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前言·】——»
五百块钱,对于德云社后台演员来说,大概只够一次简单的聚餐,甚至不够名角儿们买一件体面的演出服。
但这区区五百块的罚款,却让德云社一下子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引发了激烈的讨论,关注度甚至超过了他们一场商演收入百万的新闻。

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内情?是简单的办事马虎,还是代表着德云社这座相声王国的根基出现了问题?公众的疑问像潮水一样涌来,德云社现在正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
——【·坚守热爱,终迎曙光·】——»
故事要从1995年寒冷的北京说起,“北京相声大会”的牌子在天桥下显得很单薄,就像他们当时的处境一样艰难。
郭德纲、张文顺、李菁这三个热爱相声的人,踏上了漫长而又充满困难的艺术道路。他们在人来人往的天桥下表演,却很少有人驻足观看。

在广德楼的小茶馆里,他们面对着昏暗的灯光和屈指可数的观众,收入也少得可怜。有时,一场演出只有四个观众,郭德纲会开玩笑说:“四位正好凑桌麻将,咱别耽误人家娱乐。”
演出结束后,他们还要把收入和场地按比例分成,自己拿到手的钱少得可怜,甚至不够日常花销。
为了养家糊口,后来的郭德纲夫人王惠,不得不卖掉了自己的夏利车来贴补家用。虽然经济上很拮据,他们却从没想过放弃相声事业。

他们坚信,只要心中充满对相声的热爱,就一定能等到出人头地的那一天。
为了让相声这门老艺术重新焕发生机,他们一方面努力地收集整理传统的相声段子,另一方面也在积极地进行创新,尝试把一些现代的流行元素加到相声表演中。
2004年夏天,天气闷热,人们的心情也有些浮躁,既不安又充满期待。北京文艺广播的《开心茶馆》主持人康大鹏,无意中听到了郭德纲的相声作品《西征梦》。

郭德纲的表演风格非常特别,相声底子又特别扎实,让康大鹏十分惊讶,差点洒了茶水。从那以后,“非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的名号开始通过电台传播。
越来越多的人听说了郭德纲,特意赶到天桥乐茶园去听他的相声,场场演出都挤满了人。黄牛票的价格甚至炒到了八百块,足足是原价的四十倍,可见郭德纲相声的火爆程度。
德云社的兴起,从此进入快车道。后台地方小,演员们换演出服都得一个接一个来,特别拥挤。于谦的几大爱好,抽烟、喝酒、烫头,也正是在这样嘈杂的环境里慢慢养成的。

——【·商业拓展,规模壮大·】——»
2006年,在合伙人钟朝晖的提议下,德云社正式注册成公司,公司的法人代表是郭德纲的妻子王惠。
这位唱京韵大鼓出身的名角儿,当年卖掉自己的夏利车帮郭德纲解决吃饭问题,现在成了德云社粉丝们口中津津乐道的爱情故事。
公司刚开始的时候,条件还比较艰苦,财务室就安排在剧场更衣室旁边,岳云鹏当服务员时,经常看到师娘王惠拿着账本认真计算,心里想着“谦儿哥的演出服装又超出预算了?”

这意味着,这个老牌相声团体开始学习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朝着更规范、更专业的方向发展。
公司化后,德云社发展更快了。演出形式多种多样,剧场演出、商业演出、海外巡演遍地开花。自制综艺节目《德云斗笑社》特别受欢迎,广告赞助超过一亿元。
合作推出的周边产品有200多种,在淘宝店里,一个月就能卖出10万多件。餐饮业也做得有声有色,“郭家菜”、“德云红事会馆”生意红火。

德云社的商业规模迅速扩大,估值曾经超过15亿元。岳云鹏、张云雷、杨九郎等年轻相声演员表现出色,成了德云社的重要力量。
张鹤伦一年商演超过60场,张九南等新演员一个月跑遍五个城市演出也成了常态。德云社的商业演出运作,已经形成一套成熟的工业化流程。
2024年,大型商业演出有434场,海外巡演13场,郭德纲、于谦领衔的演出有38场,9个小剧场一年演出超过4000场,预计总票房收入超过6亿元。

——【·管理缺失,声誉受损·】——»
德云社表面上风光无限,但背地里也存在不少麻烦,就像于谦烫头时偶尔飘出的烟,时不时地冒出来让人难受。
区区500元的罚款只是小事,更大的问题还在后面。2019年,张云雷因为表演内容有问题,演出资格都被取消了。
2023年,德云社因为没办卫生许可证就偷偷营业了三个多月,被罚了3万块钱,而且小剧场里面的东西也卖得特别贵,矿泉水30块钱一瓶,花生瓜子套餐150块钱一份,大家都觉得不合理。

