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约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38年),姬姓,公孙氏,名鞅,卫国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军事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后代。
商鞅辅佐秦孝公,积极实行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
政治上,他改革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 经济上,他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战;军事上,他统率秦军收复了河西之地,被秦孝公赐予商於十五邑,号为“商君”,史称为商鞅。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公子虔诬为谋反,战败死于彤地(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西南)。尸身被运至咸阳车裂,全家被杀。
商鞅之死,不少人认为主要是秦孝公的突然去世,没有给他从容布局,其实从商鞅选择赴秦,就已经选择了赴死。
一
以身践学,法家的推动者早已不畏死。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最出彩的无疑是法家。从管仲、士匄、子产、李悝、吴起到商鞅,法家“缘法而治”、“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的理念已经成形,法家弟子以推广法家思想为己任,以践行法家理念为追求也深入骨髓。
商鞅到秦国之时,与孝公的三次谈话,成功的用法治思想打动了他,为自己赢得了试一试的机会。
但是光孝公同意不行啊,还有甘龙、杜挚这么多旧贵族的反对,于是一场用“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驳斥“法古”“循礼”的辩论,在所难免。
面对众多贵族,大智可变天的商鞅不知道以后可能结局吗?他是知道的。但是为了跨行法家思想,他必须当好秦孝公手中的剑,剑有双锋,伤人伤己。
事实证明,他没有愧对法家子弟的身份,法家思想在他身上得到了继承和发扬,尽管有诸多弊端,但是让平民有了做官的机会,瓦解了周朝的等级制度,从根本上动摇了靠血缘纽带维系的贵族政体,对社会的促进作用是巨大的。
二
功高盖主,没有功成身退的觉悟。
商鞅从左庶长、大良造到拥有十五邑的“商君”。
在秦孝公后期,这个卫国人已经手握军政大权,他应该明白,没有秦孝公的支持,他不可能安稳的施展着自己的抱负,但他没明白。
在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继位后,他依然觉得自己是大秦强盛不可代替的存在。
也许他还停留在孝公死亡的悲痛中,也许他还认为惠文王还是那个被他用来为法立威的太子,也许他舍不得离开这个用自己心血浇灌强大的地方,他没有第一时间向惠文公靠拢,也没有选择归隐,换来的是逃亡和死亡。
人们很大的悲哀来自于跟不上变化,或者选择忽略变化,却不知。当你还是那个你,他已经不是他了。穿旧鞋,走老路,很难不被时代抛弃。
三
利益博弈,成了平息贵族怨气的牺牲品。
春秋战国时代的贵族身份确认过程,主要依靠封号制度和族谱记载,一旦成为贵族,就是世袭,享受教育、娱乐、食邑、治理等特权,也是时代发展的中坚力量。但随着时间推移,贵族群体越来越多,与国争利,成了贵族绕不过去的事实。
商鞅变法编户籍、去井田、重农桑、轻商贾、统税租、严法纪、奖军功,核心就是打压贵族特权,打开民众上升空间。
变化的结果是国家富强,民众得利,但贵族不得不加入到农业生产,不得不加入军中搏杀,不得不遵守严苛的法律条文。
秦国的君主高兴吗?高兴。担心吗?也担心。
但是一心想要雪耻的秦孝公明白,只有变化才能强国,他对商鞅变法无条件支持,甚至在太子违法一事上,也没有偏袒,所以他得到了一个蒸蒸日上、逐渐强大的秦,并且夺回了部分河西之地。
到秦惠文王继位,变法已经成熟,形势就开始变化了。
一方是势力强大的旧贵族,充满敌意,利益集团内部出现分化的危险;一方是创立变化的商鞅,一个从魏国外来的卫国人。秦惠文王的选择很简单,谋逆之罪、兵败身亡、车裂示众,商鞅就这样退出历史舞台。
自古变法多是轰轰烈烈开始,惨惨淡淡收场,从这方面说,商鞅是成功的。商鞅的死,并没有让人推翻他的变法,整个秦还按着他的思路继续往前,直至统一六国。
商鞅的死是选择,法家子弟自己的选择,是身在棋局,是丢车保帅的气魄,是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伟大情怀。
书虫说历史
其实挺可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