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叛党组织的宋希濂,晚年在美国发言:毛主席比蒋介石高明太多

围讯资讯 2023-03-09 14:04:21

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80年,73岁高龄的宋希濂应儿女们的邀请前往美国探亲,之后在儿女的央求下定居美国。

宋希濂

宋希濂是蒋介石的左膀右臂,被称为“鹰犬将军”,解放战争时期被我军俘虏,接受了十年的改造,又在政协兢兢业业工作了十余年。因此这样一位被“改造”的国民党将领到美国后,立即引来了一群记者。

“宋将军,您在国共两个阵营都担任过工作,您能对两个阵营的最高领导人做一番评价吗?他们之间谁更令您佩服呢?”一名记者挤到了宋希濂面前提问道。

宋希濂看着那位记者,毫不犹豫道:“毛主席比蒋介石高明太多!这是毋庸置疑的!”

听到宋希濂的话,记者们都来了兴趣,纷纷拿起了纸笔准备记录。

毛主席

那么,宋希濂在两个阵营分别有过什么经历?是什么让他做出如此评价呢?

退出共产党

1907年宋希濂出生在湖南湘乡谷水溪口,父母都是农民,但却属于富农一列,因此宋希濂从小得以有条件接受教育。

宋希濂十几岁时,正是中国革命风起云涌的时候,倒袁运动、五四运动、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等此起彼伏,革命的烽烟飘到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正在中学读书的宋希濂受到革命的号召之后,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决然辍学去了广州。

1924年是广州黄埔军校开始招生的第一年,在所有报考的考生里,17岁的宋希濂应该是年纪最小的那一批,而他成功考入之后,也自然而然成了黄埔一期中年纪最小的学员。

图片源于网络

宋希濂年纪虽小,但表现却丝毫不比那些大了他几岁甚至十几岁的学员们差,无论是训练还是学习军事知识,宋希濂都表现十分出色,因此屡屡受到教官表扬。在这样优异的表现下,宋希濂被介绍加入了中国国民党。

当时正是国共合作时期,许多共产党员都以党员的身份加入了国民党,因此在黄埔军校中有许多的共产党员,包括黄埔军校的教官、主任等,周总理就是其中之一。

一天,和宋希濂一同来到黄埔军校的老乡陈赓来找他聊天,宋希濂连忙将陈赓请进屋子里,两人谈论了一会儿革命之后,陈赓忽然问宋希濂道:“老弟,你对共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理解挺深刻的嘛!要不加入我们共产党吧!”

“你们共产党?”宋希濂吃了一惊:“老兄,你已经是共产党了?”

陈赓

陈赓早在1922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但这件事情宋希濂一直不知情,因此甫一听到陈赓的共产党身份,宋希濂吓了一跳。他们是老乡,当初结伴来的黄埔军校,平时有事情大家都是一起商量的,加入共产党这样大的事情陈赓一直都没有和他说过,因此宋希濂感觉有些惊讶。

“我入党时间很早了,不是来到广州后才加入的,在湖南老家就已经入党了。现在还是说你的意见,你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吗?”陈赓认真看着他。

宋希濂之前读书时便接触过一些马克思主义思想,对陈赓这位老大哥也一直十分崇拜,加上当时是国共合作时期,无论是加入哪个党派都是革命,因此宋希濂便毫不犹豫的答道:“好!我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

陈赓

就这样,在陈赓的介绍下,刚刚晋升为国民革命军连长的宋希濂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不过,陈赓没有想到的是,这位如此崇拜他又如此干脆入党的小老乡,后来竟然会和他分道扬镳。

1926年3月18日,反动军阀蒋介石发动并利用“中山舰事件”打压中国共产党,之后大量共产党员被逮捕、软禁,革命力量受到创伤。对革命思想理解不深刻的宋希濂看到在此事件过后思想退变,之后退出共产党。

1926年追随蒋介石参加北伐战争之后,宋希濂因战功升任“少校营长”,但不幸的是,在浙江桐庐的一次作战中,宋希濂身受重伤,无奈之下,只好退到后方休养。

休养期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逮捕、屠杀共产党人,革命运动因此落到低谷。而宋希濂看到共产党被打压之后,非但没有迷途知返,反而更加坚定了跟随在蒋介石身边的想法,这也为他之后成为蒋介石的“鹰犬将军”打下基础。

