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一家5代人住日军炮楼58年,耗费20年才通上暖气,只因墙体厚

爱笑小鱼酱子 2024-12-04 05:12:15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

文|爱笑小鱼酱

编辑|爱笑小鱼酱

一座炮楼,五代人的中国

一座抗战时期遗留下来的日军炮楼,在21世纪的青岛,竟然成了一个家庭五代人,长达58年的居所。

这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却真实地发生在李沧区永安路39号。

孙家五代人的人生轨迹,与这座炮楼紧紧缠绕,也折射出中国社会从战火纷飞到和平建设的巨变,以及普通百姓在时代洪流中的命运沉浮。

炮楼的建造背景:侵略者的痕迹

1938年,日军的铁蹄踏碎了青岛的宁静。这座美丽的滨海城市,沦为日军重要的战略据点。

为了保障军事行动,日军在李沧区修建了一座变电站,为其侵略行径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

这座变电站,成了日军在青岛的重要设施,也成了他们重点保护的目标。为了守护这座变电站,一座坚固的炮楼应运而生。

这并非简单的防御工事,而是日军精心设计、用大量花岗岩加固的军事堡垒。平均60厘米厚的墙体,最厚处甚至达到72厘米,足以抵御子弹和炮火的攻击。

墙体上密布着射击孔,易守难攻,为日军提供了绝佳的防御位置。

这座冷冰冰的建筑,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烙上了战争的印记,预示着它将见证一段不平凡的历史,也预示着它将在未来扮演一个意想不到的角色。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带来了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住房问题日益突出。

1962年,孙从孝的父亲在电厂工作,一家十二口人挤在一个仅20平米的小宿舍里。生活空间逼仄,举步维艰。

这在当时并非个例,许多家庭都面临着同样的困境。为了解决孙家的住房难题,单位可谓绞尽脑汁。

最终,他们的目光落在了那座废弃的日军炮楼上。在那个年代,资源匮乏,任何可利用的资源都不会被轻易放过。

“废物利用”、“勤俭节约”是当时的时代精神。炮楼虽然并非理想的居住场所,但其宽敞的空间对于人口众多的孙家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于是,这栋原本用于战争的建筑,摇身一变,成为了孙家的新居。

这在当时并非个例,许多国有单位都将废弃的炮楼修整后分配给职工居住,这既是无奈之举,也是时代背景下的特殊产物。

将战争的遗留物转化为民生设施,也体现了新中国建设初期“变废为宝”的务实精神。

搬进炮楼,对孙家来说,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这座军事堡垒,内部结构简陋,与舒适的住宅相去甚远。

为了让炮楼能够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孙家开始了艰苦的改造工程。要解决的是地面问题。由于年久失修,炮楼内部地面坑洼不平,必须重新填平抹光滑。

那些碍手碍脚的铁栅栏,它们是炮楼军事功能的遗留,对日常生活来说却是累赘,必须拆除。为了方便上下楼,孙家还在楼梯上安装了扶手。

窗户也是个大工程。原本的射击孔和视野窗大小不一,位置也不合理,需要重新规划和改造。最终,孙家只开了三个窗户,因为60厘米厚的墙体实在难以攻克。

他们并非不想多开几个窗户,但炮楼的墙体是用石头堆砌而成,没有承重结构,贸然开凿可能会导致墙体坍塌,危及全家安全。

在有限的条件下,孙家只能因陋就简,尽力将炮楼改造成一个可以遮风避雨的家。这不仅仅是一次房屋改造,更是一家人用双手创造新生活的开始。

尽管孙家对炮楼进行了改造,但其居住体验依然难以与普通的住宅相提并论。厚厚的墙体虽然坚固,却也带来了诸多不便。

夏天,炮楼内部如同蒸笼一般闷热难耐,即使打开仅有的三个窗户,也难以驱散暑气。冬天,炮楼又变成了冰窖,寒气逼人。

在那个没有空调和暖气的年代,孙家只能依靠简陋的取暖方式来抵御严寒,用蒲扇驱赶暑气。冬天,他们烧炭取暖,但由于通风不良,屋内常常弥漫着刺鼻的烟味和煤气味,让人呼吸困难。

在这样的环境下,孙家十几口人生活得并不舒适,但他们并没有抱怨,反而对能有个容身之所感到庆幸。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能够拥有一个三层小楼,已经算是不错的待遇了。

一家人围坐在一楼的圆桌旁吃饭,小小的空间里充满了家的温暖,也承载着对美好生活的希望。这苦乐交织的生活,正是那个时代普通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

随着时间的推移,孙家在炮楼里的生活也发生了变化。1975年,爷爷奶奶相继离世,孙从孝成家立业,从父亲手中接过了这座炮楼的“接力棒”。

年轻的孙从孝不像老一辈人那样“将就”,他决心对炮楼进行更彻底的改造。他将三楼改造成了一室一厅,并将楼下的公厕改造成了家用卫生间,极大地提升了居住的舒适度。

随着孩子的出生,孙从孝更加意识到改善居住环境的重要性。他发现炮楼外墙上的弹孔虽然不大,却可以用来穿电线和水管。

于是,他巧妙地利用这些弹孔,将水电设施引入了炮楼的各个楼层,解决了用水用电的难题。这小小的举动,不仅改善了生活质量,也体现了孙从孝的智慧和对生活的热爱。

他对炮楼的改造,不仅仅是为了改善居住条件,更是为了让家人在这个特殊的“家”里,生活得更舒适、更安心。

这是他对家庭的责任,也是他对生活的态度。

尽管孙从孝在改造炮楼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但有一个难题始终困扰着他,那就是冬季取暖。在那个年代,北方地区的冬季寒冷而漫长,没有暖气的生活异常艰辛。

