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很多地区,特别是南方比较潮湿的地方,当天气晴好之时,人们通常都习惯把被子、衣服等织物来出来,放到太阳下面晒一晒,一方面为了除湿,另一方面还能去除其中的霉菌,被子、衣物晒过之后,显得更加蓬松柔软,而且拿到鼻子旁边闻一闻,还有一股说不出来的“清香”,人们形象地将这种味道称为“太阳味”。
按理说,在太阳下晒被子,本身并没有给被子中增加什么物质,这种“太阳味”应该就是从被子中散发出来的,而被子里面,除了棉花等填充物外,应该没有什么能散发出味道的东西了。有人说,这种味道是来自被子中的螨虫,在太阳光线的高温作用下,被烤焦了,从而发出这种“太阳味”,真的是这样吗?
螨虫的分类以及对人体的影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螨虫,这是一种和我们日常生活有密切交集的生物,可以用“无孔不入”来形容它们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从生物学分类上看,螨虫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蜱螨目,体型非常微小,基本上都在0.1-0.4毫米之间,全身基本上是乳白色或者淡黄色,用肉眼很难发现它们。
世界上的螨虫种类众多,根据它们寄生环境的差异,总体上可以将其划分为尘螨、蠕形螨和疥螨三种类型。其中,尘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一类,主要以人和其他哺乳动物脱落的皮屑、角质细胞为食,因此主要生活在与人体接触较多的物品或者容易吸附灰尘的物品上面,比如被子、枕巾、床单、沙发、衣服等,是它们的主要栖息地。尘螨一般情况下,不会对人体造成明显的症状。
蠕行螨是一类主要寄生在动物身体表面的螨虫,主要以动物皮肤表面分泌的油脂、脱落的角质细胞等为食,因此,包括人类在内的很多哺乳动物身体表面,特别是毛囊、皮脂腺等是蠕行螨数量最多、分布最集中的区域。如果皮肤表面清洁不到位,或者经常熬夜、精神压力很大,这些情况下,皮脂腺分泌物质就会明显增多,从而引发蠕行螨过量繁殖,最终会引发毛囊炎、皮肤过敏等症状。
另一类是疥螨,主要寄生在家畜、宠物身上,但是假如生活在我们身边的这些动物没有及时、有效地进行清洁,那么当我们与它们近距离接触时,疥螨就有一定几率转移到我们身上。这类螨虫的寄生区域,相较前两种螨虫要更深一些,甚至直达皮肤角质层的深处,而且以功能正常的皮肤角质细胞和淋巴液为食,因此造成的后果更严重,能引发强烈的皮肤瘙痒、红肿、疼痛甚至溃烂等问题。
螨虫对寄居环境高度依赖无论是以上哪种螨虫,它们对寄居环境的要求都非常苛刻,除了要有充足的食物来源以外,还得满足15-30摄氏度之间的适宜温度、50%以上的相对湿度以及黑暗的环境。上述几个条件,假如有一项不符合,螨虫要么就会发生脱水而死,要么就会因饥饿而亡,要么就必须转移“阵地”,重新寻找更加适合的寄居地。
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被子、衣物中,所寄居的螨虫主要以尘螨为主。当拿到太阳下面晒之后,织物表面的温度会上升到40摄氏度以上或者更高,织物内部的温度也肯定会达到30摄氏度以上,那么这个温度对于螨虫来说,已经超出了它们最适宜的生活温度,因此,把被子、衣服拿到太阳下面晒,的确有驱除或者杀死螨虫的效果,即使不能全部杀死,一半以上的螨虫也会被去除。
“太阳味”到底是什么?不过,螨虫虽然体型微小,但其身体的组成依然和其他动物差不多,无非是以水、蛋白质、脂肪和其他碳水化合物为主,因此仅靠在太阳下暴晒,30-50摄氏度的温度根本不能让这些物质发生变性,更不能让其发生被“烤焦”的情况。因此,所谓的“太阳味”根本不是螨虫被烤焦了,而应该有其他的来源。
有研究人员专门做过实验,将不同的毛巾放入密封的无菌塑料袋中,并往塑料袋通气让毛巾里的物质进入气体中,再用吸附管在出气口上收集这些物质,同时还用专门的仪器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结果发现,经过太阳光晒过的毛巾,除了一些物质的浓度明显变高之外,还出现了一些其他参照组中没有出现的物质,主要是C5—C9碳氧化合物。
基于这种情况,研究人员猜测,可能是毛巾等纺织品在太阳光下,发生了相应的光化学反应。特别是太阳光线中的紫外线,能使织物上的染料、清洁剂、增白剂等化学物质发生氧化反应,从而产生一些让我们闻起来比较有“好感”的挥发性有机物,综合起来就是“太阳味”了。
综上,在太阳下晒被子,所散发出来的“太阳味”,根本不是螨虫被烤焦的味道,而是各种化学物质在太阳光下发生的氧化反应所形成。不过,很多螨虫在太阳下面不是脱水而死,就是尽快逃离这个环境,因此晒被子对于去除被子中的螨虫,还是有很大的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