蒋介石

1930年,宋希濂在蒋介石麾下参加中原大战,进一步巩固了蒋介石政府的统治地位,在此战役中宋希濂因军功再度升职,被任命为国民政府警卫军团长,次年又被提拔为旅长。这一年,宋希濂刚刚24岁。因此,宋希濂升官速度快的事情常常为人所乐道,每次有人提到宋希濂,就会说他“年纪虽然小,升官却升得快”。

之后两年,宋希濂在蒋介石手下先后参加了多次战斗,获得了蒋介石的信任,因此官职一升再升,两年后便成了“中将师长”。

鹰犬将军

1934年5月,作为蒋介石的亲信和“鹰犬”,宋希濂被派往中央苏区“剿共”,因此他也被提升为了抚州警备司令。到了1936年,29岁的宋希濂已经是国民党陆军中将,并获得了蒋介石颁发的四等宝鼎勋章。

宋希濂

而这一切,都是宋希濂以做蒋介石“鹰犬”为代价换来的。对于蒋介石的命令,无论是剿共还是抗日,他从来不说二话,坚定执行,正是因为这点,蒋介石才将他发展成自己的心腹。因此,宋希濂渐渐被人称为“鹰犬将军”,这一称号明面上是褒扬,实际上却是对他当狗的嘲讽。

“鹰犬将军”符实与否,从杀害瞿秋白一事便可看出。

1935年,红军长征后,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瞿秋白留在苏区继续斗争,不久后在福建长汀被国民党军发现。当年4月,在叛徒的指认下,瞿秋白身份暴露,之后被送往宋希濂处。

瞿秋白不仅是一位卓越的中共领导人,还是一位文人,早年曾经写过许多文章,在文化界有着很高的影响力,早在宋希濂读书的时候就听过瞿秋白的大名,并拜读过他的文章。在宋希濂那里,瞿秋白曾经是他的偶像。

瞿秋白

然而在蒋介石的命令下,宋希濂抛弃了他曾经所坚守的一切,为了当好“鹰犬”,他不惜对瞿秋白下了狠手。

瞿秋白到了宋希濂手里之后,宋希濂虽然对这个昔日的偶像心有恻隐,但经过多次审问,瞿秋白丝毫没有吐露出一丝一毫关于共产党和苏区的事情,这让宋希濂极为不满。于是,他只好将实情报告了上去。

1935年6月16日,由于多日审讯没有结果,蒋介石给宋希濂下令“就地枪决,照相呈验”,宋希濂看到命令电文之后,沉思了一会,叫来副官下达了处决瞿秋白的命令。即便瞿秋白曾经是革命路上的引路人,是曾经崇拜的革命偶像,为了向蒋介石表忠心,宋希濂也不惜狠下杀手。

瞿秋白(右)

瞿秋白被枪决前一日曾对宋希濂的参谋长说:“这么多天,宋师长在生活、医疗上对我颇多优待,秋白十分感激,临别之前,秋白想与宋师长对酌一杯,不知宋师长可否赏光?”

参谋长听了这话,立即将瞿秋白的请求报告到了宋希濂那里,宋希濂听了冷笑一声:“对他的优待是为了让他投降,供出情报,如今结果已定,他命在旦夕,这酒还是不必喝了!”

瞿秋白听了参谋长的回复,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第二天一早,瞿秋白昂首阔步走出房间,口中高唱《国际歌》,此时他不知道的是,二楼宋希濂的办公室,宋希濂正挑起窗帘看着院中的一切,为他曾经的偶像送别。

1935年6月18日,瞿秋白在中山公园喝了几杯酒,随即施施然来到刑场。在高喊了几声“中国共产党万岁”之后,瞿秋白对行刑的刽子手微笑道:“此地正好,开枪吧!”

瞿秋白

枪声响彻山林,瞿秋白应声倒地,年仅36岁。数十年后,宋希濂谈到当日的情景,仍然满脸愧疚与痛苦道:“杀害瞿秋白是我一生都难以忘怀的罪行!”

甘愿做蒋介石“鹰犬”的宋希濂,参与对红军的“围剿”,又杀害中共领导人瞿秋白,论罪行绝对是罪大恶极。不过,宋希濂并不是那种十恶不赦的反动分子,在抗日战场和军队治理上,宋希濂不仅是一个抗日名将,还是一个相当正派的人。

1942年,时任昆明防守司令的宋希濂率部迎击从缅甸进入云南的日军,血战一番后全歼来犯之敌。而就在部队驻扎在洱海期间,司令部的士兵因想吃狗肉,便开枪打死了老百姓家的一条狗,宋希濂听到枪声后赶了过去,了解情况后当场掏出手枪击毙了那名想要抢掠民财的士兵,并且处分了那名士兵的长官。