同年,谢金也因为表演内容太low被请去谈话。总而言之,这五年里,德云社公开被处罚的次数已经有七次了。
种种事件都说明,德云社在遵守规章制度上做得非常不好,抱着“被罚三万不如赚三百万”的侥幸想法。
其实,建立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体系(包括专业的法律顾问、电子审核系统、定期培训)一年花费不过五十万元,这对德云社来说只是很小一部分开销。

德云社除了在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个别演员的私生活也给德云社的声誉带来了负面影响。
像张九南的家暴行为、陈霄华的猥亵事件,以及靳鹤岗的婚内出轨事件,都让观众对德云社的印象大打折扣。
这些事情也反映出德云社在演员管理方面有所欠缺,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单靠传统的“十大班规”和类似“家法”的管理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了。

德云社的管理模式,基本上可以看作是“夫妻店”,王惠占了公司99%的股份,她表弟王俣钦占1%。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做决定快,但同时也成了德云社发展的一大问题。
郭德纲说过“管理靠家规不用KPI”,意思是用传统的方式管理,而不是现代企业的考核制度。
这种方式可能让大家更团结,更有归属感,但缺点是,做决定的时候不够公开透明,容易出现滥用权力或者腐败的问题。

而且,这种家族式的管理方式,不太符合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缺少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流程,跟现代企业管理的原则不太一样,因此被《经济观察报》批评。
相比之下,新崛起的喜剧公司笑果文化,股权结构更像现代企业。创始人叶烽拥有34.73%的股份,腾讯占股12.55%,员工们通过笑乐合伙企业持有6.41%的股份。
这种较为分散的股权结构有助于做出更专业的决策。职业经理人团队和《吐槽大会》的编剧们相互制衡,这种现代化的公司管理制度是笑果文化快速发展的基础。

——【·有爱有忧,利弊交织·】——»
德云社拥有众多忠实粉丝,尤其是“德云女孩”们,她们对偶像非常喜爱和支持,这给德云社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不过,也出现了一些不够理智的行为。有些粉丝盲目崇拜和维护偶像,当偶像犯错时,她们常常选择无视,甚至找理由为偶像辩解。
“500元还不够角儿买把扇子”、“卫生证哪有抢票重要”等评论就是例子。比如孙九香怼观众事件中,粉丝把“收礼耽误演出”说成是“演员宠粉”。

这些都说明,部分粉丝不够冷静客观。这种不够理智的支持,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德云社的不规范行为,也使得德云社和外界的矛盾更加突出。
更离谱的是,一些粉丝为了让电影票房更好看,会故意买空场次的票却不去观看,人为制造虚假繁荣。
相声演员于谦主演的电影《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因为粉丝们只在网上夸电影好,却很少实际买票去影院支持,最终导致影片不得不提前下映。
北京师范大学的传播学专家认为,现在“饭圈”那一套做法正在破坏正常的艺术评价体系,一些公司把本来应该自己承担的责任,变成了粉丝必须用真金白银来支持的情感负担。

——【·对手崛起,挑战重重·】——»
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德云社也遇到了一些实力强劲的对手。像笑果文化、开心麻花这些新崛起的喜剧公司,它们在段子内容、宣传推广、团队管理方面都做得不错,让德云社感觉到了压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笑果文化在2022年到2024年期间没有受到过任何行政处罚,而开心麻花则建立了符合ISO9001标准的管理体系,并且通过了2024年的演艺行业审计。
这些都显示出它们的规范化运营水平,给德云社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反观现在赵本山带领的赵家班,他们则采用的是现代化的公司管理制度和师徒关系相结合的模式。这个制度赏罚分明,也为徒弟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
他注重对徒弟的培养和扶持,通过组织演出、拍摄影视剧等方式,让徒弟们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
同时,赵本山与徒弟之间保持着亦师亦父的关系,这样赵本山在科学管理团队的同时,又有了人文情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终究需要走出“野蛮生长”的舒适区。
——【·破局之路,任重道远·】——»
郭德纲想要长久发展,就要发现家族管理的弊端,才能保住“相声顶流”的头衔。所以在团队管理这一块,郭德纲还是多得向人赵本山学习学习。

德云社要怎么做才能更好地应对现在遇到的问题,这个问题值得好好想想办法。 德云社的未来发展,肯定会遇到不少难题。
怎么把赚钱和传承相声文化这两件事儿做好平衡,怎么跟粉丝们处好关系,还有怎么应对其他喜剧形式的竞争,这些都是德云社不得不认真考虑的问题。
德云社能不能一直保持“相声界顶流”的地位,我们就等着瞧吧。那么,你觉得德云社应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在未来的路上走得更稳、更长远呢?
——【·信息来源·】——»
德云社被警告并罚款500|极目新闻
德云社张云雷调侃“地震”“慰安妇”:“我就开个玩笑怎么...|凤凰网
德云社丑闻频出:家暴、出轨、私生活曝光,郭德纲的无奈谁能...|中华网
被罚500元!德云社两年内第二次受罚,估值曾超过15亿,...|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