孙从孝也曾尝试安装暖气,但由于炮楼墙体厚实、结构特殊,普通的暖气安装方法根本行不通。暖气管道比水管粗得多,无法穿过狭小的弹孔。

而直接在墙上开孔又存在巨大的风险,可能会破坏炮楼的结构,甚至导致坍塌。无奈之下,孙从孝一家只能继续忍受冬季的寒冷。

直到90年代青岛市开始普及暖气,孙从孝看到了希望。然而,施工队在勘察了炮楼的结构后,也束手无策。

他们无法找到一种既能保证建筑安全,又能顺利安装暖气管道的方法。就这样,孙家在没有暖气的炮楼里又生活了20多年。

时间来到2012年,在当地政府和供暖公司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找到了解决方案。

随着技术的进步,施工队可以利用先进的设备,在不破坏墙体结构的前提下,对弹孔进行扩展,将暖气管道引入炮楼。

这一困扰孙家多年的难题终于得到了解决,也标志着时代进步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改变。

从烧炭取暖到最终安装暖气,孙家经历了漫长的等待,也见证了国家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暖气的到来,不仅温暖了孙家的房子,也温暖了他们的心。

2004年,青岛市进行房改,孙从孝获得了炮楼的产权证。这栋见证了五代人生活点滴的炮楼,正式成为了孙家的私有财产。

在此之前,单位曾分配给孙家一套小房子,但孙从孝并没有搬走,因为他对炮楼有着深厚的情感。

这里不仅是他的家,更是几代人共同的回忆。炮楼里的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家族的记忆,见证了他们的成长、欢笑和泪水。

即使后来因为拆迁获得了一笔补偿款,孙从孝也没有放弃炮楼,而是选择将其买下,作为家族历史的见证。

在他看来,这不仅仅是一栋房子,更是一个象征,一个家族历史的载体,一个精神家园。炮楼的产权,不仅仅是法律意义上的所有权,更是情感上的归属感。

2015年,在妻子的强烈要求下,孙从孝一家终于搬进了新房。新房宽敞明亮,设施齐全,与老炮楼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妻子嫁到孙家后一直住在炮楼里,深知其中的不便。如今住进新房,她感到无比的幸福和满足。然而,即使搬进了新房,孙从孝夫妇对老炮楼的情感依然难以割舍。

他们经常回到老炮楼看看,回忆过去的生活,与老邻居们聊聊天。

老炮楼已经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种精神寄托,一种情感的延续。

对他们来说,老炮楼是他们人生的起点,是他们奋斗的见证,是他们情感的根基。即使生活条件改善了,他们也无法割舍这份深厚的情感。

如今,这座饱经沧桑的老炮楼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一处小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它不再是单纯的军事堡垒,而是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文化符号。

它见证了战争的残酷,也见证了和平年代的繁荣发展。它记录了一个家庭的变迁,也反映了时代的变革。老炮楼的故事引起了人们的共鸣,也让人们对历史和未来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2020年,老炮楼因年久失修,出现雨水渗漏的情况。孙从孝夫妇拿出自己的退休金,对炮楼进行修缮。

附近的居民也纷纷慷慨解囊,共同守护这栋承载着集体记忆的老建筑。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家园的热爱。

炮楼的未来,不再只是孙家的私事,它已成为了一种集体记忆,一种共同的责任。人们守护的不仅仅是一栋建筑,更是一段历史,一种精神。

孙家五代人与炮楼的故事,是一个关于时代变迁、家庭传承和情感归属的故事。

这座历经风雨的老炮楼,见证了中国社会从战争年代到和平年代的巨大转变,也见证了普通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它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段历史的缩影,一个时代的印记。它承载着孙家几代人的回忆,也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老炮楼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家永远是心灵的港湾,历史的记忆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传承。

从战争的遗迹到家庭的住所,再到历史的见证,炮楼的命运与孙家的命运交织在一起,也与中国的命运息息相关。

这座历经沧桑的建筑,无声地诉说着时代变迁的沧桑巨变,也展现了普通百姓在时代洪流中的坚韧与奋斗。它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也是一个家庭的史诗。

从 1938 年炮楼建造,到 1962 年因住房紧张被孙家作为住所,孙家历经艰苦改造,适应炮楼生活,虽有诸多不便但也承载家庭温暖。孙从孝后续进一步改造提升居住舒适度,却因墙体厚结构特殊,暖气安装历经 20 多年曲折才解决。2004 年获产权,2015 年虽搬进新房仍对炮楼情感深厚,如今炮楼成为景点且得到修缮维护,它见证了时代变迁与家庭传承。

网友评论:“孙家五代在炮楼的故事太神奇了,这简直是一部活着的历史书,反映出时代发展对百姓生活的巨大影响。”“从炮楼的改造历程能看出那代人吃苦耐劳、积极创造的精神,真的很值得敬佩。”“炮楼成为景点是很好的传承方式,让更多人了解那段历史,也体现了人们对历史遗迹和家族记忆的重视与守护。”

0 阅读:8
爱笑小鱼酱子

爱笑小鱼酱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