高明之处

虽然之后有些反对的声音称宋希濂擅自处决士兵不符合规矩,但从此也可看出,他行事的确颇为正派。

宋希濂

两年后,还有一件类似的事,宋希濂为了严正军纪,保护百姓财产,在明知道不符合规矩的情况下枪毙了一名中尉。从这两件事足以看出,宋希濂绝不是那种十恶不赦的人,除了甘做蒋介石“鹰犬”外,他还算是一个可以改造的将领。

抗日战争时期,宋希濂更是率部参加过“八一三”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滇缅边境抗战等战役,战功赫赫,还曾获得过蒋介石颁发的青天白日勋章、胜利勋章等,是一名不折不扣、如假包换的抗日名将。

听到这里,或许有人疑惑,一个既爱国又很正派的人,难道会委身于反动的蒋介石手下吗?就算他愿意,蒋介石又能容得下这样的人吗?答案是宋希濂不仅委身在蒋介石麾下,并且蒋介石还颇为信任他,尤其是在杀害瞿秋白之后,更是将他当做了真正的心腹看待。

图片源于网络

那么,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什么呢?说来说去,都离不开四个字“忠君爱国”。

宋希濂死死跟在蒋介石身边,为蒋介石做“鹰犬”的行为,其他国民党将领起初也十分疑惑,但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兵败如山倒宋希濂仍不肯投降时,这些国民党将领终于明白了。

因此,他们在谈到宋希濂的“鹰犬”行为时,往往会以“满脑子封建道德,满脑子忠君爱国”来解释。在“忠君爱国”的旗号下,宋希濂的一切矛盾行为就可以解释了,而这也是他走了数十年弯路的直接原因。

1949年,宋希濂在大渡河畔被人民解放军俘虏,就此沦为阶下囚。沦为俘虏之后,他以为自己会像当年的瞿秋白一样被处决,但之后的结果显然出乎了他的意料。

瞿秋白

在战犯管理所,他们这些罪大恶极的战犯不仅没有被处决,反而被很好的照顾。新生的人民政府不仅给他们治病,让他们参加劳动,还让他们学习新的知识、技能,虽然他们被关押了十年时间,但是十年里,他们真的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洗心革面重新做了人。这种待遇,是他们从前根本不敢想象的。

在国民党内,凡是没有价值的俘虏基本都会被处决,尤其是那些原来官很大的,不能利用的必定难逃一死。可在人民政府这边不一样,被俘虏的国民党将领、官员里不乏有沾满鲜血的刽子手,但在人民政府的改造下,他们都获得了重新做人的机会。

1959年,在战犯管理所表现良好的宋希濂等人被刘少奇签署特赦令特赦,出狱后,几人还得到了周总理的亲自接见。

周总理

之后,宋希濂、杜聿明等特赦人员被安排到了政协担任文史专员,每月领工资生活。原以为必死无疑的宋希濂能够重获自由,成为一个用劳动养活自己的普通人,这已经出乎了意料。而更让人出乎意料的还在后面,在妻子病故长江之畔十余年后,竟然还有人给他牵红线,让他再次成家。

1980年,宋希濂应在美国的五个儿女邀请,携继任妻子赴美国探亲,之后在儿女们的央求下定居美国。而听到经“改造”的国民党将领宋希濂来美国之后,许多记者蜂拥而至,争相采访宋希濂。

这天,一名记者挤到了宋希濂面前提问道:“宋将军,您在国共两个阵营都担任过工作,您能对两个阵营的最高领导人做一番评价吗?他们之间谁更令您佩服呢?”

听到这名记者的提问,宋希濂毫不犹豫道:“自然是毛主席,毛主席比蒋介石高明太多,这是毋庸置疑的!至于原因,各位只需要看到我还在这里便可以明白,是人民政府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而如果是蒋介石的话,我肯定是没法出现在这里了!”

毛主席

宋希濂的一番话十分形象的概括了毛主席的高明之处,在场所有记者无不佩服不已。1993年,宋希濂在美国纽约因病逝世,享年86岁。

宋希濂的一生虽然加入过共产党,但可惜没能经受得住革命的考验,从而走上了歪路。如果当年他能够如陈赓一样坚持下去,以宋希濂的能力,想必会有不同结果,只是人生没有如果,宋希濂最终的结局,也算是功过相抵。因此在人民的审判下,他能够安度晚年自然也是情理之中的了。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联系删除。

1 阅读:164
围讯资讯

围讯资讯

传递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