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总统杜特尔特通过女儿莎拉向外界释放强硬信号,称对法律诉讼“充满信心无需自辩”,其家族支持率逆势攀升之际,现任总统马科斯却陷入内外交困的危局。
身处海牙拘留中心的杜特尔特,近期通过探视渠道向女儿莎拉传递关键信息。 据莎拉在支持者集会透露,其父不仅健康状况改善,更手握“颠覆性法律证据”,直言“ICC指控的基础从一开始就站不住脚”。 这番表态被解读为杜特尔特法律团队或将祭出杀手锏,而ICC即将举行的听证会,恐成菲律宾政治风暴的新风眼。
值得玩味的是,莎拉在海外为父奔走期间,其国内政治资本不降反升。 最新民调显示,这位现任副总统支持率飙升至54%,远超马科斯总统的32%。 分析人士指出,杜特尔特家族正通过“狱中抗争”叙事收割民意,莎拉频繁亮相国际场合的形象塑造,为其积累了超越传统地方政治家的声望。
马科斯政权如今腹背受敌:杜特尔特长子保罗在达沃市维持着家族传统票仓,而总统亲姐伊梅·马科斯发动的参议院调查,更将家族内斗搬上台面。 伊梅联合反对派推动的“总统权力滥用”质询,已迫使马科斯核心团队连续出席听证会接受拷问,这种“血亲背刺”戏码极大削弱了总统府权威。
政治观察家注意到,杜特尔特家族采取“分进合击”战术——莎拉在海外打造“孝女救父”人设,保罗在国内巩固地方基本盘,形成对马科斯的立体包围网。 这种策略成功将司法案件转化为政治动员工具,使得马科斯政府任何对杜特尔特案的干预都可能引发民意反弹。
美国防长赫格塞斯突然将菲律宾列为亚洲首访地,暴露华盛顿对菲政局剧变的焦虑。 五角大楼此次行程被曝包含多项军援承诺,意图稳住亲美派阵营。 但外交界人士指出,美方“画饼式”援助难解菲律宾现实困境——通货膨胀率持续高企、贫困人口激增,这些经济痛点在杜特尔特时期曾得到有效控制。
值得关注的是,莎拉近期公开喊话“菲律宾人正在挨饿”,直指马科斯经济治理失败。 尽管总统府宣称正与中国协商经贸合作,但在美国压力下始终未敢实质性推进。 这种战略犹豫正加剧商业资本外流,菲律宾比索汇率已跌至历史低位。
杜特尔特案引发的连锁反应,正重塑东南亚地缘格局。 其家族若在听证会实现翻盘,可能推动菲律宾重回“平衡外交”轨道,这将对美国印太战略形成冲击。 而马科斯为巩固权力,近期强化了与日本、澳大利亚的防务合作,这种“选边站”策略在国内引发争议。
随着听证会日期临近,菲律宾街头政治热度持续升温。 达沃市爆发的“带他回家”运动已蔓延至全国23个城市,抗议者手持杜特尔特时期的经济数据图表,质问现政府治理能力。 这场跨越司法的政治对决,或将决定菲律宾未来十年的国运走向。