你爸也不给你钱了,你们自己有工资,养活自己应该没问题。
陈祥抿唇叹息,说:妈,你还真生气了,你和萍萍相处这么久,应该知道她就是嘴上爱说人,其实人没什么坏心,你就别和她计较了。
老郭笑了笑,说:无所谓了,反正以后你们的日子,你们自己过,我和你爸不参与了。
祥子,我和你爸岁数不小了,不能手里没一点钱,我们争取多存点钱,也算给你减少负担。

她又苦笑着说:祥子,说句实在话,看你现在这样子,我真没办法说服自己,你能给我们养老。
我怕有一天我和你爸有个病什么的,需要钱时,你手里有没有不说,你也做不了主.....
呵呵,我想着,为了我们彼此方便,我和你爸还是自己存点钱,对谁都好。
陈祥郁闷,说:妈,你怎么会这么想,我怎么可能会不管你们,我是那种人嘛。
火车站到了,老郭下车,说:祥子,赶快回去吧,宝宝还小,好好照顾他。
祥子,要怎么经营好自己的家,你也该好好想想,你还是一个老师呢,自己家这么几个人的关系,你都处理不好,何况一个班的学生呢,你说是不是?
她转身进站,不再回头,她说的没错,儿子有自己的人生,他需要去承担自己的责任,学会怎么养家,怎么带孩子,怎么协调有关夫妻、婆媳等之间的关系......
而她也要学会放手,和老伴一起多挣点钱,给他们存点养老钱,毕竟不管什么时候,手里有钱,心里才有底气。
一个家就像一个微型社会,彼此都是合伙人,只有齐心协力,彼此尊重,才能融洽和谐,得到认同感,让每个人都感受到幸福。
父母和孩子之间,要互相帮助,更要在生活中有适当的边界感,才能和平共处,家和万事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