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忌惮白起立功,所以才死的?根源在于自己还是政治?

旧梦谈史啊 2025-02-13 15:54:03

长平之战,秦昭襄王听范雎的建议,停止攻打赵国,赵国割地。但是赵国后来没割地,秦昭襄王就让白起攻赵。白起认为错过了最佳时机,就没去。秦昭襄王后来打了几个败战,他多次让白起出战,白起带病不出,秦昭襄王杀白起主要是他不听命令,自己又总打败战,牵怒于白起

信陵君能打败秦军,因为白起不在。如果白起在军中,不说反败为胜,但是信陵君绝对打不进函谷关。白起站在那里,六国无论何人那个胆子不破,起码腿都发抖。秦军一退再退,信陵君不怕第二次的长平之战重演?白起可是以退为进骗赵括进来的。信陵君绝对不敢轻易进函谷关

其实长平之战秦军虽然获胜,但过程长达三年,最后赵军因粮食供应问题而致败,同样对秦国的消耗也是巨大的,白起只考虑做战的事,而秦王要通盘考虑,如果按白起建议,将要打的是对赵的灭国之战,势必引起诸侯国警惕进而邦赵,致使战争进程不太顺利,如果发展到长期对峙则秦军的后勤会成为致命的缺陷,导致失败。

如果秦王不想让白起立更大的功,长平之战后可以让其他人继续进攻邯郸啊!这样把赵国打趴下的目的达到了,还培养了其他的武将,不是一举多得吗?长平之战秦军也算是惨胜,长驱直入杀到赵国都城,赵国军民面临灭国之战,谁知道会不会爆发出惊人的抵抗力呢,就像莫斯科保卫战一样,所以秦王可能考虑的是当时并非灭亡赵国的最好时机会如果说忌惮白起立功总感觉有些勉强

长平之战后,秦王压住白起,是在判断五国的态度,在等邯郸之战的契机。白起考虑的是战术层面,秦王考虑的是战略层面。两个人都没错……白起是魏冉一手提拔,相互成就的一代战神,秦王处理了魏冉,留下了白起,心里肯定多多少少有些不放心,后期范睢背后下刀子,刚好合了秦王心意,悲剧不可避免,只是时间早晚的事。

事实上,长平之战后,白起分析可以灭赵,但范睢出于私心从中作梗,白起只与范睢产生了矛盾,并没有对秦王产生不满,毕竟当时兵疲也是事实。一年后,秦王要灭赵,白起分析灭赵的时机已过,不肯带兵前往,他爱惜自已百战百胜的名声,不想做一个打败仗的将军,待秦军打了败仗,仍然不肯领军,从而激怒了秦王,以不服从命令之罪将他诛杀。相对于王室,白起军功再高,也是外人。

长平之战结束,秦赵皆元气大伤,因为都差不多孤注一掷了,秦国也根本无法妥善安排那几十万的降军,自己军队都快没粮食吃了,还有粮食分给降军吃,而且这赵军也是骁勇善战之辈,不杀也是给自己挖坑啊。反之如赵胜,同样也会如此,别无二致,这就是战争。

还记得五国伐齐吗,类似逻辑,也是一个不让白起进攻的理由,当时两强 此时魏国霸权旁落,西秦东齐,齐国攻独攻宋国,引起列强众怒,群起而攻之,齐从此一蹶不振,实力还达不到一个挑6个的时候,还是见好就收,三晋韩魏赵利益诉求一样,灭掉一个强敌,东线就此安宁,燕国也一样,对其威胁最大的就是齐 所以利益也一致,秦国更是了 灭掉削弱一个一统天下的大障碍

楚国此事没过多掺和,之前被秦国胖揍,两不想帮,但是也趁火打劫北上攫取一些领土 。所以齐国败于过于贪婪,想独吞宋国,与此时秦长平之战独吞赵的战略需求一致,唇亡齿寒,也容易引起其余列强诸侯合纵攻之,书上说的列强国君都不行可别信,那都是人精

再说了,秦国攻赵补给很容易被韩魏切断(自己去看地图)所以从军事 政治方面综合考虑 秦继续进攻容易被切断补给线,遭到合围,本身长平之战是惨胜 平二一点陋见 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 意外说一句,韩信非常瞧不起白起 我觉得白起还是很牛逼,军事上比韩信是两个不同类型,共同点政治上有其弱点

想来其实也没毛病 ,工作上出现大失误了。造成严重后果了 ,领导要负领导责任 。但是部门主管不上班消极怠工就得承担主要责任 。是,开始这活儿没交给你部门干,但是后来单位已经委派你部门承担这个工作了,你不接,那就是没有完成工作职责,确实有错误,没办法

白起的出山之战,即便力往狂澜,恐怕最终也是个死。因为白起的威望本来就高,力往狂澜之后,这本来就高的威望恐怕会上升到一个恐怖的地步,这就犯了大忌讳,功高震主。 六国时期的秦国君主,个个都是野心勃勃之辈,如果白起功高震主,还把持着军事大权,这样的臣子在身边,秦君还能睡得着?

其实我更想为赵括说句话,说他只会纸上谈兵,有点牵强附会!秦国把主将偷偷换成白起,赵括一时不查才中计!但是中计过后他一心想着突围,事实上他经济了7,8次的突围,赵兵虽败但是败而不溃,这是赵括的能力!

之后赵括在突围中死了,到真正导致赵兵溃败投降,而白起也是用计才杀死赵兵!这就像打王者,对面偷偷换了职业选手,自己弱势后没有崩同样道理!而作为职业选手,他不会给你任何反击机会,这就是白起,这就是赵括

政治是人类发明的这个地球上最复杂的游戏,没有之一。进入这个游戏场,必须时刻如履薄冰,深刻领会政治游戏规则,否则你能力再大,随时都可能万劫不复!如果说一切不幸的根源一定在于自己,那么白起的死根源在于自己还是在于政治,制度或者秦国的利益秩序。或许是历史规律这条翻云覆雨的大手吧,我也是疑惑了。

我们最重要还是明白任何历史、任何政治都是一种社会关系,是人性在起作用,它虽然没有固定的形态,但它也并不复杂。只要明白了利益的分配原则和习性,很多历史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生与世存与世容与世!

0 阅读:5
旧梦谈史啊

旧梦谈史啊

遇到每一个值得被记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