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饼不管怎么撬都不顺手,有没有好的工具推荐?用茶针还是茶刀

白茶大课堂 2021-10-02 15:09:47

本文由白茶大课堂原创撰写,未经允许,任何人和媒体不得转载

《1》

曾经有个朋友,属于愤青类型。

看见什么都要说一嘴,比如别人发了个飞机头等舱的照片,他就会说,“炫富啊,头等舱了不起诶。”

或者,人家分享自己喝了一泡好茶,价格不菲,他也会说,“一般人可喝不起呀,你真厉害。”

我想,他也不是故意的,不过是嘴快罢了。

但是,确确实实让大家感受到了他的语言“暴力”,不仅心里不舒服,还有可能影响人家一天的好心情。

后来,也就渐渐不联系了。

可能,人对暴力的崇尚来自天性。

在弱肉强食的丛林世界,武力是最有效的方式,倚强凌弱,成为动物属性的自然选择。

但人经由教育,日趋文明,后天的社会属性抑制了先天的性格。

不过如今,从肢体暴力,渐渐转为了语言暴力。

司马迁在《史记》中曾说“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可无论是哪一种暴力,都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最近,有一位茶友分享了自己的撬白茶饼心得。

原话是,“我试过了剪刀、菜刀、西瓜刀,感觉都不是很顺手,差点就要直接咬了,你有没有好的工具推荐?”

难不成想要撬成一块白茶饼,还需要请出屠龙宝刀?

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

《2》

撬饼,也有自己专属的工具。

茶刀和茶针,是市面上比较常见的。

二者之间的区别,大抵就是在外形上,前者与“刀”相像,较为扁平,后者呈“针”状,比较尖锐。

然而,市面上选择很多,价格从几十元到数千元差异很大,材料和工艺也千差万别,到底如何才能选到一把好的茶刀或茶针呢?

这时,“外貌协会”可能会跳出来说:

“当然是用料奢华的、贵的、漂亮的,摆在茶桌上才更显档次。”

人都是视觉动物,注重外表也无可厚非。

但是,远不止如此。

在挑选工具的过程中,外表是次要,最主要的,是当你拿到一块白茶饼,需要进一步进行撬茶时,是否实用。

因为压饼技术的差异,白茶饼有松有紧,故而撬饼的难度,也有高有低。

所以,在工具的选择上,也就不尽相同了。

普通的白茶饼,松紧得当,容易撬开,那么我们可选的工具就多了,茶刀、茶针,甚至钝一些的茶刀也无妨。

由于内部层次分明,轻轻一撬,就能撬下一块形状完整的茶饼。

但是,铁饼就不同了。

在茶圈里,大家把那些压得又硬又紧,几乎没有缝隙的白茶饼,戏称为铁饼。

这种铁饼,则需要用尖锐的茶针,才能更有力量地前进,突破重重障碍。

直直地扎进去,就会出现一个小洞,再继续用力,就能突破一小块区域。

而表面略宽、略扁平的茶刀,针对这一类白茶饼,就显得有些吃力了。

不过,想要一次性成功,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但一次不行,那就多撬几次,三五次下来,总归能凑够一泡茶的量。

大多数情况下,压得特别紧的饼,撬出大量碎茶在所难免。

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后续的冲泡、喝茶体验。

因此,我们平时在买白茶饼时,不建议买这种铁饼,因为这代表了工艺的缺陷。

不仅不利于未来的良好陈化,也影响了茶汤的口感。

至于茶刀和茶针的材质,到没有太大的讲究,只要干净,卫生,无杂味和异味,就可以。

《3》

撬白茶饼,不应该用蛮力,而是巧劲。

当然,这里不包括前面提到的“铁饼”,因为不用蛮力很难把它撬开,毕竟压得很紧。

正常来说,优质的白茶饼不会过紧,也不至于过松。

打开外层的白绵纸后,把它拿起来,从侧面看过去,能明显看到堆叠的痕迹。

就像一块千层饼,芽叶们以一种不成文的规律,规则地叠在一起。

厚薄适中,还有大小适宜的缝隙,这才是一块白茶饼正常的模样。

那么,撬的时候也就简单多了。

通常情况下,我们选择从白茶饼的侧面入刀,难度指数更低。

以寿眉饼为例,在侧面找到一个有明显空隙的地方,直直插入,再轻松地往上抬起。

不出几秒钟的时间,就能得到一块较为完整的白茶饼。

对于新人而言,一切都是陌生的,一切都是新的开始。

因此,一开始总是撬得不完美、不完整,这也无可厚非。

老茶客的行云流水,不过是熟能生巧罢了。

多加练习,假以时日,人人都可以做到。

就像卖油翁说的那一句,“无他,唯手熟尔。”

虽然看起来像句废话,却是至理名言,蕴含着深刻道理。

《4》

撬饼结束后,就该冲泡了。

老规矩,110毫升左右的标准盖碗,投茶5克足矣。

如果平时习惯喝散茶的茶友,看到白茶饼可能会不自觉感到惊讶:“才这么点,就已经够5克了?”

是的,散茶蓬松,所以占地面积更大,肉眼看上去也更多。

饼茶经过压饼后,叶片与叶片间的空隙变小,因为视觉的差异看起来比散茶少。

这就像1公斤棉花,和1公斤铁块放在一起对比。

虽然重量相同,但很显然,一个体积大,一个体积小。

所以,不论冲泡散茶还是饼茶,茶水比例都是不变的。

光靠肉眼或手感来判断投茶量,并不准确,很容易发生投茶量过多的情况,造成茶汤滋味过于浓郁、苦涩。

同样的,用沸水冲泡白茶饼,才能尽可能多地释放出滋味物质。

到了出汤的时候,面对一款优质的老白茶饼,可以稍微延长几秒钟再出汤,让物质均匀析出。

由于压饼以后,果胶物质含量溢出到表面,给茶叶带来了更甜润的口感,而经过了岁月的陈化,那些苦涩物质的含量也降低了。

因此,对于平常喝茶口味较重的茶友来说,遇到了老白茶饼,可真是太合适不过了。

但是,仍然不能闷泡得太久,否则喝起来依然会苦会涩。

另外,出汤口大小的掌握,也大有学问。

不能太大,太大碎茶就流下去了,也不能太小,否则出汤时间慢了,就会让茶叶闷泡。

在冲泡较为完整的白茶饼时,自然不用担心有太多的碎茶跑出来,掉到公道杯里影响喝茶体验。

不过,总有一些撬得比较碎的茶叶,不听话,老想往公道杯里钻。

正常情况下,待这少许的碎茶沉淀以后,就可以品饮了,对茶汤滋味也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可对于撬得很碎的茶饼,则需要请出茶滤的帮助。

泡茶之前,把它架在公道杯上,出汤时碎茶便会被隔绝在茶滤上,而汤水顺利流到公道杯里,没有多余的茶渣。

多练习几次,找到手感,自然就能操作自如了。

《5》

很多人说,喝白茶饼太不容易了。

又得撬,还得收拾残局,最后还可能满杯都是碎茶。

对比之下,散茶只需要取茶、投茶、注水,轻松不少。

理论上来说,的确如此。

可白茶饼,自然有它存在的意义。

因为占地空间小,方便储存;因为风味独特,浓郁饱满;因为存老了后,极有可能生出一股枣香……

这么多个优点集结,使得白茶饼愈发深入人心。

其实,喝白茶饼一点都不麻烦。

掌握了技巧以后,泡起来不比散茶困难多少。

相反地,我们还能感受到散茶与饼茶中,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味。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