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的放映员,女人抢着嫁,这是为何?

思乡人论事 2022-07-26 12:33:59

那个年代以阶级斗争为纲,社会体制相对封闭,青年人生产劳动,凝固在极有限的范围里;而当时的放映员有了个人奔放的空间,从事的是万众瞩目的职业,才成了本地方的焦点人物,职业的光环,自然让他们成了本地的“明星”,相亲自然也成了香饽饽!

中国的六七十年代,还是城乡二元制的计划经济,没有自由职业,城镇青年大部分成了下乡知青,未能下乡的,锁定在了城镇单位;农村青年,只能锁定在农村一亩三分地里,天天参加劳动,无法走出村子去看到村周围以外的世界。

当时没有身份证,出差要凭单位的介绍信,特别是农村青年外出,仅有生产队的介绍信不够格,还得有大队(当时的村级制)的公章,这就限制了农村青年外出,只能胸朝黄泥背朝天,困守于农田…

我的乡家——孝感北部(白沙)一个丘陵山村,当六七十年代还不通电,每年春夏交际之时就是家家挨饿之时,因为头一年的粮食部分要交公粮,比如我的村组,每年得交公粮4万斤,剩下来的粮食根本不够全年吃…

年轻人天天围着田地啃的生活,还要每年经受近两个月的饥荒,自然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如果再遇上一点家庭矛盾或情感上的不如意,那只能面对“绝望”!所以我们村周围,每年就有四五人(多是年轻人)轻生自杀,童年给我的记忆,真是太深了!

当时最让人赶兴趣的事,自然是夜晚村周边的看电影了,只是一个星期也难得一回…一个农村姑娘本来很仰望放映员的,有人上门提亲说上放映员,自然是件令人兴奋的事!

我故乡的邻村,就发生了一个漂亮姑娘跟放映员私奔的事,姑娘本来是定了亲的,由于她家穷,她的父母作主包办,把她许配给了一个大她上十岁的二婚老男人,因为父母收了人家的钱。姑娘不甘心,一直在寻找“外面的世界”,想逃出父母锁定的婚姻…

没想到,追逐电影时,凭着她漂亮加上勇气,敢与放映员搭讪,竟让放映员有了一见钟情的感觉,彼此接触时间不长,便私奔了…

多年后,我接触这位邻村大姐时问过她当时的心情,她说:当时的家庭包办,让她死的心就有了…连死都不怕,才有大胆的盲目追求,要在电影场这相对自由的所场去寻找…她也确实遇到过两个帅哥,只是对方不是很主动,而放映员老公活动范围广,见的漂亮姑娘多,更能厘清姑娘颜值的存在感,才遇到了自己能主动…自己当初的处境,有幸遇上了一个放映员,也是瞌睡遇了枕头。

她还说到,当年包办的对象崔着结婚,如果当年自己没有遇到爱情,定会选择轻生!

总之,六七十年代农村相对封闭,农村姑娘仰望“外面的世界”,让放映员有职业光环,他们成了农村姑娘聚焦关注的对象,抢着嫁也就成了必然!

思乡人 于2022/7/26

0 阅读:159

思乡人论事

简介: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对人自我心态有了系统深层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