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检查项目有哪些?分别能查出什么问题?

眼科微科普 2024-05-21 06:09:45

“医生总说要定期做眼底检查,眼底检查到底是要查什么?”

“我只是眼睛看东西有黑影,医生为什么要给我开好几项检查?这些检查都有什么意义?”

眼底病中心的门诊里,经常有患者拿着检查单发出以上疑问。

厦门眼科中心特检部主任龚颂建解释: 眼底指的是眼球内后部的组织,包括玻璃体、视神经、视网膜、视网膜动静脉血管、黄斑区(视物中心)、脉络膜等,若发生病变,一般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需要通过眼底检查来诊断。眼底基础的检查项目主要有眼底镜、眼底照相等,当基础的眼底检查无法完全确定病情、病因时,则需要结合其他检查项目来进一步明确诊断。

那么,眼底常见的检查项目主要有哪些呢?做这些检查分别有什么作用呢?

眼底检查

01 眼底镜

眼底镜检查是眼底检查的基础项目,可以直观地发现眼底血管改变,如动脉硬化,视网膜出血、渗出、裂孔、脱离等,医生通过眼底镜检查的异常,结合病人年龄、疾病、症状等因素,综合判断需要进行其他的眼底检查项目。

02 眼底照相

眼底照相检查可以了解眼底情况,排查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视网膜色素变性、黄斑裂孔等玻璃体视网膜疾病,通过眼底照相检查,能直观了解眼底视网膜组织的健康水平,不仅能筛查出常见的致盲眼病,还能及早发现慢病风险,有助于提升居民眼健康水平和慢病管理水平。

目前常用的眼底照相方式主要有:散瞳眼底照相、免散瞳眼底照相、广角/超广角眼底照相。

不过,当前一些眼底疾病单纯通过眼底照相检查不能完全确定,常需结合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等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03 眼底A/B超

眼科A/B超是眼科常用的检查方法,用于评估眼部的结构和病理情况。

其中,A超主要用于测量眼部的各种参数,如眼球长度、角膜厚度、前房深度等,帮助医生了解眼体结构的具体情况;而B超则适用于屈光间质不透明时,通过获取二维图像来观察眼内情况,可以检查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脱离、眼内及球后占位性病变、眼眶占位性病变、眼内异物等眼底疾病。

眼科AB超为医生提供了重要的诊断依据,有助于眼部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04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一种高分辨率的光学影像技术,可以观察眼前节和眼后节的显微形态结构,是眼底疾病重要的影像诊断手段之一。它虽被喻为“眼科CT”、眼底“光学活检”,但它无辐射、无创伤,使得视网膜每一层结构如同“千层蛋糕”一样清晰可辨,主要用于检查黄斑部病变,对黄斑疾病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意义,亦可用于检测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的厚度。

05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OCTA)

OCTA是诊断眼底病的眼科影像学新技术,是OCT功能成像方面的重要拓展,无需注射任何造影剂即可显示眼底各层血流情况,有效避免了传统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时间长、操作有创繁琐,造影剂过敏等问题,安全无风险,且检查结果与传统有创造影高度一致,方便快捷,尤其对孕妇、儿童、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眼底检查提供了安全保障。

传统OCT设备仅能观察黄斑区结构,对于视网膜及脉络膜血管形态及血流运动不能识别,现有OCTA技术分辨率高,范围广,可以分层显示眼底微血管的形态,目前已迅速应用于眼底的临床诊疗和研究领域,成为对视网膜、脉络膜血管评估的新的金标准。OCTA对于眼底黄斑疾病、视网膜脉络膜血管性疾病、眼底炎性疾病、变性性疾病等诸多眼病能够提供更准确的影像及数据,是眼科极其有价值的影像工具,促进了眼底病诊疗水平的提高。

06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luorescein fundus angiography ,FFA)可以动态显示视网膜微血管、血管结构,真实记录眼底情况的动态变化(比如渗漏等),明确定位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位置、大小。

需要注意的是,FFA是有创检查,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喉头痉挛等不良反应,肝肾功能严重损害患者和妊娠患者可能不适合FFA检查。

本文医学指导

龚颂建 副主任医师

0 阅读:62
眼科微科普

眼科微科普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